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孩子解決情緒沖突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如何幫孩子解決情緒沖突,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孩子遭遇其他孩子的攻擊、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沖突、情緒沖突
    1. 問:
    當(dāng)孩子遇到別的孩子攻擊(肢體或粗暴的語言)他時,應(yīng)該教他怎么應(yīng)對? 現(xiàn)在的幼兒園說是不能還手,因為還手也是粗野的行為,需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沖突,但有的家長說需要必要的自衛(wèi),應(yīng)該跟孩子怎么溝通呢? 當(dāng)以下情況存在:對方激烈的粗暴語言攻擊、不激烈的肢體攻擊、激烈的肢體攻擊、對方是比自己小的孩子、對方是和自己一樣大的孩子、對方是比自己大的孩子、有成人在場、無成人在場,該怎么處理? 如果情況不得已,自衛(wèi)還擊,老師來看到后半段而不了解事情的起因,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會受到批評和傷害?
    答:
    我們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社會性能力的時候,一定會出現(xiàn)肢體上的沖突,家長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教會孩子怎樣面對,并怎樣給孩子力量。但是切記不要教孩子打人。因為我們不知道和自己孩子發(fā)生沖突的那個孩子是否和他/她力量相當(dāng),但是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怎樣正確的保護自己。 如果一個孩子經(jīng)常被人打,說明他/她內(nèi)心的力量不足以支持他/她去面對發(fā)生在他/她周圍的事情。此時,爸爸、媽媽的心態(tài)會尤為的重要。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有可能,那個人不是故意的(這么說是為了不讓孩子對這個社會和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安全感)。然后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比如說你知道嗎?媽媽在小的時候,也有一個大哥哥、大姐姐經(jīng)常打我,有一天,當(dāng)他/她要打我的時候,我抓住他/她的手,對他/她說,請你不要打我(這是教給孩子的第一個辦法)。
    可是在某種情況下,第一個辦法并不能奏效,或者只能起一段時間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要著急,等待孩子繼續(xù)來找我們,向我們表達他解決問題不成功的結(jié)果。當(dāng)孩子向我們闡述了經(jīng)過之后,再次告訴孩子,如果你告訴他/她了,但是他/她依然要打你,那就可以使勁把他/她推開。然后去找老師,告訴老師他/她要打我,我告訴他/她不能打我,他/她依然要打我。很多人會誤以為教給孩子這樣一個辦法,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凡事只會找老師的人。這樣的辦法,表面上看上去解決了問題,其實我們是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順便將孩子面臨沖突的能力和內(nèi)心力量、以及父母對他/她的支持和愛傳遞給了孩子。
    2. 問:
    孩子之間的沖突(語言的或肢體的),哪些情況家長可以不管,讓他們自己解決?什么情況下需要家長的介入?
    答:
    孩子之間的沖突,只有在我們確定她具備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面對(除了孩子的沖突中有很危險的物品外),小年齡的孩子是需要適當(dāng)?shù)囊I(lǐng)的,并且教給她解決問題的辦法。當(dāng)曾經(jīng)引領(lǐng)過的一個問題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家長可以等待,先讓孩子自己面對,然后再幫助孩子。
    3. 問:
    五歲女兒和同齡男孩說好玩一個游戲,但玩到中途不想玩了,和男孩說了之后,男孩還是想玩。女兒在走開的途中男孩追上來,還要一起玩。男孩應(yīng)該是不小心弄到女兒的眼睛,女兒開始哭,男孩走開。后來,我安慰女兒時,她說男孩是故意事件時不時發(fā)生,發(fā)生時也常說別人故意的,想問:在女兒哭泣時,要第一時間去安慰嗎?女兒是否分不清別人是故意,還是無意呢?還是想表示的她的委屈呢?我應(yīng)該如何處理這些類似的事情呢?
    答:
    關(guān)于男孩是不是每次都故意打女孩,這個需要媽媽做細心的觀察,第一如果男孩真的是故意的在女孩離開的時候通過打她的方式挽留女孩,那么媽媽就該教會女兒用語言告訴給男孩,現(xiàn)在我不想玩這個游戲了。同樣面對男孩的攻擊,媽媽可以借鑒一下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如果男孩真不是故意的話,那我們需要去安慰這個女孩,”我知道你很難受,但看起來那個男孩真的不是故意的,下一次我們可以提醒他“,但是切記不要共情過度,因為共情過度會喚醒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是“我是弱勢的”。
    4. 問:
    三個五歲的男孩一起玩,我明明看到了男孩A把男孩B推倒了,當(dāng)時B是*著地所以不太疼,沒有哭。之后,A又把C推倒了,C的頭撞在了電線桿上,摔疼了哭起來了。但是男孩A解釋說是C讓他推倒的,所以他才推的。我問C是怎么回事,他只是哭但卻不說任何的話??墒呛⒆舆@樣說,我們該怎么做?因為我是看見了男孩A推別的孩子的過程,所以我就覺得男孩A是故意推的,是我誤會孩子了嗎?
