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3年1月廣東省深圳事業(yè)單位考試《行測》真題(部分)及解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數(shù)量關(guān)系
1、25, 50, 76, 103, 131,( )
A.143 B.160
C.150 D.151
【答案】B
【解析】題中的數(shù)字構(gòu)成了二級等差數(shù)列,后項和前項的差分別是25、26、27、28,那么,最后的數(shù)字應當與131相差29,因此,答案是160,本題選擇B項。
2、0.1, 1, 3, 300, 0.01, 10, 0.04, ( )
A.4 B.40
C.0.4 D.400
【答案】B
【解析】題中的數(shù)字構(gòu)成了二級等比數(shù)列,1比0.1是10,300比3是100,10比0.01是1000,那么X比0.04是10000,X是400,或者也可以看成0.1乘以10是1,3乘以100是300,0.01乘以1000是10,0.04乘以10000是400,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出答案選D
3、2, 4, 4, 0, 16, ( )
A.4 B.40
C.0.4 D.256
【答案】D
【解析】上列數(shù)字每兩項的后項減前項的差的平方等于后面的數(shù)字,(16-0)的平方是256
5、1, 2, 3, 10, 39, ( )
A.52 B.96
C.196 D.252
【答案】C
【解析】這是一個積數(shù)列的變式,1×1+1=2,2×2-1+=3,3×3+1=10,10×4-1=39,39×5+1=196,本題選擇C項
6、1/4, 2/5, 5/7, 1, 17/14, ( )
A.25/17 B.26/17
C.25/19 D.26/19
【答案】D
【解析】可將上列分數(shù)變成:1/4, 2/5, 5/7,10/10, 17/14,分子是二級等差數(shù)列,1、2、5、10、17,(26)后項減前項得到1,3,5,7,9,構(gòu)成公差為2 的等差數(shù)列,分母4、5、7、10、14、(19),后項減前項得到1、2、3、4、5,本題選擇D項。
7、11, 13, 22, 38, 61, ( )
A.88 B.89
C.90 D.91
【答案】D
【解析】后項減去前項分別得到2、9、16、23、(30),構(gòu)成了公差為7的等差數(shù)列。本題選擇D項。
8、77, 49, 28, 16, 12, 2, ( )
A.10 B.20
C.36 D.45
【答案】A
【解析】前項減去后項等于第三項,77-49= 28,28-16=12,12-2=10,本題選擇A項
11、某學校學生排成一個方陣,則這個方陣共有學生( )人。
A.272 B.256
C.240 D.225
【答案】B
【解析】一個方陣的總?cè)藬?shù)是方陣每邊人數(shù)的平方,方陣共有學生一定是一個平方數(shù),ACD都不是,只有B符合題意,本題選擇B項。
12、藍、黃、綠三個球,從左到右順序排序,有( )種排法。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排第一個球有三種選擇,排第二球有兩種選擇,那么剩下的那個球排第三個的位置,只有一種選擇,所以一共有3×2×1=6種排法。
13、某種商品的標價為220元,為了吸引顧客,按9折出售,這時仍可盈利10%,則這種商品的進價是( )元。
A.180 B.190
C.200 D.210
【答案】A
【解析】設(shè)商品的進價是X,那么可以得到(220×90%-X)/X=10%,得出X=180,本題選擇A項。
14、公司總部下發(fā)年終獎勵基金給某下屬單位,經(jīng)理決定把它全部獎勵給甲、乙、丙三位優(yōu)秀員工,原本打算按甲、乙、丙比例為4:3:2的方案進行分配,最終經(jīng)理決定根據(jù)實際貢獻按甲、乙、丙比例為5:4:3分配獎金,結(jié)果某人得到的獎金比原有方案多出1萬,則獎勵基金總額為( )萬元。
A.36 B.24
C.18 D.12
【答案】A
【解析】本題可以運用代入法,假設(shè)獎勵基金總額是36萬元,那么甲乙丙按照4:3:2的方案進行分配的話,就分別可以得到16、12、8萬元,按照實際貢獻5:4:3分配的話,就分別得到15、12、9萬元。丙得到的獎金正好比原有方案多出1萬元,因此,本題選擇A項。
