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
(1)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掌握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向?qū)W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兩圓外公切線的求法.
教學難點 :
兩圓外公切線和兩圓外公切線長學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學活動設計
(一)實際問題(引入)
很多機器上的傳動帶與主動輪、從動輪之間的位置關系,給我們以一條直線和兩個同時相切的形象.(這里是一種簡單的數(shù)學建模,了解數(shù)學產(chǎn)生與實踐)
(二)概念
1、概念: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給出兩圓的外公切線、內(nèi)公切線以及公切線長的定義:
和兩圓都相切的直線,叫做兩圓的公切線.
(1)外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同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外公切線.
(2)內(nèi)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兩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內(nèi)公切線.
(3)公切線的長:公切線上兩個切點的距離叫做公切線的長.
2、理解概念: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公切線的長與公切線又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的概念有類似的地方,即都是線段的長.但公切線的長是對兩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是以兩切點為端點;切線長是對一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是切點,另一個端點是圓外一點.
(2)公切線是直線,而公切線的長是兩切點問線段的長,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兩圓的位置與公切線條數(shù)的關系
組織學生觀察、概念、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添寫教材P143練習第2題表.
(四)應用、反思、總結
例1、已知:⊙O1、⊙O2的半徑分別為2cm和7cm,圓心距O1O2=13cm,AB是⊙O1、⊙O2的外公切線,切點分別是A、B.求:公切線的長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線性質(zhì),故連結O1A、O2B,得直角梯形AO1O2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再用其性質(zhì).(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點撥,規(guī)范步驟)
(1)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掌握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向?qū)W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兩圓外公切線的求法.
教學難點 :
兩圓外公切線和兩圓外公切線長學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學活動設計
(一)實際問題(引入)
很多機器上的傳動帶與主動輪、從動輪之間的位置關系,給我們以一條直線和兩個同時相切的形象.(這里是一種簡單的數(shù)學建模,了解數(shù)學產(chǎn)生與實踐)
(二)概念
1、概念: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給出兩圓的外公切線、內(nèi)公切線以及公切線長的定義:
和兩圓都相切的直線,叫做兩圓的公切線.
(1)外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同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外公切線.
(2)內(nèi)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兩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內(nèi)公切線.
(3)公切線的長:公切線上兩個切點的距離叫做公切線的長.
2、理解概念: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公切線的長與公切線又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的概念有類似的地方,即都是線段的長.但公切線的長是對兩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是以兩切點為端點;切線長是對一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是切點,另一個端點是圓外一點.
(2)公切線是直線,而公切線的長是兩切點問線段的長,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兩圓的位置與公切線條數(shù)的關系
組織學生觀察、概念、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添寫教材P143練習第2題表.
(四)應用、反思、總結
例1、已知:⊙O1、⊙O2的半徑分別為2cm和7cm,圓心距O1O2=13cm,AB是⊙O1、⊙O2的外公切線,切點分別是A、B.求:公切線的長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線性質(zhì),故連結O1A、O2B,得直角梯形AO1O2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再用其性質(zhì).(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點撥,規(guī)范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