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法律碩士全國聯(lián)考基礎課民法學真題及答案

字號:


    
    考研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2002年法律碩士全國聯(lián)考基礎課民法學真題及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判斷題(判斷下列各論斷的正誤,正確的將答題卡上的字母A涂黑,錯誤的將字母B涂黑。每小題1分,共10分)
    1.★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屬于發(fā)明人或設計人的所屬單位所有。(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與專利申請權的關系。職務發(fā)明是為了完成單位的工作任務或者利用單位的物質(zhì)技術條件完成的發(fā)明。根據(jù)《專利法》第6條規(guī)定:“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币罁?jù)該規(guī)定,單位獲得專利權的前提是有申請了專利。本題混淆了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的關系。對于職務發(fā)明,其專利權未必屬于發(fā)明人或涉及的所屬單位,因為,其一,專利申請權可以轉讓,受讓的單位申請專利獲得專利權后就不屬于發(fā)明人或設計人所屬單位;其二,即便是申請了專利,是否獲得專利權還處于或然狀態(tài) 。所以,不能說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就屬于發(fā)明人或設計人的所屬單位。故表述錯誤。
    【考生注意】該題的陷阱在于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從字面上看,似乎在考查職務發(fā)明專利權的歸屬,其實質(zhì)是考查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的關系。從《專利法》第6條來看,似乎是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歸屬于發(fā)明人或設計人所屬的單位,但作為判斷題,不要忽略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是分離的,是可以轉讓的。
    2. ★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當然同時享有一切民事權利。(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權利的關系。民事權利能力是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可能性。兩者在性質(zhì)、取得依據(jù)和內(nèi)容方面都有所不同?!熬哂忻袷聶嗬芰Φ娜恕笔侵该袷聶嗬芰Φ娜〉茫鶕?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所有自然人自出生開始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一切民事權利”既包括民法規(guī)定的觀念上的權利,也包括通過主體的行為直接取得的權利。民事主體若通過自己的行為直接取得民事權利,還需要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并不是“當然同時享有一切民事權利”。因此,本題混淆了民事權利和民事權利能力的關系,故答案是錯誤的。 
    【考生注意】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只有“能力”兩字之差,意義大不相同。能力,在民法中的意義是指某種資格,如代理能力、監(jiān)護能力、保證人的代償能力等;而去掉能力兩字,民事權利則指可以給主體帶來的利益。民法中所規(guī)定的各種權利,理論上認為是屬于觀念意義上的權利,要實際取得民法所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必須具有民事法律事實,對主體資格的要求上,某些民事權利的享有必須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或不同性質(zhì)的主體。如自然人和法人享有的民事權利就有很多不同。另外,注意兩者的區(qū)別還會在簡答題和辨析題中出現(xiàn)。
    3.財產(chǎn)租賃合同沒有期限限制。(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財產(chǎn)租賃合同的期限?!逗贤ā返?14條規(guī)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可見,該題表述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是錯誤的。
    【考生注意】財產(chǎn)租賃合同是債權合同,債權是有時間限制的,故租賃合同規(guī)定長不得超過20年。需要注意的是,“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是指超出的期限無效,而不是指租賃合同無效。如果20年期限屆滿,承租人繼續(xù)支付租金,出租人接受租金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4. ★直接表示商品功能的文字或圖形可以作為商標。(  )
    【答案】A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商標的構成。商標是商品的臉,是為了區(qū)別不同生產(chǎn)者生產(chǎn)銷售的同類商品而設計的標記。該標記應當有顯著識別性特征,這是商標的目的決定的。商品功能是商品所發(fā)揮的作用,如冰箱有制冷、保鮮和儲藏等功能。如果以其功能作為商標,往往會導致識別性喪失,如制冷牌冰箱、剪牌剪刀、清潔牌洗衣粉等。在2001年修改《商標法》之前,其第8條明確規(guī)定,直接表示商品功能的文字或圖形不得作為商標使用。2001年10月27日,商標法對此加以修改。新法第11條規(guī)定,直接表示商品質(zhì)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shù)量及其他特點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這就是說,依據(jù)新法,本題的表述是正確的,直接表示商品功能的文字或圖形不得作為注冊商標,但可以作為未注冊商標使用。
    【考生注意】法律的修改對試題答案有直接的影響,考生應當特別關注。對此,還會以選擇方式出現(xiàn)其他方面禁止注冊、或禁止作為商標的標志。
    5. ★我國合同法將違約金視為違約損害賠償?shù)念A定額。(  )