16、某校參加軍訓隊列表演比賽,組織一個方陣隊伍,如果每班6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4個班的同學參加;如果每班7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3個班的同學參加,那么組成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應為( )人。
A.200 B.196
C.190 D.188
【答案】B
【解析】一個方陣的總?cè)藬?shù)是方陣每邊人數(shù)的平方,方陣共有學生一定是一個平方數(shù),每班60人,至少4個班的同學就有240人,3個班的同學就有180人,方陣的人數(shù)應該是180
19、如圖,三角形ABC的面積是16,D是AC的中點,E是BD的中點,則四邊形CDEF的面積是( )
A.10 B.5
C.20/3 D.15
【答案】C
【解析】連EC,D是AC的中點,所以S△ABD==S△CBD=S△ABC/2=16/2=8,E是BD中點,所以S△ABE=S△AED=S△ABD/2=4,S△BEC=S△DEC=S△CBD/2=4,令S△CEF=x, 則S△BEF=4-x,S△ABF/S△ACF=BF/CF=S△BEF/S△CEF即 (4+4-x)/(8+x)=(4-x)/x,解得x=8/3,所以S四邊形CDEF=S△CEF+S△DEC=8/3+4=20/3
20、甲、乙兩車往返于A、B兩地之間,甲車去時的速度是每小時60千米,回來時速度是每小時80千米。乙車往返的速度都是每小時70千米。甲、乙往返一次所用時間的比是( )
A.2:3 B.3:2
C.18:49 D.49:48
【答案】D
【解析】假設(shè)甲乙之間的路程是S,那么甲往返所用的時間是S/60+ S/80,乙所用的時間是S/70+ S/70,甲乙往返一次所用時間的比就是S/60+ S/80與 S/70+ S/70的比值,得出是49:48,本題選擇D項。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
21.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唤M是
(1)老陳_____太不會說話了,根本沒有把問題講清楚。
(2)你把他說得____好好了。
A.不免,未免 B.未免,未免 C.不免,不免 D.未免,不免
【答案】B
【解析】未免是表示一種對前面內(nèi)容有點“不以為然”的委婉否定的感覺;不免就是“免不了”,后面接一個肯定語氣的詞或句,有點絕對的意味。根據(jù)題意,兩個句子空白處均填未免比較合適。所以本題選B。
22.在下列各句橫線處,依次填入最恰當?shù)脑~語,正確的一組是:
(1)誤會產(chǎn)生之后,人們并沒有給他____的機會。
(2)這兩個問題之間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需要____處理。
(3)大家的力量___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A.分辨,各別,匯合 B.分辨,個別,會合
C.分辨,各別,會合 D.分辨,個別,匯合
【答案】C
【解析】四個選項第一空兒都是分辨,可以不用考慮。個別:單個。極少數(shù);各別:各不相同,有分別或特別。會合:聚集到一起,可用于人或物。匯合:(水流)聚集。所以本題選C。
25.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1)總經(jīng)理那樣做,_____是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種種原因,其效果不盡人意思 。
(2)解放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作家沈從文___歷史博物館多年。
(3)魯迅先生對寫出《呼蘭河傳》的青年作家蕭紅___很大的希望。
(4)頒獎會結(jié)束,與會者_____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庫切走出會場。
A.本意。蟄居。寄予。簇擁 B.本意。蟄居。寄寓。蜂擁
C.本義。謫居。寄寓。簇擁 D.本義。謫居。寄予。蜂擁
【答案】A
【解析】本義是詞語的本來意義,本意是原來的意思或意圖;(1)應填本意;C.D排除。寄予是寄托著很大的希望,寄寓是依附的意思,根據(jù)題意,(3)應選寄予,所以本題選A。
27,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面對“卷風”襲來,消費者______。拿著一張張消費券,很多人______:不用呢,怕吃虧;用了呢,又怕中招。
A.頭暈眼花,優(yōu)柔寡斷 B.撲朔迷離,進退維谷
C.不知所措,當機立斷 D.眼花繚亂,舉棋不定
