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管理基礎與法規(guī)輔導: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
一、土地違法案件的概念、類型、實質及其特點
(一) 土地違法案件的概念
土地違法案件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立案所形成的案件。構成土地違法案件必須具備下列要素:
(1)必須有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
(2)土地違法行為必須達到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程度;
(3)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土地違法行為,必須經土地管理部門受理和立案。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例題:判斷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R)
(二)土地違法案件的類型
根據土地違法行為的具體特征,土地違法案件大致可分為九類:
(1)非法占用土地案件。包括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弄虛作假,騙取批準占用土地;超過批準數(shù)量使用土地;經非法批準而占用土地等。
(2)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包括買賣土地、以其它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兩類。
(3)非法行使征用、使用土地批準權案件,包括無權批準而非法批準、有一定批準權但超越批準
權而非法批準(即超量批準、越類批準、變類批準、越域批準、分散批準或違禁批準)等類型。
(4)應交還而拒不交還土地案件。
(5)破壞土地資源案件。
(6)非法占用征地費案件。
(7)侵犯土地權屬案件。
(8)違反《土地復墾規(guī)定》案件。
(9)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案件。
(三) 土地違法案件的實質
土地違法案件的實質是土地行政管理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劉氠民或法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責令其履行和承擔一定的法律義務或使其權利受到一定限制。
(四)土地違法案件的特點
土地違法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發(fā)案率較高
主要原因有:第一,執(zhí)法基礎差。第二,土地管理工作面廣量大第三,執(zhí)法手段不適應。
2.處理難度大
首先,土地違法案件涉及面寬、數(shù)量大,其次,土地管理部門只有行政處罰決定權,對違法者起威懾作用的強制執(zhí)行權要依賴于有關部門;第三,土地法制自身不完備,配套法規(guī)跟不上,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性較差。
3.具有行政處罰和司法監(jiān)督兩重性
土地管理部門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職權范圍內,對處于被管理的公民或法人的違法行為作出單方的行政處罰或處理,以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和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但土地行政管理機關是否依法行使職權,必須通過司法監(jiān)督來檢驗其行政行為有無不當。
例題:土地違法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A. 發(fā)案率較高
B. 處理難度大
C. 具有行政處罰性質
D. 具有司法監(jiān)督性質
答案:A.B.C.D
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含義、目的和基本原則
(一)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含義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是指土地管理部門在立案后,對土地違法案件進行調查取證、定性、作出行政處罰或處理決定,提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執(zhí)行、結案、立卷、歸檔的全過程。
(二)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目的
處理土地違法案件,是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職能之一,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維護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具體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維護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
2.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3.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給予法律制裁
4.宣傳法律,預防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
(三)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基本原則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2.所有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3.分級負責的原則
4.協(xié)同辦案的原則
5.回避原則
6.不適用調解原則
7.辦案程序法律化原則
例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基本原則有
A分級負責的原則
.B. 協(xié)同辦案的原則
C. 回避原則
D. 不適用調解原則
答案:A.B.C.D
三、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
(一)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概念
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是指各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土地違法案件的分工和職權范圍。
(二)確立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原則
確立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原則主要是兩個:一是要便于各級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土地違法案件;二是兼顧管轄的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
(三)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類型
根據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確立的原則,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理和裁定管轄三類。
1.級別管轄
根據案件的性質、影響范圍,劃分上下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稱為級別管轄。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分別由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地(市、州、盟)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具體劃分如下: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本行政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土地違法案件。按照規(guī)定報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除外。
(2)設區(qū)的市已實行土地監(jiān)察集中統(tǒng)一管理體制的,由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所轄區(qū)內的土地違法案件,按照規(guī)定應 當報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除外。
(3)政府非法批地的土地違法案件,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
(4)國土資源部受理國務院交辦的省級人民政府非法批地的案件或者其他案件,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由其管轄的案件。
(5)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管轄權有爭議的土地案件,爭議雙方應當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報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例題:判斷政府非法批地的土地違法案件,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R)
2.地域管轄地域管轄是根據土地管理部門的轄區(qū)與土地違法案件的隸屬關系,來確定同級土地管理部門之間的分工權限。其目的是在級別管轄的基礎上進一步劃分同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土地違法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級別管轄是縱向劃分,地域管轄是橫向劃分。目前,地域管轄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跨行政區(qū)域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
(2)飛地、插花地的管轄。
3.裁定管轄裁定管轄是由土地管理部門自由裁定的管轄。有三種類型:
