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0-6歲英語啟蒙路線與資源--親子閱讀,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除了磨耳朵,語言發(fā)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閱讀分兩個層次,一個是親子閱讀也就是在孩子識字之前聽別人給讀書,專業(yè)的叫法稱之為早期閱讀。另一個層次就是識字之后自主閱讀。
親子閱讀因為在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英語國家近幾十年來提倡0歲開始閱讀、大力發(fā)展全民閱讀計劃,這部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在《出國不出國--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啟示》第二章的詳細介紹。
正因為親子閱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為中國孩子設計的英語路線圖中,我們也將親子閱讀作為一個單獨的環(huán)節(jié)。
對于中國孩子來講,英文閱讀的困難在于聽力水平的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把磨耳朵作為親子閱讀的前奏。但同時,繪本音頻作為磨耳朵的內(nèi)容之一,如果要求具備很高的聽力理解水平之后才能開始親子閱讀,那很多孩子的英語進步速度就會放慢很多。所以同步進行磨耳朵和親子閱讀是效率的辦法。
如何讓沒有聽力基礎的孩子能聽得進去繪本?親子閱讀三步曲是我和安妮英語俱樂部上萬孩子家長磨合出來的有效解決辦法。
英文繪本起步之初,不用擔心中文對孩子的影響。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讀繪本不會像我們成人這樣以英語學習為目的。他們想要的就是快樂--從故事和人物中獲得快樂和滿足。不管中文英文,誰能滿足他們的這個需求誰就能讓孩子接受。所以英文繪本親子閱讀的第一步,就是和孩子一起讀圖,讓孩子理解畫面和情節(jié),讀圖的過程中不排斥用中文或者肢體語言進行解釋性說明。這樣讀圖的目的是讓孩子建立英文書=好玩的感覺,感覺上喜歡了,興趣自然就來了。
有媽媽會問了,那這樣讀英文繪本和中文有什么區(qū)別呢?什么時候才能讀英文呢?別急。第二步就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英文基礎進行簡單的情境對應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一個單詞都不知道,你就一次少對應幾個單詞--注意這里的對應是把畫面和英文單詞結(jié)合在一起的對應,不要中文翻譯夾在里面??梢詫崿F(xiàn)對應的單詞、短句逐漸增加,慢慢拋開中文這個拐棍,讓孩子見到畫面就能想到對應過的單詞,反之,見到單詞就能想到畫面。
如果說親子閱讀三步曲的第一步是用中文輔助理解完整故事的話,那么從第二步開始,從少量的單詞對應開始,就可以逐漸把中文這個拐棍去掉了。以后隨著孩子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沒有中文拐棍的對應從單詞擴展到短句直到完整的句子段落乃至全文。
第二步也許會比較漫長,因為可能很長時間寶寶都不想聽你讀全文。怎么辦?曲線救國是個好辦法。結(jié)合動畫片的音頻加大聽力輸入,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也就是說用路線圖第一個步驟的磨耳朵和親子閱讀同時進行來減少孩子對英文閱讀的排斥。當她覺得英語很喜歡很好聽了,一旦你讀全文或者是聽原版書音頻的全文時,他能捕捉到曾經(jīng)你幫助他對應過的詞匯,就會非常高興有成就感。這時,原版書的音頻也可以象動畫片的音頻那樣聽得進去了。
如果寶寶還是不能接受這些,沒關系,繼續(xù)加大兒歌童謠磨耳朵的時間,加大動畫片的時間,加大給孩子讀圖的時間,量的積累自然會帶來質(zhì)的飛躍。只要做媽媽的不焦慮,忽然有一天,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比我們想得到的進步大多了。
最近幾天,把Sight word tales 拿出來給小寶。第一次,點讀數(shù)據(jù)沒裝進去,自己看了一本書的一半,后面我和他一起讀了2本。第二天,數(shù)據(jù)裝好了,他把頭一天讀過的書點了一遍。接下來,開始拿著書簽一本一本的點一直點了12本。我在旁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很享受地在聽。開始我以為他是被最后面的sight word cheers給吸引了。但是我問他他說不是,他說我就是喜歡這些故事。我問能聽懂嗎?他說能---其實在一年前,他看動畫片caillou的時候還說我聽不懂,現(xiàn)在看magic school bus也不說聽不懂了。這就是聽力能力的一個巨大飛躍。有了這個飛躍,閱讀中聽讀故事才會喜歡并且聽力理解上逐步上臺階。而聽力理解能力對于自主閱讀的巨大價值,往往出乎我們意料。這一點,我對安妮中文的狀態(tài)有過記錄,感興趣的可以看精聽對提高聽力能力至關重要 。