【答案】D
【解析】撲朔迷離: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眼花繚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由文種“‘券風’來襲”可知第一空為消費者的反應是由券風來襲而引起的,故排除B。A項“頭昏眼花”明顯不合題意,故排除。當機立斷: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舉棋不定: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由文中“不用呢”?!坝昧四亍笨芍M者是“舉棋不定”。所以本題選D。
28.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______說五四時期的那一代有志青年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艱辛的,______當代青年則是幸運的,_____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這一理論_____使我們創(chuàng)造了過去十年的輝煌,也將使我們在新世紀里繼續(xù)創(chuàng)造輝煌。
A.盡管,那么,因此,不但
B.如果,那么,因為,不僅
C.如果,所以,既然,不僅
D.盡管,但是,既然,不但
【答案】B
【解析】前兩個空不好確定填什么,第三空前面說當代青年是幸運的,后面說的是幸運的原因,填因為比較合適;如果和那么,不僅和也是兩對對應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所以本題選B。
29.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
(1)班主任老師因公出差,臨走前,把班上的事向代理班主任作了______。
(2)“嚴”和“愛”并不矛盾,愛學生并不等于____學生的不良行為。
(3)魯迅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往往一個詞就_____著深刻的含義。
(4)加入了“世貿(mào)”組織,就要和國際接軌,就要改掉我們管理上的種種______。
A.交待,慫恿,包涵,成規(guī)
B.交代,縱容,包含,陳規(guī)
C.交待,慫恿,包涵,陳規(guī)
D.交代,縱容,包含,成規(guī)
【答案】B
【解析】交代:把經(jīng)手的事務(wù)移交給接替的人;交待:把事情或意見向有關(guān)的人說明;把錯誤或罪行坦白出來??v容:對錯誤行為不加制止,任其發(fā)展。多含貶義;慫恿:鼓動別人去做(某事)。包含:里邊含有;包涵:客套話,請人原諒。陳規(guī):已經(jīng)不適用的規(guī)章制度;陳舊的規(guī)矩。成規(guī):現(xiàn)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guī)則。方法。所以本題選B。
30.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氖牵?BR> (1)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_____勞動關(guān)系,。明確雙方權(quán)利義務(wù)的協(xié)議。
(2)五百多年來的水土流失,把______的朱砂紅墻和宮門埋去了大半載。
(3)我把這么深厚的感情______在我的歌里,希望引起聽眾的共鳴。
A.確立,剝落,灌注 B.建立,剝落,貫注
C.確立,脫落,貫注 D.建立,脫落,灌注
【答案】A
【解析】“確立”較“建立”的肯定程度更強烈;“剝落”較“脫落”與各自的結(jié)合物結(jié)合程度更緊密;“貫注”強調(diào)時間上的連續(xù)性;“灌注”強調(diào)空間上的充實性。所以本題選A。
3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是:
A.此外,在另外兩份建議中,她積極呼吁加快股權(quán)分置改革措施,運用法律手段打擊上市公司大股東占用資金行為。
B.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電信立法,規(guī)定電信網(wǎng)絡(luò)必須開放,明確網(wǎng)絡(luò)資源的分拆。出租以及定價原則,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