    【答案】A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違約金的適用。違約金是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時給付對方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當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時,違約金和損害賠償金如何適用,各國規(guī)定不一。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支付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義務。這就是說,我國規(guī)定的是約定違約金制度,其性質(zhì)有懲罰性和補償性兩種。懲罰性表現(xiàn)在遲延履行應當支付的違約金;補償性表現(xiàn)在約定違約金后又造成損失的,違約金起到補償損失的作用。因此,本題的表述符合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是正確的理解。
    【考生注意】該題的陷阱在于“預定額”的理解。所謂預定額,無非是事先明確違約之后可能預見到的損失額。如郵寄包裹時,包裹單上標明的保價額,就是事先約定的損失預定額。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如果有損失發(fā)生時,首先從約定的違約金中支付,違約金不足部分,才作為損失補足。因此,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違約金和賠償金的適用。另外,對違約金、賠償金、定金在同一份合同中出現(xiàn)時,如何適用也要有所了解。
    6.有償?shù)拿袷路尚袨槎际请p務民事法律行為。(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民事法律行為分類中有償民事法律行為的理解。有償民事法律行為和無償民事法律行為相對,根據(jù)行為是否得到對價劃分。有償民事法律行為是行為人雙方須為對價的行為,如買賣合同中,買方為得到貨物而支付的價款就是對價,借款合同中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就是對價。在雙方民事法律行為中,根據(j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構成,劃分為雙務民事法律行為和單務民事法律行為。雙務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的雙方當事人均承擔義務,也都享有權利,且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相互關聯(lián)、互為條件,一方的義務就是另一方的權利。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等。相應地,只要一方享有權利,另一方負有義務就是單務民事法律行為。如是說,只要求證出單務民事法律行為也可以是有償?shù)?,該題即可解決。單務民事法律行為一定是無償?shù)膯??試看自然人之間的借款行為。根據(jù)《合同法》第210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這表明,自然人之間的借款是實踐性法律行為,僅有約定不生效力。自然人提供借款之后,借款合同有效,這時,只有借款人負有返還借款的義務,出借人沒有什么義務,因此,可以認定是單務民事法律行為。根據(jù)《合同法》第211條第2款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可以就利息支付作出約定。這意味著,出借人的借款行為并不是沒有對價的,是有償?shù)拿袷路尚袨椤>C上所述,有償民事法律行為也可以是單務民事法律行為,可見,本題表述不能周延,故為錯誤。
    【考生注意】民事法律行為分類是非常復雜的理論問題,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同時學界也有一定爭議。就本題也不例外,考點分析依據(jù)的是主流觀點。該題用于法碩入學考試,難度過大??忌貏e注重無償、單務、單方、實踐性等這些特別的民事法律行為。
    7.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而義務主體則是不特定的。( )。
    【答案】A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物權的特征。物權是一種支配權,只要義務主體不侵犯物權,其權利就可以實現(xiàn)。因此,其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所有的權利主體都特定。故該題表述正確。
    【考生注意】理解該題可以放在絕對法律關系中,絕對權、支配權中理解足矣。
    8. ★★委托合同中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均可隨時解除委托合同。(  )
    【答案】A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委托合同的解除。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的合同。其不同于其他合同的重要特征是委托合同必須建立在當事人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當彼此不再信任時,繼續(xù)維持合同效力將會損害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為此,《合同法》第410條規(guī)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奔幢闶俏泻贤接衅谙?,當事人也可以不受期限限制而解除。故本題判斷正確。
    【考生注意】該題在委托合同當事人的權利中都會提到??忌枰⒁獾氖俏泻贤痛?、行紀合同、居間合同的關系。
    9.相鄰關系發(fā)生在不動產(chǎn)所有人之間。(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相鄰關系的發(fā)生。相鄰關系是不動產(chǎn)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發(fā)生的法定的權利義務關系。本題的錯誤在于沒有周延相鄰關系的概念。
    【考生注意】相鄰關系與建筑物區(qū)分所有關系的區(qū)別。同時,注意相鄰關系中的相鄰權是法定的權利。
    10. ★留置權的產(chǎn)生基于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特別約定。(  )
    【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留置權的成立。留置權不同于抵押權、質(zhì)權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前者為法定物權,后者為約定物權。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設定留置權,但可以約定排除。由此,本題的表述是錯誤的。
    【考生注意】考生只要對留置權的特殊性有所把握,不難回答該題。留置權除了具有法定取得的特征外,其適用對象和行使都具有特殊性。其適用的范圍是承攬合同、運輸合同、保管合同和行紀合同。在這些合同中,只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基于該合同所負債務,權利人才有權留置基于這些合同占有的標的物,在給對方合理期限后,方可行使留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