    答:
    有的時候,我們在面對孩子群體的沖突上,總會有沒有觀察到的地方,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做的是,對A說:“看起來C有點疼了,如果下一次他想和你玩這個游戲,也許你可以輕一點?!叭缓蟾嬖VC:”我看見你有點不舒服了,剛才A說,是你讓她推你的。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下次可以不玩這個游戲。因為這個游戲看起來讓人有點不舒服?!苯ㄗh您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做觀察,因為我們不確定,三個孩子的游戲模式就是這樣的,還是這只是A的交往模式。切記不要在不了解具體情況的時候,輕易判定誰對誰錯,能幫助到三個孩子共同面對這個問題。
    5. 問:
    兒子6歲,在小區(qū)里和小朋友一起玩時,愛哭。有時主動去惹別人,發(fā)生沖突起來時很快就哭了,抗挫能力差,幼兒園老師也反應(yīng)有這種情況。在家里陪他玩球時,球歪了也要哭。我和他爸爸兩地分居,他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很少,而且我一有事也不平和,愛焦慮,沒主意,與這些因素有關(guān)系嗎?我該怎么做,能讓他心理承受力強些呢?另外他特別排斥小朋友到家里玩,怕碰他的玩具,該怎樣引導(dǎo)呢?
    答:
    一般到了6歲的孩子,就很少會有這方面的情緒沖突,很顯然,爸爸媽媽需要多給他一些關(guān)注和愛,最主要的是怎樣給孩子建構(gòu)內(nèi)心的力量。很明顯,媽媽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孩子照單全收了(因為一個孩子將來面對事物的態(tài)度跟父母是如何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建議1、媽媽需要提升自己管理情緒的能力。2、想辦法多和老公在一起接觸,比如:一些大的肢體運動踢球等,都能幫助孩子很快的提升內(nèi)在的力量。3、面對孩子這方面的情緒沖突,不要焦慮也不要刻意的快速制止她的發(fā)泄,需要等待孩子發(fā)泄結(jié)束后,幫助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6. 問:
    兒子2歲5個月,大概從2歲開始會打人。在這之前,外婆經(jīng)常帶孩子去小區(qū)里玩,被別的孩子拍打等,都不會有反應(yīng)。外婆還擔(dān)心孩子以后去幼兒園,會被人欺負。結(jié)果這幾個月,孩子對屬于他的東西,他喜歡的東西,防范意識特別強。別的孩子才剛要靠近,他就拍過去。
    有朋友來家里玩,如果朋友要搶他手上的物品,這時候我們會提醒別的小朋友,要先問他是否同意給你玩,他就會更快打過去。如果沒提醒,他會搶不動了,再打過去。如果打不過,他就打身邊的人。如果小區(qū)的小朋友在扔?xùn)|西,大人擔(dān)心會撞到他,提醒別的小朋友要注意,不提醒還好,一提醒他就打過去?;蚴撬谟變簣@,他在操作教具,別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他,他就會打過去。如果在沙場玩,打別的孩子。我們會告訴他這樣,別的孩子會不舒服,說了后他就打的更頻繁了,還會看看我們的反應(yīng)。有時剛跟他說這樣別的孩子會難過,他會抓一把沙子吃,躺沙上不起。如果在游樂場,他玩過的項目不玩了。有別的孩子過來,他立馬就會回去占那個項目。同時觀察別的孩子是否要來玩,如果看其他的小朋友要來碰,他就會打小朋友。如果家里來小朋友了,他經(jīng)常都會說這個壞掉了,那個沒氣了……總之,就是不愿意讓別的孩子玩。
    我感覺他經(jīng)常會看大人的反應(yīng)。有時我會把他抱開,告訴他這樣會讓別人不舒服。所以,他必須離開那里,告訴他可以用說的來解決事情,讓他禁足。我陪著他,他會大哭,然后試探我的態(tài)度,一次次爬走,我一次次抱他回來,要他說對不起后才可以接著玩。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或許這時候盡量少邀請小朋友來家里做客?