C.據(jù)調(diào)查,當今中國,數(shù)以億計的青少年正在通過電視。電影以及網(wǎng)絡(luò)游戲等來認識生活,在其中形成有關(guān)善惡對錯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認和思考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guān)系。
D.有的學生在考試前會出現(xiàn)煩燥。失眠等現(xiàn)象,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太在乎考試成績。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
【答案】B
【解析】A項搭配不當,去掉“措施”;C.語序不當,應是先“思考”后“確認”;D句式雜糅,“是因為……”與“……所造成的”不能混用。所以本題選B。
3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是:( )
A.重點學科比較集中的院校,將自然形既是教育中心有事科學研究中心。
B.婦女們秧插得又密。又齊。又快。又漂亮。
C.這樣一直漂到潼南鎮(zhèn),才能派來搶險的機動船把他們從昏迷中就上來。
D.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答案】B
【解析】A,“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的中心“應為”教育中心和科學研究的中心”;C,“才”前應有主語“他們”;D,“等于”后應加“這條弧”或“它”。所以本題選B。
38.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是:( )
A.請你告訴小王,我們要學習文件。
B.時間過得真快呀,記得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才六歲。
C.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終于想起來了。
D.環(huán)保部門責令工廠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將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標準。
【答案】D
【解析】A我們指代不明,可能包括小王,也可能不包括小王;B第一次見可能是“我”六歲,也可能是“你”六歲;C誰躺在床上那么久不確定。所以本題選D。
41.佛教雖提倡超凡脫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離開人間,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財神爺,開來,愛財之心,根除也難,據(jù)佛經(jīng)上講,佛祖釋迦曾接受過龍女的布施--一顆價值三千大世界的珠寶! 釋迦馬上讓她成佛。
這段話主要支持的觀點是:( )
A.愛財之心,人之常情。
B.佛教也不能免俗。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愛財之心。
D.面對財寶,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答案】D
【解析】在判斷作者的觀點時,特別要注意“但”。“但是”。“然而”等轉(zhuǎn)折詞,因為作者的觀點經(jīng)常掩藏在轉(zhuǎn)折詞的后面,此題就是如此。作者的觀點在“但”后面即“(佛教)到底不能離開人間,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雖然A.D都提到了“免俗”,但短文是針對“愛財”的,故A項應排除。
45.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那個物的世界,在它同愛的世界之間斷絕交通的時候,便失支了它的平衡。于是我們就不得不為極低廉的東西,付出靈魂的代價。而這種事情只能發(fā)生物物的監(jiān)獄以其銅墻鐵壁永遠牢不可破威脅嚇唬我們的時候,于是就引起了可怕的戰(zhàn)斗。嫉妒和壓迫,爭奪空間和機會,因為這些都是有限的。我們痛苦地意識到這種事情的邪惡,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在一個殘缺不全的真理的狹窄范圍內(nèi)加以調(diào)整。這種努力導致失敗。只有他幫助了我們,他以他的一生給我們證明:我們有個靈魂,它的住所建筑在愛的王國里,當我們達到精神上自由的境界,物就無從以其虛假的價格霸道欺壓我們了。
