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福建省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心理學真題試卷

字號:

2005年7月福建省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心理學真題試卷
    

2005年7月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的層次是( )。 
    A.歸屬
    B.自我實現(xiàn) 
    C.尊重
    D..生理 
    2.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用來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的評定屬于( )。 
    A.診斷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總結(jié)性評定
    D.非正式評定 
    3.一般來講,容易、簡單、枯燥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比復雜、思維卷入過多需要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樣
    D.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 
    4.成就動機可以區(qū)分為力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兩種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 )。
    A.高
    B.低 
    C.與避免失敗者一樣 
    D.與學習無關 
    5.人們在保持知識時采用各種記憶術(shù),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 )。 
    A.精細加工策略
    B.多重編碼 
    C.過度學習
    D.人為增加線索 
    6.技能學習的最基本的條件是( )。 
    A.講解
    B.示范 
    C.練習
    D.反饋 
    7.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yōu)閰⒄諛藴?,根?jù)其在團體中的位置來做出判斷和報告評價結(jié)果的評價是(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準參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正式評價
    8.某學生在英語測驗中取得了高分,他將成功歸因于運氣好,這種歸因具有的特性是( )。
    A.內(nèi)部一穩(wěn)定一可控的
    B.內(nèi)部一不穩(wěn)定一不可控的
    C.外部一穩(wěn)定一可控的
    D.外部一不穩(wěn)定一不可控的
    9.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于權(quán)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這類學生的性格類型屬于( )。
    A.場依存型占優(yōu)勢
    B.場獨立型占優(yōu)勢
    C.情感型
    D.內(nèi)傾型
    10.某人對某種制品的用途總是有一種慣常的固定模式,很難想到它的其他用途.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A.定勢
    B.功能固著
    C.認知風格
    D.頓悟
    11.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zhì)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fā)現(xiàn)學習
    C.發(fā)現(xiàn)學習
    D.探究學習
    12.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個性
    D.人格
    13.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于加涅學習結(jié)果分類體系中的( )。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14.品德心理結(jié)構(gòu)中有動力色彩的成份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5.遷移的概括原理理論認為實現(xiàn)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貝爾
    D.賈德
    16.在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知領域的級目標是( )。
    A.運用
    B.分析
    C.綜合
    D.評價
    17.“這次考試失敗是因為我的運氣不好”,這是把失敗歸因于( )。
    A.內(nèi)部的可控因素
    B.內(nèi)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解決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是( )。
    A.獲得規(guī)則
    B.理解概念
    C.創(chuàng)造性
    D.知識遷移
    19.形象聯(lián)想的學習策略屬于(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問題解決策略
    20.在許多人“起哄”的時候,平時文雅的學生也會表現(xiàn)得粗魯無禮,這種行為是( )。
    A.服從
    B.從眾
    C.去個性化
    D.模仿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9個小題,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21.歸因即對自我行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個成分:內(nèi)外源、_____和_____。
    22.班杜拉將強化分為三種類型:直接強化、_____、_____。
    23.廣義的知識包括兩大類,一類為_____,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另一類為_____,它回答“怎么辦”的問題。
    24.發(fā)散性思維常被用作衡量創(chuàng)造性的指標,它的三個基本特征是:_____、變通性和_____
    25.從遷移產(chǎn)生的方向看,遷移可分為_____和_____,前者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后者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26.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層次_____、_____和_____。
    27.元認知是于l976年由_____提出來的,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即_____、元認知體驗和_____。
    28.成就動機指人們在完成任務中力求獲得成功的內(nèi)部動因,它由兩種成分構(gòu)成:_____和_____。
    29.兒童多動綜合征是一種以_____、_____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0.闡述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
    31.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32.簡述如何促進學習的遷移。
    33.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zhì):
    34.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有2個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35.根據(jù)品德形成的過程與影響因素,討論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
    36.結(jié)合小學生在實際學習,談談促進學習策略教學在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