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心理學考試真題

字號: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以下哪種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嚴格控制條件并可以反復驗證?( )
    A.實驗法
    B.測驗法
    C.觀察法
    D.調(diào)查法
    2.下列說法中符合奧蘇伯爾的觀點的是( )
    A.接受學習導致機械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導致意義學習
    B.接受學習導致意義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導致機械學習
    C.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都導致意義學習
    D.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都可能是有意義的,也可能是機械的
    3.按照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觀察學習的心理過程包括( )
    A.注意、記憶、動作復現(xiàn)、動機
    B.注意、識記、保持、提取
    C.注意、保持、動作復現(xiàn)、動機
    D.動機、保持、再認、注意
    4.在韋納的三維歸因模式中,能力這一因素的維度是( )
    A.內(nèi)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
    C.內(nèi)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制的
    5.根據(jù)動機持續(xù)作用的時間,可把學習動機劃分為( )
    A.廣泛的動機與狹隘的動機
    B.意識到的動機與沒有意識到的動機
    C.內(nèi)部動機與外部動機
    D.近景性動機與遠景性動機
    6.我國心理學家根據(jù)教育系統(tǒng)中所傳授的經(jīng)驗內(nèi)容不同將學習分為( )
    A.知識、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B.知識、技能與行為規(guī)范
    C.反射與認知
    D.認知、情感與動作
    7.從遷移的觀點看,“舉一反三”屬于(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8.學習遷移理論中相同要素說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賈德
    C.苛勒
    D.哈羅
    9.下列學習策略中,屬于組織策略的是( )
    A.重復
    B.抄寫
    C.群集
    D.形象聯(lián)想
    10.目的在于對學習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內(nèi)在的深層意義,這種學習策略是(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11.以下哪種理論強調(diào)問題解決是從整體把握全部問題情境和認知結構的豁然改組?( )
    A.試誤說
    B.頓悟說
    C.信息加工論
    D.信號學習論
    12.科爾伯格把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分為( )
    A.兩種水平四個階段
    B.兩種水平六個階段
    C.三種水平五個階段
    D.三種水平六個階段
    13.個體在群體中活動減質減量的傾向被稱為( )
    A.從眾
    B.社會助長作用
    C.社會阻抑作用
    D.去個性化
    14.個人表現(xiàn)出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是由于想要得到外部的獎勵或免受懲罰,這種遵從規(guī)范的行為方式稱為( )
    A.服從
    B.從眾
    C.認同
    D.內(nèi)化
    15.同一班級的學生,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技能的快慢、難易、深淺和鞏固程度的不同,表現(xiàn)出個人( )
    A.氣質的差異
    B.性格的差異
    C.能力的差異
    D.動機的差異
    16.伊索寓言中,狐貍吃不到葡萄,反說葡萄是酸的,從心理防衛(wèi)機制的角度來說,這實際上是一種( )
    A.否認
    B.補償
    C.壓抑
    D.合理化
    17.以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進行鑒定、分類與診斷的過程稱為 ( )
    A.心理治療
    B.心理評估
    C.心理咨詢
    D.心理衛(wèi)生
    l8.教師自己和他人對其行為的期望是教師角色意識心理結構中的( )
    A.角色認知
    B.角色認同
    C.角色體驗
    D.角色期待
    19.重視教學中的人際關系,將人際關系視為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的心理學家是( )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羅杰斯
    D.斯金納
    20.奠定兒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礎的外在因素是( )
    A.自然環(huán)境
    B.家庭
    C.學校
    D.社會文化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1.概念
    22.學習遷移
    23.學習策略
    24.個性
    25.反應定勢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皮亞杰將兒童認知發(fā)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27.從哪些方面評價技能的品質?
    28.師生關系的特點是什么?
    29.如何幫助學生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形成道德信念?
    30.小學新生在學習方面須適應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小學生概念學習發(fā)展趨勢具有什么特點?
    32.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33.結合個性及個性差異的有關知識,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