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名句: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字號:

這篇《宋詞名句: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月明高懸的夜晚,獨自上高樓倚望,那蒼茫凄涼的秋色引起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那借以澆愁的酒,都化作了思鄉(xiāng)的淚水。
    [出典]范仲淹《蘇幕遮》
    注:
    1、《蘇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注釋
    1.黯鄉(xiāng)魂:黯,沮喪愁苦;黯鄉(xiāng)魂指思鄉(xiāng)之苦另人黯然銷魂。黯鄉(xiāng)魂,化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2.追旅思:追,追纏不休。旅思,羈旅的愁思。
    3.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裝。按本文意應(yīng)作“除非夜夜好夢留人睡”。這里是節(jié)拍上的停頓。
    3、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xiāng)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dāng)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淚。
    4、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他不到三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十多歲時,他只身前往的應(yīng)天府書院拜師求學(xué)。應(yīng)天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在書院讀書期間,范仲淹生活非常艱苦,他“劃粥割齏”,早上把米粥煮好,待粥凝固后,劃成三塊,再把咸菜切成碎末,當(dāng)作一日三餐的飯菜。有人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我的志向,要么當(dāng)個好醫(yī)生,要么當(dāng)個好宰相。好醫(yī)生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國家”。
    公元1015年,范仲淹中了進士,步入仕途。他胸懷遠大政治抱負,以天下為已任,為人忠貞,剛直不阿,極言敢諫。真宗去世時,仁宗年幼,由劉太后垂簾聽政??稍谌首诳梢杂H政時,劉太后仍獨攬朝綱,不肯放權(quán),群臣都認為不妥,但敢怒不敢言,只有范仲淹挺身而出,上疏直諫,力請?zhí)缶砗煶钒?,還政于仁宗,結(jié)果被貶出京城。
    劉太后去世,范仲淹回京,此時仁宗正準(zhǔn)備廢黜郭皇后。郭皇后很得劉太后歡心,但不被仁宗寵幸,劉太后去世后,她便沒有了庇護,再加上把持朝綱的呂夷簡曾經(jīng)因為郭皇后的不信任而被罷官,對她一直懷恨在心,嗅出仁宗的心思后,便不斷在旁煽風(fēng)點火,惡意中傷,慫恿仁宗廢后。這時,又是范仲淹向仁宗進言直諫,極論此事不可,并與呂夷簡激烈爭辯。可惜的是,他不僅沒能說服仁宗,反而因惹怒皇帝而再次被貶。
    公元1035年,范仲淹因政績突出,再次調(diào)回汴京。此時,朝政仍由呂夷簡把持,他飛揚跋扈,任人唯親,排除異己,朝中腐敗不堪。范仲淹多次上奏仁宗,痛斥呂夷簡以權(quán)謀私,批評朝廷的用人制度??蓞我暮喞现\深算,他反誣范仲淹離間君臣,圖謀結(jié)黨營私。于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貶。歐陽修、尹洙等人,也因替范仲淹鳴不平,而受牽聯(lián)。
    公元1038年,西夏趙元昊稱帝,經(jīng)過一段時間準(zhǔn)備后,大舉發(fā)兵攻打宋朝的延州(今陜西延安)等地。面對西夏的突然挑釁,宋朝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西北防線幾乎崩潰。仁宗手足無措,在大臣的建議下,急召范仲淹率兵趕赴延州,抵御西夏侵擾。
    公元1043年,因戰(zhàn)功顯赫,仁宗詔范仲淹回朝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雖然幾經(jīng)貶黜放逐,但范仲淹仍風(fēng)骨錚錚,壯心不已,他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項主張,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nóng)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等。宋仁宗采納了他的建議,陸續(xù)將這些措施推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慶歷新政”。
    可惜這些措施實施不久,就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強烈抵制,范仲淹第四次被貶,新政宣告失敗。此后,范仲淹又輾轉(zhuǎn)鄧州、杭州、青州等地任職,就是在貶官鄧州期間,他寫下了名垂千秋的《岳陽樓記》。
    5、范仲淹的存詞很少,但在藝術(shù)上頗見功力,既有《漁家傲》那樣的慷慨雄放之作,也留下了《蘇幕遮》這樣的低沉婉轉(zhuǎn)之調(diào),讓人讀來不忍釋手。
    晚唐五代及北宋初年的詞,內(nèi)容大都是寫兒女之情,而范仲淹《漁家傲》這首詞,卻突破了這個局限,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fēng),意境廣闊,豪放而悲涼,表達了作者的英雄氣概和強烈的愛國感情,使詞從溫庭筠、馮延巳的宮廷豪門,柳永的都會市井,擴大到邊塞的廣闊天地,在宋詞發(fā)展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6、上闋寫景,景中含情?!氨淘铺欤S葉地”二句,俯仰生姿,白云滿天,黃葉遍地。一“天”一“地”,一“碧”一“黃”,總括秋色,展現(xiàn)了際天極地的萬千氣象,給人心胸開闊之狀。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中有“碧云天,黃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為描寫秋景的千古名句。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此二句,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盡融其中,就在秋色與秋波相連的天涯盡頭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在作者的筆下入木三分,淋漓盡致,構(gòu)成一幅色彩斑斕的“黃昏秋色圖”。
    “山映斜陽”句復(fù)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胺疾轃o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zhuǎn)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
    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云,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鼻拜叺莱龅恼墙杈皞鬟_心聲的名言經(jīng)典。
    7、下闋抒情,情融景中。“黯鄉(xiāng)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思?!镑觥?,意為心情憂郁;“追”本意是“追隨”,這里為“糾纏”,這是羈旅之思的纏繞?!耙挂钩恰眱删鋵懗鎏煅墓侣?,鄉(xiāng)愁之深,無時不在,“好夢”難得,無計可消。