這段話的主題是:
A.我們的物的世界豐富多采,應該珍惜。
B.人們應該有一個愛人的心,去抵制物質(zhì)所帶來的誘惑。
C.人應該有感情。
D.物質(zhì)是戰(zhàn)斗。嫉妒和壓迫的來源。
【答案】B
【解析】從首句開始就說物的世界如果不和愛的世界溝通就會失去平衡,后面解釋如何抵制物質(zhì)的誘惑,在不至于付出靈魂的代價。所以本題選B。
46.一個人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他對事物的看法。悲觀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到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生命的幸福與困厄,不在于降臨的事情本身是苦是樂,而要看我們?nèi)绾蚊鎸@些事。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
A.世界原本是美好的,我們應熱愛生活。
B.用悲觀的態(tài)度去認識世界,是人類的天性。
C.心情的顏色決定著世界的顏色。
D.為物所擾,為己所累,是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
【答案】C
【解析】由題干“不在于降臨的事情本身是苦是樂,而要看我們?nèi)绾稳ッ鎸@些事”可知,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我們面對問題的心情決定了事情的色彩,C項符合題意。所以本題選C。
47.要對流浪兒童的社會現(xiàn)狀作詳盡的了解,探索規(guī)律,即使是局部性的,也一定要走進現(xiàn)實社會中找資料,絕不能憑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guān)系,建立有關(guān)的理論,不能沒有實踐的資料,以供驗證理論之用。
根據(jù)題干可以得出:
A.對流浪兒童現(xiàn)狀研究的人,一定同時也是從事實踐工作的人。
B.要從事流浪兒童研究,不能不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
C.依據(jù)實踐的資料作流浪兒童研究,則不具有理論性。
D.對流浪兒童研究只需有實踐的資料就可以了。
【答案】B
【解析】從題干可知面對流浪兒童的社會現(xiàn)狀要走進現(xiàn)實,建立理論,不能沒有實踐資料。要從事流浪兒童研究,不能不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所以本題選B。
48.“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了觀眾,那小巷,那泉水,那綠草青苔,已經(jīng)成了難以尋覓的影子--真可謂“夢憶深深深幾許,一街一巷總關(guān)情”。
上面文字主要表達了:
A.“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了觀眾。
B.作者表達了對小巷。泉水。綠草青苔消失的惋惜之情。
C.有些東西失去后才發(fā)現(xiàn)是最美的。
D.“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觀眾是因為記錄了失去的美。
【答案】A
【解析】開始說明“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了觀眾,后面解釋吸引觀眾的原因。所以本題選A。
49.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就是崇尚謙虛和待人寬厚的,所以,我們一般樂于接受那種態(tài)度平和的談話方式。而對咄咄逼人的談話者則會敬而遠之,同樣面對采訪提問,我們比較喜歡回答平易友善的問題,而不太欣賞那種尖銳挑戰(zhàn)的追問。
這段話的主要思想是:
A.反對咄咄逼人的談話風格。
B.中國文化是值得世人學習的。
C.提倡平易友善的提問方式。
D.崇尚謙虛和待人寬厚是我們中國人日常交往中喜好的因素。
【答案】C
【解析】由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崇尚謙虛待人寬厚引出我們喜歡態(tài)度平和的談話方式。進而說明對采訪提問也是一樣,應該提倡平易友善的提問方式。所以本題選C。
第三部分:邏輯判斷
52.(1)外爭國權(quán),內(nèi)懲國賊(2)南昌起義(3)建立了共產(chǎn)主義小組(4)十月革命(5)工人運動
A.1-4-5-3-2B.1-5-4-2-3
C.4-1-3-5-2D.4-5-3-1-2