除了磨耳朵,語言發(fā)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閱讀分兩個層次,一個是親子閱讀也就是在孩子識字之前聽別人給讀書,專業(yè)的叫法稱之為早期閱讀。另一個層次就是識字之后自主閱讀。
親子閱讀因為在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英語國家近幾十年來提倡0歲開始閱讀、大力發(fā)展全民閱讀計劃,這部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在《出國不出國--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啟示》第二章的詳細介紹。
正因為親子閱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為中國孩子設計的英語路線圖中,我們也將親子閱讀作為一個單獨的環(huán)節(jié)。
對于中國孩子來講,英文閱讀的困難在于聽力水平的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把磨耳朵作為親子閱讀的前奏。但同時,繪本音頻作為磨耳朵的內(nèi)容之一,如果要求具備很高的聽力理解水平之后才能開始親子閱讀,那很多孩子的英語進步速度就會放慢很多。所以同步進行磨耳朵和親子閱讀是效率的辦法。
如何讓沒有聽力基礎的孩子能聽得進去繪本?親子閱讀三步曲是我和安妮英語俱樂部上萬孩子家長磨合出來的有效解決辦法。
英文繪本起步之初,不用擔心中文對孩子的影響。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讀繪本不會像我們成人這樣以英語學習為目的。他們想要的就是快樂--從故事和人物中獲得快樂和滿足。不管中文英文,誰能滿足他們的這個需求誰就能讓孩子接受。所以英文繪本親子閱讀的第一步,就是和孩子一起讀圖,讓孩子理解畫面和情節(jié),讀圖的過程中不排斥用中文或者肢體語言進行解釋性說明。這樣讀圖的目的是讓孩子建立英文書=好玩的感覺,感覺上喜歡了,興趣自然就來了。
有媽媽會問了,那這樣讀英文繪本和中文有什么區(qū)別呢?什么時候才能讀英文呢?別急。第二步就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英文基礎進行簡單的情境對應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一個單詞都不知道,你就一次少對應幾個單詞--注意這里的對應是把畫面和英文單詞結(jié)合在一起的對應,不要中文翻譯夾在里面??梢詫崿F(xiàn)對應的單詞、短句逐漸增加,慢慢拋開中文這個拐棍,讓孩子見到畫面就能想到對應過的單詞,反之,見到單詞就能想到畫面。
如果說親子閱讀三步曲的第一步是用中文輔助理解完整故事的話,那么從第二步開始,從少量的單詞對應開始,就可以逐漸把中文這個拐棍去掉了。以后隨著孩子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沒有中文拐棍的對應從單詞擴展到短句直到完整的句子段落乃至全文。
第二步也許會比較漫長,因為可能很長時間寶寶都不想聽你讀全文。怎么辦?曲線救國是個好辦法。結(jié)合動畫片的音頻加大聽力輸入,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也就是說用路線圖第一個步驟的磨耳朵和親子閱讀同時進行來減少孩子對英文閱讀的排斥。當她覺得英語很喜歡很好聽了,一旦你讀全文或者是聽原版書音頻的全文時,他能捕捉到曾經(jīng)你幫助他對應過的詞匯,就會非常高興有成就感。這時,原版書的音頻也可以象動畫片的音頻那樣聽得進去了。
如果寶寶還是不能接受這些,沒關系,繼續(xù)加大兒歌童謠磨耳朵的時間,加大動畫片的時間,加大給孩子讀圖的時間,量的積累自然會帶來質(zhì)的飛躍。只要做媽媽的不焦慮,忽然有一天,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比我們想得到的進步大多了。
最近幾天,把Sight word tales 拿出來給小寶。第一次,點讀數(shù)據(jù)沒裝進去,自己看了一本書的一半,后面我和他一起讀了2本。第二天,數(shù)據(jù)裝好了,他把頭一天讀過的書點了一遍。接下來,開始拿著書簽一本一本的點一直點了12本。我在旁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很享受地在聽。開始我以為他是被最后面的sight word cheers給吸引了。但是我問他他說不是,他說我就是喜歡這些故事。我問能聽懂嗎?他說能---其實在一年前,他看動畫片caillou的時候還說我聽不懂,現(xiàn)在看magic school bus也不說聽不懂了。這就是聽力能力的一個巨大飛躍。有了這個飛躍,閱讀中聽讀故事才會喜歡并且聽力理解上逐步上臺階。而聽力理解能力對于自主閱讀的巨大價值,往往出乎我們意料。這一點,我對安妮中文的狀態(tài)有過記錄,感興趣的可以看精聽對提高聽力能力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