    “休獨倚”更可見詞人夜間為鄉(xiāng)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圓,反襯出詞人身在異鄉(xiāng),倍感孤獨寂寞。
    最后兩句是由李白詩“舉杯消愁愁更愁”化出,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誰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突發(fā)奇想,“用一段‘愁腸’把‘淚’與‘酒’巧妙聯(lián)系起來,彌漫著蒼涼之悲,讀起來令人回腸蕩氣?!保ㄒ浴端卧~鑒賞大典》第15頁)又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下片觸景生情?!镑鲟l(xiāng)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xiāng)思之深?!懊髟隆币痪涠柑?,“酒入”兩句拍合,“樓高”點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BR>    8、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本是詞中常見的結(jié)構(gòu)和情景結(jié)合方式。這首詞的特殊性于麗景與柔情的統(tǒng)一,即闊遠之境、秾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tǒng)一。寫鄉(xiāng)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卻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寫得闊遠而秾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闋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
    9、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jié)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著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靄本呈白色,但由于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昂弊滞怀隽诉@翠色的煙靄給予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gòu)成一幅極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圖。
    上片結(jié)尾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三句寫景中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著一“情”字,更為上片的寫景轉(zhuǎn)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
    10、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xiāng)魂”、“旅思”。鄉(xiāng)魂,即思鄉(xiāng)的情思,與“旅思”意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xiāng)的情懷黯然凄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xù)。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diào)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xiāng)時間之久與鄉(xiāng)思離情之深自見。
    下片三、四兩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說鄉(xiāng)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時候,實際上是說它們無時無刻不橫梗心頭。如此寫來,使詞的造語奇特,表情達意更為深切婉曲?!懊髟隆本鋵懸归g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盡管月光皎潔,高樓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觀賞,因為獨自一人倚欄眺望,更會增添悵惘之情。
    11、[評點精粹]
    范希文《蘇幕遮》一調(diào),前段多人麗語,后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清]鄒祗謨《遠志齋詞衷》
    此去國之情。([清]張惠言《詞選》)
    文正一生并非懷土之士,所為鄉(xiāng)魂旅思以及愁腸思淚等語,似沾沾作兒女想,何也?觀前闋可以想其寄托。開首四句,不過借秋色蒼茫以隱抒其憂國之意:“山映斜陽”三句,隱隱見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闋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xiāng)魂旅思,而夢不安枕,酒皆化淚矣。其實憂愁非為思家也。文正當(dāng)宋仁宗之時,揚歷中外,身肩一國之安危,雖其時不無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憂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矣。([清]黃蘇《蓼園詞選》)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云,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下片,觸景生情?!镑鲟l(xiāng)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xiāng)思之深?!懊髟隆币痪涠柑?,“酒人”兩句拍合?!皹歉摺秉c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為淚亦新。(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12、秋高氣爽,在晴空萬里的天幕上飄蕩著虛無縹緲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藍的天色映襯著,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顏色;金風(fēng)習(xí)習(xí),玉露冷冷,大地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遠處無邊的秋色與浩淼的水波相連,碧翠的秋水,在金風(fēng)的吹拂下,泛起層層的漣漪,遠遠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煙霧籠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天色將晚,落日的余暉映得萬山紅遍,天水相連之處水天一色。只有岸邊的芳草,全不顧深秋已經(jīng)來臨,依然芳菲爛漫,一直開放到夕陽照不到的地方??吹搅诉@深秋景色,客居他鄉(xiāng)的詞人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那鄉(xiāng)愁,好象隨著這落日的余暉一直來到斜陽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鄉(xiāng)。
    本文作者(來源):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