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試卷

字號:


    國家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試卷,供大家學習參考。
    提示:本試卷為選擇題,由計算機閱讀。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習慣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類推解釋(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罰法規(guī)的適當(______的罪刑法定)?!毕铝心囊贿x項與題干空格內容相匹配?
    A.事前——成文——確定——嚴格
    B.事前——確定——成文——嚴格
    C.事前——嚴格——成文——確定
    D.事前——成文——嚴格——確定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離職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機逃走,但剛跑到監(jiān)獄外的樹林即被抓回。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主觀上是過失,乙是故意
    B.甲、乙是事前無通謀的共犯
    C.甲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
    D.乙不構成脫逃罪
    3.關于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下列哪一判斷是正確的?
    A.甲開槍射擊乙,乙迅速躲閃,子彈擊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
    B.甲追趕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駛汽車身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C.甲、乙沒有意思聯(lián)絡,碰巧同時向丙開槍,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臟。甲、乙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
    D.甲以殺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藥,但在該毒藥起作用前,丙開槍殺死了乙。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
    4.甲(十五周歲)的下列哪一行為成立犯罪?
    A.春節(jié)期間放鞭炮,導致鄰居失火,造成十多萬元財產損失
    B.騙取他人數(shù)額巨大財物,為抗拒抓捕,當場使用暴力將他人打成重傷
    C.受意圖騙取保險金的張某指使,將張某的汽車推到懸崖下毀壞
    D.因偷拿蘋果遭攤主喝罵,遂掏出水果刀將其刺成輕傷
    5.甲與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將毒藥拌入菜中意圖殺甲。因久等未歸且又懼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殺人惡念,將菜倒掉。關于乙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犯罪預備
    B.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實行階段的犯罪中止
    6.關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乙應當預見但沒有預見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塊石頭砸死丙。只有認定甲、乙成立共同過失犯罪,才能對甲、乙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
    B.甲明知乙犯故意殺人罪而為乙提供隱藏處和財物。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為乙實施保險詐騙提供虛假鑒定結論。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D.公安人員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風報信助其逃避處罰。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7.甲乙兩家有仇。某晚,兩撥人在歌廳發(fā)生斗毆,甲、乙恰巧在場并各屬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傷甲小臂,甲用木棒擊中乙頭部,致乙死亡。關于甲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屬于正當防衛(wèi)
    B.屬于緊急避險
    C.屬于防衛(wèi)過當
    D.屬于故意殺人
    8.關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斷是正確的?
    A.甲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三年。甲在附加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五年之內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搶奪罪于2005年3月假釋出獄,考驗期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從假釋考驗期滿之日起五年內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滿,六年后又犯殺人罪。甲成立累犯
    D.對累犯可以從重處罰
    9.甲女因搶劫殺人被逮捕,羈押期間不慎摔傷流產。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訴。對甲的處理,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B.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可適用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
    C.不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因甲并非被強制流產
    D.不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因甲并非在審判時摔傷流產
    10.關于減刑,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減刑只適用于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緩的犯罪分子
    B.對一名服刑犯人的減刑不得超過三次,否則有損原判決的權威性
    C.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減刑后,實際執(zhí)行時間可能超過十五年
    D.對被判處無期徒刑、死緩的罪犯的減刑,需要報請高級法院核準
    11.甲將鄰居交售糧站的稻米淋灑農藥,取出部分作餌料,毒死麻雀后售與飯館,非法獲利5,000元。關于甲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B.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盜竊罪
    C.僅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某施工工地升降機操作工劉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啟動按鈕,造成維修工張某當場被擠壓身亡。劉某報告事故時隱瞞了自己按下啟動按鈕的事實。關于劉某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間接)故意殺人罪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謊報安全事故罪
    D.重大責任事故罪
    13.關于貨幣犯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以貨幣碎片為材料,加入其他紙張,制作成假幣的,屬于變造貨幣
    B.將金屬貨幣熔化后,制作成較薄的、更多的金屬貨幣的,屬于變造貨幣
    C.將偽造的貨幣贈與他人的,屬于使用假幣
    D.運輸假幣并使用假幣的,按運輸假幣罪從重處罰
    14.張某竊得同事一張銀行借記卡及身份證,向丈夫何某謊稱路上所拾。張某與何某根據(jù)身份證號碼試出了借記卡密碼,持卡消費5,000元。關于本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張某與何某均構成盜竊罪
    B.張某與何某均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C.張某構成盜竊罪,何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D.張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何某不構成犯罪