    答:
    在孩子沒有習(xí)得怎樣處理問題之前,“打”是他們最直接的辦法。大部分兩歲左右的孩子都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和物之間 的關(guān)系,所以尤其是在針對玩具或者其他自己物品上比較容易產(chǎn)生沖突。這樣的沖突是需要我們成人一次次的引領(lǐng)正確的模式,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沖突中,都表現(xiàn)出很強烈的攻擊性行為,而且一般的引領(lǐng)對他不起作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意識到這樣幾個問題,并去做考量和觀察。第一、看她的家庭環(huán)境是否溫馨和諧,第二、看她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是否和諧,第三、了解家人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方法(是不是在家里有很強勢的成人在用打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第四、這個孩子是否內(nèi)心缺乏愛的滋養(yǎng)。第五、要多帶她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第六、為她找到一個很要好的朋友。7. 問:
    寶寶2歲4個月,男孩。因為我們都要上班,所以寶寶每天有半天時間在半天的早教班,有半天時間去外婆家。外婆家有4歲的小表哥和1歲半的小表弟。寶寶1歲半的時候,小表哥總是會搶寶寶的玩具、推他一下、打他一下,大人看見了就會責(zé)怪小表哥?,F(xiàn)在寶寶也會反抗了,表哥推他,他就會推回去。小表弟之前住在他外婆家,現(xiàn)在也過來了,寶寶會跟他搶玩具,用小表哥對他的那一套對小表弟,還說:“哥哥打我,我就打他弟弟。”我在的時候就會抱著寶寶說:“哥哥以前打你,你不喜歡,你現(xiàn)在打弟弟,弟弟也會痛啊?!睂殞毦筒怀雎?,我要求他向弟弟道歉,他也會說對不起。但是,過后還是照樣打。在搶玩具的問題上,我們就堅持誰先拿的誰先玩。在我們沒有辦法把他們分開照顧的情況下,怎么去處理這些問題:
    (1)寶寶搶弟弟的玩具,打弟弟,大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怎么處理?
    (2)小表哥在寶寶打小表弟的時候,就會打?qū)殞?,說是要保護他弟弟。大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怎么處理?
    (3)寶寶所在的半天班,有個小朋友特別喜歡推打其他的小朋友,我們有時會看到寶寶受傷,我們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答:
    模仿是每一個孩子的共性,在孩子模仿的過程,不管那些行為和語言,是不是幫助到她的,他們都會無限吸收。因為孩子沒有辦法區(qū)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既然決定要將三個孩子放在一起養(yǎng),那么成人有責(zé)任和義務(wù)去幫助他們?nèi)齻€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尤其是大年齡的孩子,我們幫助到了他的行為,那么他為小孩子提供出來的模板,就應(yīng)當(dāng)是正確的。另外也要幫助孩子剔除掉習(xí)得的不良的行為。
    分享玩具的問題
    8. 問:
    我家2歲女兒現(xiàn)在很喜歡跟著小朋友們玩,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會拿著自己的玩具走上前去,要把玩具遞給小朋友,可是當(dāng)小朋友碰著這個玩具了就迅速把玩具收回,要是小朋友把這個玩具拿到手了就大喊大叫,這個事情每天上演,她是在確認自己的物權(quán)嗎?我們應(yīng)該如何反應(yīng)?
    答:
    這是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作為媒介,去探索他人的心智,說明她想交朋友了。建議成人多帶她參與群體活動,增長她與人交往的能力。當(dāng)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如果你不想讓別人拿你的玩具,你可以選擇不給她."(這是孩子需要接納的事情)。她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就會總結(jié)經(jīng)驗,這種情況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
    女孩4歲7個月,不敢和小朋友玩
    9. 問:
    女兒四歲七個月,已經(jīng)上中班。但是,在幼兒園里不跟別的小朋友說話,跟老師也很少說話。早晨去上幼兒園的時候,見了老師要求打招呼,一直低著頭不動,逼急了就掉眼淚,但是,就是不開口說話。
    在家里聊天的時候,曾說班里小朋友不喜歡她,因為她做事慢。還說哪個小朋友的話她都聽,因為怕大孩子欺負她(班里年紀(jì)最小)。
    在游樂園玩的時候,因為沒有小朋友一起玩,就坐著生悶氣,讓她主動去找別人玩,她又不敢。如果她正在玩一個東西,別的小朋友過去,她會馬上躲到一邊,從來不會爭搶或者不放手。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一直跟奶奶生活在農(nóng)村,奶奶很少帶著出去玩。后來到了城里生活,還是跟著奶奶在樓上,沒有交過朋友,和這個有關(guān)系嗎?
    答:
    我們先要分析原因,1、是不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接觸群體的機會太少了,2、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她內(nèi)心的力量是不是足夠的3、對于群體成人給她的引導(dǎo)是什么?4、是不是她真的做事很慢。
    解決辦法:1、盡量多在周末參與到群體性的扎堆中,并且?guī)ьI(lǐng)孩子進入群體游戲。2、支持孩子和更多的小朋友交往,給她講關(guān)于交往方面的故事,3、增加戶外活動或其他大肢體運動。4、在家里多帶他做一些能夠服務(wù)于別人的工作,從而增長她的自信心。5、在生活方面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不要替她做太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