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澳洲博士專業(yè)及導師

字號:

這篇關于如何選擇澳洲博士專業(yè)及導師,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選擇澳洲博士專業(yè)及導師
    澳洲的專業(yè)情況和國內不一樣。比如國內熱門的生物技術在澳洲并非熱門。倒是食品科學,醫(yī)學(大大熱門,而且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工程類,還有商務,會計專業(yè)熱門(移民不錯呀)。因為純粹生物技術只是一種工具(就像語言一樣)。但是注意:非熱門不等于水平不高。這邊生物技術總體水平要比過你高一檔次。
    首先要考慮的是將來的選擇,如畢業(yè)后回國,這樣專業(yè)隊你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如果選擇留在這邊,那是考慮專業(yè)。幸運的是,澳洲博士導師看重的是你未來的發(fā)展,過去的經歷給自己的影響不是很大。比如我們一級有位從德國來的女孩,原來專業(yè)為統(tǒng)計學,后來在澳洲碩士學的食品科學,讀博士為語醫(yī)學關系很近的專業(yè)。如果要是選擇留在澳洲生活,是選擇好就業(yè)的專業(yè)。
    其次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資金。資金包括學費,科研經費和自己的薪水(stipend)。如果自己沒有獎學金(后面詳細介紹),那每年的學費大約是20,000澳元,象墨爾本大學等水平較高的學校更高。并且每年都有上漲(RMIT每年不超過7.5%--嘿嘿,黑吧)??蒲薪涃M是決定你研究的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澳洲人是不會像國人一樣把自己的薪水花在科研上的!所以熱門的專業(yè)=雄厚的資金。
    在此時要考慮導師的水平和年齡。一般60歲以上不要考慮了,因為這時候導師的心思不在科研上了。因此澳州政府和一些基金不會投資在這些人身上(當然有例外)。此外,澳洲很多高校的講師就是博導,這是因為一個研究反方只有一個教授(英聯邦國家與國內比一樣)。但是這些人年輕,大約35-40左右,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前景不錯。另外就是45-60之間的副教授,有很強的科研功底,正是收獲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學校網站對他們的介紹,看看他們的研究方向是否與自己的相符,然后選擇。但是一定要注意,選擇的時候看看他們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
    補充:
    1.在澳洲讀博士和國內及美國不一樣的。這邊一般是三年,但是很少能三年畢業(yè),一般都拖半年到一年。美國一半時3-5年。大多是4年以上。
    2.博士畢業(yè)的時候,一般對畢業(yè)論文的數量沒有限制(當然越多越好),換句話說,如果你一篇文章沒有發(fā)表,也可以畢業(yè)并拿到博士學位。但是這并不等同于好畢業(yè),因為畢業(yè)論文的評審與國內完全不同。這邊一般是拿到國外的高校中評審。國內主要看遇到是關系,好的話好發(fā)文章好畢業(yè)。
    3.澳洲本地人讀博士一般不用為學費發(fā)愁:申請獎學金,或者由聯邦政府的研究經費支持,或者實在不行就到銀行申請貸款。畢業(yè)后如果幾年內的收入低于地收入標準,那你就不用還貸了。這與國內學生為學費發(fā)愁差別太大。當然,這只限于博士生,對于碩士,不好意思了。所以沒有錢的話就先移民。
    4.博士學位拿到后,有一些人難找工作。與國內不同,這邊如果本科生能做的工作,一般不要博士生。而且博士年薪一般有標準的,都不愿意多花錢雇勇博士。
    另外,到了澳洲,在科研中千萬不要相信什么導師喜歡學生挑戰(zhàn),那是騙人的。入那樣的話,下場很慘的!導師時不喜歡學生挑戰(zhàn)自己的權威的,這到哪里都是事實。另外千萬不要太聰明,否則的話,要摸走人,要摸兄弟就要多讀幾年了,等你的潛力被挖掘得差不多的時候,倒是才讓你畢業(yè)。記住那句話(《北京搖滾》):很多歌手是外表叛逆,內心順從的。在澳洲,你要做到的是:外表順從!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