【答案】C
【解析】先有思想引導,后有行動,成立組織,帶動全國。因此,本題答案為C。
53.①選定圖紙②征集土地③檢查驗收④施工建房⑤交付使用
A.2-1-4-3-5B.2-3-4-5-1-
B.2-5-1-3-4D.2-5-3-1-4-
【答案】A
【解析】先征集土地,建房前先定圖紙,排除BCD。因此,本題答案為A。
54.①摔倒②遺留廢料③提起訴訟④上班⑤道路施工
A.4-2-1-5-3B.5-2-4-1-3
C.4-3-2-1-5D.4-5-2-3-1
【答案】B
【解析】先有施工遺留廢料才能引起上班路上的摔倒,因此,本題答案為B。
55.①社會調(diào)查②實施③收集資料④策劃⑤評估效果
A.1-4-3-2-5B.3-1-4-2-5
C.4-1-3-2-5D.4-3-1-2-5
【答案】D
【解析】行動前先策劃,排除AB,做調(diào)查前先搜集資料,排除C。因此,本題答案為D。
56.①推廣可重復使用的竹筷②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③對生產(chǎn)木筷做出限制④生產(chǎn)木筷出口創(chuàng)匯⑤森林資源日趨萎縮
A.1-2-4-3-5
B.2-4-5-3-1
C.1-2-3-4-5
D.2-4-3-5-1
【答案】B
【解析】先使用一次性木筷造成資源萎縮后推廣重復使用竹筷。因此,本題答案為B。
57.①劉邦攻入咸陽②巨鹿之戰(zhàn)③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文字④商鞅變法⑤陳勝。吳廣起義
A.5-4-3-2-1
B.4-3-2-5-1-
C.4-3-5-2-1
D.4-3-1-2-5
【答案】C
【解析】陳勝。吳廣起義。巨鹿之戰(zhàn)和劉邦攻入咸陽發(fā)生在秦末期,排除ABD,商鞅變法和統(tǒng)一度量衡發(fā)生在秦前期。因此,本題答案為C。
58.①辛亥革命②五四運動③戊戌變法④火燒圓明園⑤義和團運動
A.5-4-3-2-1
B.4-3-5-1-2
C.4-3-5-2-1
D.4-3-1-2-5
【答案】B
【解析】列強侵略在前,之后變法,農(nóng)民起義,工人階級崛起。因此,本題答案為B。
59.①返還定金②出口荔枝③全部退回④到港后荔枝變質(zhì)⑤溫控設(shè)施出問題
A.5-4-2-3-1
B.5-2-3-4-1
C.2-5-4-3-1
D.2-4-1-5-3
【答案】C
【解析】先出口由于設(shè)施問題荔枝變質(zhì),后退回返還定金。因此,本題答案為C。
60.①工資待遇增多②利潤增高③員工滿意度提高④企業(yè)活力增強⑤政府權(quán)力下放企業(yè)
A.5-2-3-4-1
B.5-3-4-2-1
C.5-4-2-1-3
D.5-2-3-1-4
【答案】C
【解析】權(quán)力下放帶動企業(yè)活力,利潤增高員工待遇增多,最后滿意度提高。因此,本題答案為C。
71.2007年中國CPI上漲6.5%。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平均為8%,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中國的CPI正呈上漲趨勢,明年的CPI將會更高。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嚴重削弱上述結(jié)論:
A.今年CPI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全國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自然災害
B.在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展中大國,CPI過高是不正?,F(xiàn)象
C.消費者對于過高的CPI越來越不適應
D.由于抑制通貨膨脹,現(xiàn)在失業(yè)人數(shù)和居民平均收入都有所下降
【答案】A
【解析】CPI幅度上升是受自然災害影響,原因不確定,明年是否上升也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因素最能削弱CPI會逐年上漲的預測。因此,本題答案為A。
72.一個已經(jīng)公認的結(jié)論是,北美洲人的祖先來自亞洲,至于亞洲人是如何到達北美的呢?科學家們一直假設(shè),亞洲人是跨越在14000年以前還連接著北美和亞洲,后來沉入海底的陸地進入北美的,在艱難的遷徙途中,他們靠捕獵沿途陸地上的動物為食,最近的新發(fā)現(xiàn)導致了一個新的假設(shè),亞洲人是駕船沿著上述陸地的南部海岸,沿途以魚和海洋生物為食而進入北美的。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使人有理由在兩個假設(shè)中更相信后者:
