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抒情散文:走與停

字號:

幾度春秋來往消逝,秦磚漢瓦無盡的沉淀終于變?yōu)榛覡a,誰無意翻閱著史冊黯黃的邊緣。捧起一捧清泉,滿是歷史星河冰冷的淚水。
    太白的衣襟俯首之間已經(jīng)成為盛唐的標(biāo)志,可是誰又知道他滿懷壯志得來的又是隱居幽林。都說應(yīng)該再博一回,可是李白沒有,他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也許偶爾閑心不問政也是詩人該有的歸宿吧。于是,他停下了,坐著輕舟淺吟詩句,看輕官場與人生,也不失為走得更遠(yuǎn)。
    陶潛,一句“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便終于停下了他在官場的腳步,回首一笑,清貧一生,從此隱居田園,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可是倘若沒有他停下的決定,怎么會有那田園詩篇流芳百世,像一弘幽泉激勵著世人,讓史冊記住這個閑情逸致的詩人。
    他的眼眸是如此的深邃,他想告訴世人清朝在怎樣淪落,一個家族又是如何淪落。于是,他提起筆,寫下紅樓的詩篇,滿是凄苦冰冷,滿是無人知曉的辛酸淚。然而,在生命帶他一起離開的時候,他不得不停筆,留給世人好奇的猜疑,如同斷臂維納斯,卻也因此永恒了美的主題。曹雪芹,人們怨他就此停筆留下半部紅樓,也因此感激他讓世人在一代代的好奇中永遠(yuǎn)記住了這個名字,中國的驕傲。
    就在這走與停的邊緣徘徊然后奮進(jìn),朝代的更迭,生命的由盛到衰,當(dāng)我們歷經(jīng)忍辱負(fù)重的百年屈辱史,或者度過*中黑暗窒息的歲月,我們不禁問,歷史還在前進(jìn)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書中寫到,在徘徊中前進(jìn)。在徘徊中前進(jìn),有人流淚了,有人笑了,有人因此倒下了,有人因此站起來了,但是,那浩浩蕩蕩的歌聲還在繼續(xù),停下了還要前進(jìn),前進(jìn)中也許還會停下。但是沒關(guān)系,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詩人和歷史本來就是融為一體,詩人走累了會停下,歷史停下了還會繼續(xù),他們在歲月和時間的交織更迭中找尋著自己的方向,然后,走得更遠(yuǎn)。
    詩人累了,歷史累了,靈魂累了,它說它要休息;那就讓它歇下吧,去找尋一個支點揭開它生命的旅途,滿是奇跡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