這篇《宋詞三百首: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作品簡介】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又名《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由晏殊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寫相思別怨。詞中句句是對情人的柔婉哀怨,飽含著無限的愛意和思念?!熬G楊”、“芳草”、“長亭”皆為離別景象。年少的情侶輕易地拋下情人遠去。樓頭五更鐘聲驚破殘夢,花底三月霪雨引發(fā)離愁。無情人自然不像多情人那樣多愁善感,用襯托對比的手法強調(diào)“多情”者的痛苦?!耙淮纭毕嗨迹`綣起千萬縷愁緒。結(jié)尾再用一對比:天涯地角有窮盡而相思永無止期,以空間之有限來比相思之無垠,于白描中抒情。
【原文】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作者: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①,年少拋人容易去②。樓頭殘夢五更鐘③,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④。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注釋】
①長亭路:送別的路。古代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白帖》)。
②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yōu)槟昀稀?BR> ③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④一寸:指心。千萬縷:指相思愁緒。
【翻譯】
離別的道路上已見楊柳青青、芳草萋萋。青春年華最容易拋人而去。好夢驚醒時,樓頭正響起五更的鐘聲,三月的雨使花底落紅點點,惹人離愁難禁。
無情人不會像多情人那樣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相思愁緒千絲萬縷。天涯地角雖然遙遠,也終有到頭的時候,只有這相思呵,竟無窮無盡、無時無處不在。
【賞析】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從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發(fā)出來的感慨。這闋詞實質(zhì)性的東西是不多的。通篇也就只“年少拋人容易去”而已。因此,這也就是他這篇詞的主題思想。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在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實際上,本詞寫思婦閨怨,用的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zhuǎn)輾反側(cè),很久之后才悠悠進入睡鄉(xiāng),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皻垑簟焙汀奥浠ā痹谶@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fā)懷人之情,語言工致勻稱。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盁o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后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xiàn)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掇@詞選》贊曰:“末二句總見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
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zhuǎn)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余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夸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作者介紹】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漢族,撫州府臨川城人(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后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賢殿學(xué)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并《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晏殊在文學(xué)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fēng),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fēng),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diào)和諧,寫景重其精神,賦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他既是導(dǎo)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lǐng)袖,還是中國詩的一位多產(chǎn)詩人。《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作品簡介】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又名《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由晏殊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寫相思別怨。詞中句句是對情人的柔婉哀怨,飽含著無限的愛意和思念?!熬G楊”、“芳草”、“長亭”皆為離別景象。年少的情侶輕易地拋下情人遠去。樓頭五更鐘聲驚破殘夢,花底三月霪雨引發(fā)離愁。無情人自然不像多情人那樣多愁善感,用襯托對比的手法強調(diào)“多情”者的痛苦?!耙淮纭毕嗨迹`綣起千萬縷愁緒。結(jié)尾再用一對比:天涯地角有窮盡而相思永無止期,以空間之有限來比相思之無垠,于白描中抒情。
【原文】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作者: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①,年少拋人容易去②。樓頭殘夢五更鐘③,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④。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注釋】
①長亭路:送別的路。古代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白帖》)。
②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yōu)槟昀稀?BR> ③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④一寸:指心。千萬縷:指相思愁緒。
【翻譯】
離別的道路上已見楊柳青青、芳草萋萋。青春年華最容易拋人而去。好夢驚醒時,樓頭正響起五更的鐘聲,三月的雨使花底落紅點點,惹人離愁難禁。
無情人不會像多情人那樣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相思愁緒千絲萬縷。天涯地角雖然遙遠,也終有到頭的時候,只有這相思呵,竟無窮無盡、無時無處不在。
【賞析】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從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發(fā)出來的感慨。這闋詞實質(zhì)性的東西是不多的。通篇也就只“年少拋人容易去”而已。因此,這也就是他這篇詞的主題思想。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在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實際上,本詞寫思婦閨怨,用的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zhuǎn)輾反側(cè),很久之后才悠悠進入睡鄉(xiāng),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皻垑簟焙汀奥浠ā痹谶@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fā)懷人之情,語言工致勻稱。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盁o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后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xiàn)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掇@詞選》贊曰:“末二句總見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
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zhuǎn)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余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夸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作者介紹】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漢族,撫州府臨川城人(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后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賢殿學(xué)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并《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晏殊在文學(xué)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fēng),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fēng),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diào)和諧,寫景重其精神,賦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他既是導(dǎo)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lǐng)袖,還是中國詩的一位多產(chǎn)詩人。《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