(1)移送管轄。是指某一土地管理部門將已經受理的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
受移送的土地管理部門如果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應當報請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2)移轉管轄。移轉管轄又稱管轄權的轉移。即由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決定或同意,把某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土地管理部門移轉給下級土地管理部門或者由下級部門移轉給上級土地管理部門。
移轉管轄是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將管轄權交給本來沒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這種移轉在上下級之間進行,是級別管轄的一種變通措施。下級土地管理部門只能提出管轄權轉移的建議,沒有決定權。
(3)指定管轄。指定管轄是指上級土地管理部門將某一案件指定下級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指定管轄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特殊原因,致使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不能行使管轄權。這里所。說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戰(zhàn)爭、意外事故以及法律上規(guī)定的其它原因。二是土地管理部門之間對管轄權發(fā)生爭議且協(xié)商不成的。例如行政區(qū)域變動期間發(fā)生的案件,應由共同的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4)查處管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在必要時,可以查處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也可以將自己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交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查處。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其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處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決定。
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交由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必要時可以督促辦理。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發(fā)現(xiàn)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依法由其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不查處或者不及時查處的,可以發(fā)出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督辦通知書,必要時可以自己查處。
四、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程序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程序,是土地管理部門實施土地行政處罰的步驟和手續(xù),是保證行政處罰合法、高效的重要手段。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的規(guī)定,其程序為受理、立案、調查、處理、送達、執(zhí)行、查封、結案。
(一)受理土地管理部門對上級交辦、其它部門移送和群眾舉報的土地違法案件,應予受理。
舉報案件可用書面或者口頭舉報的方式。
(二)立案立案是土地管理部門認為有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并且需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作為土地違法案件進行處理的程序性活動。
立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明確的行為人;
(2)有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事實;
(3)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應當追究法律責任的;
(4)屬本部門管轄和職責范圍內處理的。
土地管理部門對在巡回檢查中發(fā)現(xiàn)違反土地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立案。
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應當填寫《土地違法案件立案呈批表》,經土地管理部門主管領導批準后立案。對立案處理的重大案件,應抄報上一級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三)調查
土地違法案件的調查是指為了查明案情,收集證據而進行的活動。調查應遵循及時、合法、全面、客觀的原則。
經批準立案后,應當及時指派案件承辦人,承辦人一般不少于2人。承辦人進行案件調查時,應出示執(zhí)法證件。
一、土地違法案件的概念、類型、實質及其特點
(一) 土地違法案件的概念
土地違法案件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立案所形成的案件。構成土地違法案件必須具備下列要素:
(1)必須有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
(2)土地違法行為必須達到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程度;
(3)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土地違法行為,必須經土地管理部門受理和立案。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例題:判斷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R)
(二)土地違法案件的類型
根據土地違法行為的具體特征,土地違法案件大致可分為九類:
(1)非法占用土地案件。包括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弄虛作假,騙取批準占用土地;超過批準數(shù)量使用土地;經非法批準而占用土地等。
(2)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包括買賣土地、以其它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兩類。
(3)非法行使征用、使用土地批準權案件,包括無權批準而非法批準、有一定批準權但超越批準
權而非法批準(即超量批準、越類批準、變類批準、越域批準、分散批準或違禁批準)等類型。
(4)應交還而拒不交還土地案件。
(5)破壞土地資源案件。
(6)非法占用征地費案件。
(7)侵犯土地權屬案件。
(8)違反《土地復墾規(guī)定》案件。
(9)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案件。
(三) 土地違法案件的實質
土地違法案件的實質是土地行政管理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劉氠民或法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責令其履行和承擔一定的法律義務或使其權利受到一定限制。
(四)土地違法案件的特點
土地違法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發(fā)案率較高
主要原因有:第一,執(zhí)法基礎差。第二,土地管理工作面廣量大第三,執(zhí)法手段不適應。
2.處理難度大
首先,土地違法案件涉及面寬、數(shù)量大,其次,土地管理部門只有行政處罰決定權,對違法者起威懾作用的強制執(zhí)行權要依賴于有關部門;第三,土地法制自身不完備,配套法規(guī)跟不上,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性較差。
3.具有行政處罰和司法監(jiān)督兩重性
土地管理部門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職權范圍內,對處于被管理的公民或法人的違法行為作出單方的行政處罰或處理,以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和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但土地行政管理機關是否依法行使職權,必須通過司法監(jiān)督來檢驗其行政行為有無不當。
例題:土地違法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A. 發(fā)案率較高
B. 處理難度大
C. 具有行政處罰性質
D. 具有司法監(jiān)督性質
答案:A.B.C.D
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含義、目的和基本原則
(一)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含義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是指土地管理部門在立案后,對土地違法案件進行調查取證、定性、作出行政處罰或處理決定,提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執(zhí)行、結案、立卷、歸檔的全過程。
(二)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目的
處理土地違法案件,是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職能之一,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維護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具體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維護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