A.當北美和亞洲還連在一起的時候,亞洲人主要以捕獵陸地上的動物為生
B.上述連接北美和亞洲的陸地氣候極為寒冷,植物品種和數(shù)量都極為稀少,無法維持動物生存
C.在亞洲,靠海洋生物為食的食物來源的海洋文化,最早發(fā)源于10000年以前
D.存在于8000年以前的亞洲和北美洲文化,顯示出極大的類似性
【答案】B
【解析】題干中是一個具有對抗性的對話。要加強后一個假設(shè)就是要削弱前一個假設(shè)。削弱前一個假設(shè)就是要指出亞洲人不是靠捕獵沿途陸地上的動物為食,跨越14000年前還連接亞洲和北美的陸地進入北美的,B項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因此,本題答案為B。
75.李進:這學期沒有女生獲得“銀士達”獎學金
王芳:這就是說這學期沒有人獲得“銀士達”獎學金
王芳的回答可能假設(shè)了以下所有的斷定,除了:
A. “銀士達”獎學金只發(fā)給女生
B.只有女生能申請“銀士達”獎學金
C.所有的女生“銀士達”獎學金申請者要比男生申請者更為夠格
D.這學期“銀士達”獎學金的申請者中,女生多于男生
【答案】D
【解析】題干中王芳的回答意味著,沒有女生獲得“銀士達”獎學金,就可以說沒有人獲得“銀士達”獎學金即女生獲得“銀士達”獎學金是有人獲得“銀士達”獎學金的必要條件。選項A.B都指出了這個意思,都可以作為王芳回答的假設(shè)。選項C意味著,既然所有女生“銀士達”獎學金申請者要比男生申請者更為夠格,如果女生都沒有獲得,當然也就可以說沒有人獲得了。選項D說女神的申請者多于男生,但是申請者多未必就是夠格的,所以不能作為王芳回答的假設(shè)。因此,本題答案為D。
資料簡介:
76.玫瑰城需要100萬美元來修理所有的道路,在一年完成這樣修理之后,估計玫瑰城每年將因此避免支付大約300萬美元的賠償金,這筆賠償金歷年來一直作為給因道路常年失修而損壞的汽車修理費。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題干的估計:
A.與玫瑰城臨近的其他城市,同樣也要為他們年久失修的道路賠償車輛修理費
B.該地的道路修好后,在近幾年內(nèi)不會因道路原因?qū)π旭傑囕v造成損壞
C.為了修路,該地要征稅
D.惡劣天氣對道路造成的損害在不同年份之間差別很大
【答案】B
【解析】如果B項為真,顯然能有力地支持題干的估計,完成道路修理之后,玫瑰城每年將因此避免賠付因道路失修損壞汽車的大筆賠償金。因此,本題答案為B。
78.某組織改選領(lǐng)導班子實行這樣一條規(guī)則,如果候選人多于一個,那么候選人必須同意被提名,并且在表態(tài)之前,必須被告知其他的候選人是誰,如果事實上只有當候選人同意被提名后才能知道實際的候選人是誰。那么以下哪項是上訴規(guī)則的最準確評價:
A.實行該規(guī)則,使得被提名的候選人的人數(shù)比不實行該規(guī)則要多
B.實行該規(guī)則,使得被提名的候選人的人數(shù)比不實行該規(guī)則要少
C.實行該規(guī)則,沒有候選人可能被提名
D.實行該規(guī)則,被提名的候選人最多只可能是一個
【答案】D
【解析】題干中說“事實上只有當候選人同意被提名后才能知道實際的候選人是誰”,這正好否定了題干中“在表態(tài)之前,必須被告知其他的候選人是誰”這一部分,于是,題干中的規(guī)則“如果候選人多于一個,那么候選人必須同意被提名,并且在表態(tài)之前,必須被告知其他的候選人是誰”的后件就是假的,根據(jù)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要求,可以得出結(jié)論:候選人不會多于一個。因此,本題答案為D。
79.某市發(fā)生一起兇殺案,事后有群眾向警方舉報,說看到案犯躲藏在本市某家三飯店中,警方立即搜查市內(nèi)所有的三飯店,但沒有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請問如果上訴斷定為真,則在下面四個斷定中,可確定為假的是:
1. 沒有三飯店被搜查過
2. 有的三飯店被搜查過了
3. 有的三飯店沒有被搜查過
4. 犯罪嫌疑人躲藏的三飯店已被搜查過
A.僅1和2
B.僅1和3
C.僅2和3
D.僅1.3和4
【答案】B
【解析】如果"所有的三飯店都搜查過了"為真,即2判斷為真,1判斷與3判斷均為假。即可推知:"沒有三飯店被搜查過"為假;"有的三飯店被搜查過"為真;"有的三飯店沒有被搜查過"為假。至于"犯罪嫌疑人躲藏的三飯店已被搜查過"無法確定真假,事實上,如果犯罪嫌疑人確實躲藏在某個三飯店,則該命題是真的,否則,該命題就是假的。因此,本題答案為B。