    15.楊某生產假冒避孕藥品,其成份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貨值金額達15萬多元,尚未銷售即被查獲。關于楊某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不構成犯罪
    B.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C.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定罪處罰
    D.觸犯生產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16.甲持刀將乙逼入山中,讓乙通知其母送錢贖人。乙擔心其母心臟病發(fā)作,遂謊稱開車撞人,需付五萬元治療費,其母信以為真。關于甲的行為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非法拘禁罪
    B.綁架罪
    C.搶劫罪
    D.詐騙罪
    17.甲欠乙十萬元久不歸還,乙反復催討。某日,甲持兇器闖入乙家,毆打乙致其重傷,迫乙交出十萬元欠條并在已備好的還款收條上簽字。關于甲的行為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故意傷害罪
    B.搶劫罪
    C.非法侵入住宅罪
    D.搶奪罪
    18.甲任郵政中心信函分揀組長期間,先后三次將各地退回信函數(shù)萬封(約500公斤),以每公斤0.4元的價格賣給廢品收購站,所得款項占為己有。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退回的信函不屬于信件,甲的行為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B.退回的信函雖屬于信件,但甲沒有實施隱匿、毀棄與開拆行為,故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C.退回的信函處于郵政中心的管理過程中,屬于公共財物,甲的行為成立貪污罪
    D.退回的信函被當作廢品出賣也屬于毀棄郵件,甲的行為成立私自毀棄郵件罪
    19.甲承租乙的房屋后,偽造身份證與房產證交與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為其售房給不知情的丙,甲獲款300萬元。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的行為觸犯了偽造居民身份證罪與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同時是詐騙罪的教唆犯
    B.甲是詐騙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與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的正犯
    C.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與詐騙罪之間具有牽連關系
    D.由于存在牽連關系,對甲的行為應以詐騙罪從重處罰
    20.下列哪一情形不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A.國家工作人員甲,將公款借給其弟炒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原工作過的國有企業(yè)使用
    C.某縣工商局長甲,以單位名義將公款借給某公司使用
    D.某國有公司總經理甲,擅自決定以本公司名義將公款借給某國有事業(yè)單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該單位就業(yè)
    21.甲涉嫌刑訊逼供罪被立案偵查。甲以該案偵查人員王某與被害人存在近親屬關系為由,提出回避申請。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王某可以口頭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請
    B.作出回避決定以前,王某不能停止案件的偵查工作
    C.王某的回避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D.如甲的回避申請被駁回,甲有權申請復議一次
    22.在張某故意毀壞李某汽車案中,張某聘請趙律師為辯護人,李某聘請孫律師為訴訟代理人。關于該案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趙律師、孫律師均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方可接受委托擔任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B.趙律師、孫律師均有權申請該案的審判人員和公訴人員回避
    C.趙律師可在審判中向張某發(fā)問,孫律師無權向張某發(fā)問
    D.趙律師應以張某的意見作為辯護意見,孫律師應以李某的意見為代理意見
    23.法院審理一起受賄案時,被告人石某稱因偵查人員刑訊不得已承認犯罪事實,并講述受到刑訊的具體時間。檢察機關為證明偵查訊問程序合法,當庭播放了有關訊問的錄音錄像,并提交了書面說明。關于該錄音錄像的證據(jù)種類,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
    B.視聽資料
    C.書證
    D.物證
    24.下列哪一選項既屬于原始證據(jù),又屬于間接證據(jù)?
    A.被告人丁某承認傷害被害人的供述
    B.證人王某陳述看到被告人丁某在案發(fā)現(xiàn)場擦拭手上血跡的證言
    C.證人李某陳述被害人向他講過被告人丁某傷害她的經過
    D.被告人丁某精神病鑒定結論的抄本
    25.甲乙兩家曾因宅基地糾紛訴至法院,盡管有法院生效裁判,但甲乙兩家關于宅基地的爭議未得到根本解決。一日,甲、乙因各自車輛誰先過橋引發(fā)爭執(zhí)繼而扭打,甲拿起車上的柴刀砍中乙頸部,乙當場死亡。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不需要用證據(jù)證明的免證事實?
    A.甲的身份狀況
    B.甲用柴刀砍乙頸部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
    C.甲用柴刀砍乙頸部時精神失常
    D.法院就甲乙兩家宅基地糾紛所作出的裁判事項
    26.下列哪一情形下,法院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A.涉嫌盜竊的孕婦張某,認罪態(tài)度良好
    B.涉嫌故意殺人的李某,因對其進行司法鑒定該案尚未審結,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已屆滿
    C.涉嫌走私的王某,由于案件復雜不能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審結
    D.涉嫌販毒的孫某,患有嚴重疾病
    27.某檢察院在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張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進行偵查時,發(fā)現(xiàn)其巨額財產三分之二為詐騙所得,三分之一為盜竊所得。關于此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本案應當繼續(xù)由檢察院偵查
    B.本案應當由檢察院為主偵查,公安機關予以配合
    C.本案應當由公安機關為主偵查,檢察院予以配合
    D.檢察院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28.甲省乙市檢察院決定逮捕受賄案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但田某已潛逃至甲省丙市。關于對田某的通緝,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省乙市檢察院可以決定通緝
    B.甲省丙市檢察院可以發(fā)布通緝令
    C.甲省檢察院可以決定通緝
    D.甲省檢察院可以發(fā)布通緝令
    29.關于辨認規(guī)則,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檢察院偵查的案件,對犯罪嫌疑人辨認由偵查部門負責人決定
    B.為了辨認需要,可以讓辨認人在辨認前見到被辨認對象
    C.有多個辨認人時,根據(jù)需要可以集體進行辨認
    D.為了進行辨認,必要時證人可以在場
    30.《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開審理。關于該規(guī)定中未成年人“年齡”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張某被采取強制措施時十七歲,不應當公開審理
    B.李某在審理時十五歲,不應當公開審理
    C.錢某犯罪時十六歲,不應當公開審理
    D.趙某被立案時十八歲,不應當公開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