2.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3.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給予法律制裁
4.宣傳法律,預防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
(三)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基本原則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2.所有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3.分級負責的原則
4.協(xié)同辦案的原則
5.回避原則
6.不適用調解原則
7.辦案程序法律化原則
例題: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基本原則有
A分級負責的原則
.B. 協(xié)同辦案的原則
C. 回避原則
D. 不適用調解原則
答案:A.B.C.D
三、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
(一)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概念
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是指各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土地違法案件的分工和職權范圍。
(二)確立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原則
確立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原則主要是兩個:一是要便于各級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土地違法案件;二是兼顧管轄的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
(三)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的類型
根據土地違法案件管轄確立的原則,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理和裁定管轄三類。
1.級別管轄
根據案件的性質、影響范圍,劃分上下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稱為級別管轄。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guī)定,土地違法案件分別由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地(市、州、盟)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具體劃分如下: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本行政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土地違法案件。按照規(guī)定報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除外。
(2)設區(qū)的市已實行土地監(jiān)察集中統(tǒng)一管理體制的,由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所轄區(qū)內的土地違法案件,按照規(guī)定應 當報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除外。
(3)政府非法批地的土地違法案件,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
(4)國土資源部受理國務院交辦的省級人民政府非法批地的案件或者其他案件,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由其管轄的案件。
(5)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管轄權有爭議的土地案件,爭議雙方應當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報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例題:判斷政府非法批地的土地違法案件,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R)
2.地域管轄地域管轄是根據土地管理部門的轄區(qū)與土地違法案件的隸屬關系,來確定同級土地管理部門之間的分工權限。其目的是在級別管轄的基礎上進一步劃分同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土地違法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級別管轄是縱向劃分,地域管轄是橫向劃分。目前,地域管轄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跨行政區(qū)域土地違法案件的管轄。
(2)飛地、插花地的管轄。
3.裁定管轄裁定管轄是由土地管理部門自由裁定的管轄。有三種類型:
(1)移送管轄。是指某一土地管理部門將已經受理的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
受移送的土地管理部門如果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應當報請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2)移轉管轄。移轉管轄又稱管轄權的轉移。即由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決定或同意,把某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土地管理部門移轉給下級土地管理部門或者由下級部門移轉給上級土地管理部門。
移轉管轄是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將管轄權交給本來沒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這種移轉在上下級之間進行,是級別管轄的一種變通措施。下級土地管理部門只能提出管轄權轉移的建議,沒有決定權。
(3)指定管轄。指定管轄是指上級土地管理部門將某一案件指定下級土地管理部門管轄。指定管轄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特殊原因,致使有管轄權的土地管理部門不能行使管轄權。這里所。說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戰(zhàn)爭、意外事故以及法律上規(guī)定的其它原因。二是土地管理部門之間對管轄權發(fā)生爭議且協(xié)商不成的。例如行政區(qū)域變動期間發(fā)生的案件,應由共同的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4)查處管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在必要時,可以查處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也可以將自己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交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查處。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其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處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決定。
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交由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必要時可以督促辦理。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發(fā)現(xiàn)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依法由其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不查處或者不及時查處的,可以發(fā)出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督辦通知書,必要時可以自己查處。
四、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程序
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程序,是土地管理部門實施土地行政處罰的步驟和手續(xù),是保證行政處罰合法、高效的重要手段。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的規(guī)定,其程序為受理、立案、調查、處理、送達、執(zhí)行、查封、結案。
(一)受理土地管理部門對上級交辦、其它部門移送和群眾舉報的土地違法案件,應予受理。
舉報案件可用書面或者口頭舉報的方式。
(二)立案立案是土地管理部門認為有土地違法行為發(fā)生,并且需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作為土地違法案件進行處理的程序性活動。
立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明確的行為人;
(2)有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事實;
(3)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應當追究法律責任的;
(4)屬本部門管轄和職責范圍內處理的。
土地管理部門對在巡回檢查中發(fā)現(xiàn)違反土地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立案。
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應當填寫《土地違法案件立案呈批表》,經土地管理部門主管領導批準后立案。對立案處理的重大案件,應抄報上一級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三)調查
土地違法案件的調查是指為了查明案情,收集證據而進行的活動。調查應遵循及時、合法、全面、客觀的原則。
經批準立案后,應當及時指派案件承辦人,承辦人一般不少于2人。承辦人進行案件調查時,應出示執(zhí)法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