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家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指導:考點分析

字號:

言語理解與表達向來是國考的行測考試中分量極重的一種題型,題目數量多,文字量大,干擾選項較難排除,都為考生做題帶來一定難度。而國考的考試時間又非常緊張,需要考生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多地閱讀文字并進行正確作答,所以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揣摩。因此,考生在復習時,尤其是臨近考試的備考階段,應對重要考點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從容應對考試。下面專家為你全面分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
    根據剛剛公布的考試大綱的明確規(guī)定,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專家為你逐句分析大綱中主要考察的能力,其中即包含著言語理解與表達重要的考點。
    1、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
    考察方式主要為片段閱讀。根據已給的一段文字材料查找主要信息,這主要涉及到主旨概括題的考察;而查找重要細節(jié),主要以細節(jié)理解題的方式出現。查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細節(jié)是做題的第一步,在此之上,才可以繼續(xù)進行歸納概括、理解或推斷。事實上,不論考查方式如何變化,查找文段主要信息都是言語中最重要的考點,是做大部分試題的基礎。因此考生應對其方法和技巧有足夠的了解和熟練的應用能力。另外,基于近幾年的命題趨勢,意圖題主旨化和細節(jié)理解題主旨化是題目數量有所增多,其實也是對這一考點的延伸。
    2、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
    考查方式主要為片段閱讀中的詞句理解題和代詞指代題。在作答這兩類題目時,要注意上下文的“小語境”,即根據語境中的重要提示信息來理解指定詞語或語句在文段中的特定含義,切忌直接按照字面意思進行選擇。同時,代詞指代題還要注意“指代就近原則”,如果文段中出現多個代詞時,要注意區(qū)分各自所指代的不同內容。
    3、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
    考查方式主要為片段閱讀中的主旨概括題。在找尋到文段主要信息的基礎上,要對其進行恰當地概括歸納,尤其是幾個并列句式組成的分--分結構文段,對考生的歸納能力要求更高。概括歸納中心主旨,是考生不可忽視的極其重要的考點。
    4、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
    考查方式主要為主旨概括題和細節(jié)理解題。在主旨概括題中,命題人為了增加考試難度,通常不會將文段中的主題句直接命制為正確選項,而需要我們對主題句進行同義替換或精簡壓縮。那么選項中新組成的語句是否與主題句保持一致,是考生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某些干擾選項,或主體不一致,或感情色彩不一致,或者某個細節(jié)與原文有出入,都不能錯選為正確選項。在細節(jié)理解題中,同樣要注意選項的表述是否與材料原文保持一致。通常出現的錯誤有:偷換概念、偷換時態(tài)、偷換語氣、偷換數量、將不確定性表述偷換為確定性表述、無中生有、曲解文意、概念混搭等。只要有其中一個元素不一致,即為錯誤表述。解答細節(jié)理解題時,需要考生有很好的細心和耐心。
    5、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
    這種考點的考查方式散布于各種題型,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語境”。上下文語境中經常會隱藏一些重要的提示信息,考生需要對此保持相當的敏感度,在意圖判斷題、細節(jié)理解題、結語推斷題,以及邏輯填空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語境隱含信息的考查。
    6、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
    考查方式主要為意圖判斷題和態(tài)度觀點題。意圖判斷題是繼主旨概括題之后的又一大重要考點,做題的宗旨就是把握作者說話的目的和意圖。近幾年頻繁出現“主旨化的意圖題”,對于這兩種題型的區(qū)別,考生沒有必要過分糾結,最中心的任務還是要嚴格遵循做題的宗旨。態(tài)度觀點題相對來說考察力度很小,題目難度也不大。
    7、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考查方式主要為邏輯填空題。該題型占據著言語的半壁江山,不可輕視。解答邏輯填空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國考中最??嫉降目键c包括語境信息、搭配范圍、高頻成語等。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近義詞的辨析。
    從上述考點分析也可看出,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細節(jié)理解題和邏輯填空題還是幾種最重要的題型。此外,對于語句排序題也要加以重視,近幾年的國考中,每年都會有此種題型的出現,且難度相對較大,從選項中很難確定答案,需要綜合考慮發(fā)語詞、話題一致、邏輯關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