80.某城市一個居民小區(qū)2008年以前盜竊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2008年在小區(qū)居民的要求下,物業(yè)管理部門為該小區(qū)安裝了技術(shù)先進的多功能防盜系統(tǒng),結(jié)果該小區(qū)盜竊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下降,這說明多功能防盜系統(tǒng)對于防止盜竊事件的發(fā)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哪一項為真,最能加強上訴結(jié)論:
A.從2008年開始,該城市其他小區(qū)的盜竊事件有顯著增加
B.該城市另一個居民小區(qū)也安裝了這種多功能防盜系統(tǒng),但效果不佳
C.從2008年開始,該城市加強了治安管理,盜竊事件有所減少
D.采取其他的防盜措施對預防盜竊事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答案】A
【解析】題干的結(jié)論為防盜系統(tǒng)很有作用。B項的例子認為防盜系統(tǒng)沒有作用,對結(jié)論削弱;C項認為是治安管理加強,并不是防盜系統(tǒng)的作用,也削弱了結(jié)論;D項與題干結(jié)論無關(guān)。A項中說明了08年開始盜竊率增加,而該小區(qū)盜竊率卻顯著下降,證明了防盜系統(tǒng)的作用,加強了結(jié)論。因此,本題答案為A。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統(tǒng)計表:根據(jù)下面的每一個統(tǒng)計表,分別回答它后面的5道題目。
印度總就業(yè)人數(shù)的分布(1978-1998)
行業(yè)部門農(nóng)村城鎮(zhèn)
1978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1978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
農(nóng)業(yè)及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83.481.278.378.476.315.314.613.412.38.6
采礦和采石0.40.50.60.60.50.811.21.20.8
制造業(yè)6.26.77.277.32826.72623.622.7
公用事業(yè)0.10.10.20.20.20.80.9110.7
建筑業(yè)1.31.73.32.43.33.84.75.46.38
批發(fā)與零售貿(mào)易.餐飲和旅館3.43.84.14.35.118.818.819.519.426.9
運輸.倉儲及
通訊0.81.11.31.42.17.98.17.888.7
服務(wù)業(yè)4.44.955.75.224.62525.728.223.6
全部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總就業(yè)人數(shù)
(百萬人)221.3243.1252.5290.3300.849.259.669.581.896
81.1998年,城鎮(zhèn)人口中,從事運輸,倉儲及通訊事業(yè)的人數(shù)約比從事建筑業(yè)的人數(shù)多()
A240萬人
B110萬人
C250萬人
D170萬人
【答案】A
【解析】1998年城鎮(zhèn)人口中,從事運輸。倉儲及通信事業(yè)的人數(shù)約為7.8,而從事通訊事業(yè)的人數(shù)約為5.4,因此兩者差值為2.4。故本題答為A。
82 就農(nóng)村而言,1993年與1988年相比,服務(wù)業(yè)就業(yè)人數(shù)增加了約()
A570萬人
B500萬人
C390萬人
D300萬人
【答案】B
【解析】1993年農(nóng)村人口中,從事服務(wù)業(yè)的人數(shù)約為5.7,而從事通訊事業(yè)的人數(shù)約為5.2,因此兩者差值為0.5。故本題答為A。
83.從圖中可以看出,1978年至1998年間,農(nóng)村總就業(yè)人口主要集中于()
A農(nóng)業(yè)及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
B采礦和采石
C創(chuàng)造也
D公用事業(yè)
【答案】A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