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機考試試卷及答案

字號:


    2012江西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機考試試卷及答案
    2012江西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機考試卷及答案(三)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育的特質是【D】
    A、認識活動
    B、生存活動
    C、傳遞活動
    D、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答案解析】: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現(xiàn)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guī)定性。
    2、我國近代教育,被毛澤東稱頌為“學界泰斗,人世楷?!钡慕逃沂恰綝】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C】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不能起到主導作用的
    【答案解析】:該句是教師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xiàn)。
    4、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xiàn)出【A】
    A、上升趨勢
    B、下降趨勢
    C、先升后降趨勢
    D、先降后升趨勢
    【答案解析】: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因為隨著教師經(jīng)驗的不斷豐富,教師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5、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C】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
    6、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A】特點
    A、示范性
    B、長期性
    C、復雜性
    D、創(chuàng)造性
    【答案解析】: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
    7、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B】
    A、教學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育目的
    D、教學目標
    【答案解析】:課程標準不但是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jù),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8、課外活動不包括【D】
    A、社會活動
    B、科技活動
    C、文學藝術活動
    D、選修課
    【答案解析】:選修課不屬于課外活動,它屬于課堂教學。
    9、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jīng)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wěn)定的運行模式和規(guī)定,這是指【C】
    A、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體制
    D、學校領導制度
    【答案解析】:考查教育體制的含義。
    10、德國至今從小學到大學仍把宗教課列為必修課,這是教育內容受【C】制約的標志
    A、生產力和科技發(fā)展水平
    B、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需要
    C、文化傳統(tǒng)
    D、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水平
    11、我國于1862年在北京的【D】首先采用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
    A、奏定學堂
    B、南洋公學
    C、鄉(xiāng)學
    D、京師同文館
    【答案解析】:我國于1862年在京師同文館首先采用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
    12、教師職業(yè)大的特點在于職業(yè)角色的【D】
    A、系統(tǒng)化
    B、專門化
    C、復雜化
    D、多樣化
    【答案解析】:職業(yè)角色是相對單一的,而教師職業(yè)卻具有多種角色的特點。他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13、允許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跳級,體現(xiàn)了【C】原則
    A、啟發(fā)性
    B、直觀性
    C、因材施教
    D、鞏固性
    【答案解析】: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有差別地教學。
    14、明代以后使科舉考試形成固定格式的是【A】
    A、八股文
    B、程朱理學
    C、“四書”、“五經(jīng)”
    D、六藝
    【答案解析】:明代以后規(guī)定八股文為科舉考試的固定格式。
    15、實施義務教育需要一系列的辦法條件,其中重要的是【B】
    A、辦學經(jīng)費和設備
    B、辦學經(jīng)費和師資
    C、基礎設施和師資
    D、經(jīng)費和設施
    【答案解析】:經(jīng)費影響著教育基礎設施的改善,師資影響教學質量,所以二者是實施義務教育重要的條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考試命題的質量指標主要有【ABCD】
    A、信度
    B、效度
    C、區(qū)分度
    D、難度
    【答案解析】:測驗主要以筆試進行,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測驗的質量指標主要有效度、信度、難度與區(qū)分度。
    2、教學策略的類型有【ABCD】
    A、內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綜合型
    【答案解析】:教學策略的類型有內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綜合型。
    3、文化發(fā)展對學校課程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AC】
    A、內容的豐富
    B、增強國家對課程改革控制權
    C、課程結構的更新
    D、為課程改革提供的物質基礎
    E、課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答案解析】:文化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發(fā)展對學校課程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內容的豐富和課程結構的更新。
    4、小學德育過程的構成要素是【ABCD】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內容
    D、德育方法
    【答案解析】: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5、下列說法中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是【BCD】
    A、方法科學
    B、家長對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文化學習
    D、不能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分支
    6、我國的教育體系分為哪三大階段?【BCD】
    A、幼兒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解析】:我國的教育體系,一般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階段。
    7、要開展教師進修提高工作,其內容一般包括【ABCD】
    A、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提高
    B、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
    C、現(xiàn)代教育思想觀念的學習
    D、先進教育技術的學習
    E、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
    【答案解析】:ABCD四項均屬于教師進修提高的內容。
    8、備課的內容包括【BCD】
    A、課堂練習
    B、學科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閱讀有關的參考書
    【答案解析】:備課內容包括鉆研學科標準、教科書和閱讀有關的參考書。
    9、學校組織學生的社會實踐,它的意義在于【BCD】
    A、可以減少課堂教學的時間
    B、有利于做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C、有利于形成學生的主體性
    D、有利于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yè)定向
    E、可以讓學生有賺錢的機會
    10、教育政策的特點具有【BD】
    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則性
    D、權威性
    E、戰(zhàn)略性
    【答案解析】:教育政策的特點有可行性和權威性。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育的整個過程要圍繞著學生轉【×】
    【答案解析】:這是典型的學生中心論,它過分夸大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是教育的對象這一基本事實,結果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
    2、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與能力【√】
    3、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4、相對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5、1897年,盛宣懷創(chuàng)辦的南洋公堂,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這是我國早的公立小學堂【√】
    6、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無計劃的、沒有系統(tǒng)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7、復式教學的主要特色是直接教學和學生自學或做作業(yè)交替進行【√】
    8、小學德育具有顯著的特點,一是小學德育的基礎性,二是小學德育的奠基性【√】
    9、兒童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以道德認知為基礎,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為激勵,發(fā)展到道德行為的整體運動過程【√】
    10、《學記》指出“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這說明了古代學校既有正課學習,又有課外活動【√】
    11、開好主題班會首先要精心準備【×】
    【答案解析】:開好主題班會的基礎是要確定主題。
    12、德育過程與受教育者品德形成過程無關【×】
    【答案解析】:德育過程與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過程相關。
    13、人口的職業(yè)結構制約著教育的布局結構【×】
    【答案解析】:人們所學的專業(yè)在很大程度上與未來所從事的職業(yè)緊密掛鉤,故人口的職業(yè)結構制約著教育的專業(yè)結構。
    14、人的身心發(fā)展包括兩方面:一是生理的發(fā)展,二是心理的發(fā)展【√】
    15、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要維護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哲學家黑格爾當年從神學院畢業(yè)的時候,他的老師給他寫過一則評語:“黑格爾,健康狀態(tài)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辭令,沉默寡言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文字通暢,作風正派,有時不太用功,神學有成績,雖然嘗試講道不無熱情,但看來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衛(wèi)道士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
    1、你贊成黑格爾的老師的評語嗎?【A】[單選題]
    A、贊成
    B、不贊成
    2、你認為應該怎樣給學生寫評語?【ABCD】[不定項選擇題]
    A、寫給學生看
    B、寫給“這個人”
    C、體現(xiàn)一定的“教育性”
    D、鼓勵學生
    (二)(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19世紀末,美國西部有個壞孩子,他把石頭扔向鄰居的窗戶,把死兔裝進桶里放到學校的火爐里燒烤,弄得到處臭氣熏天9歲那年,他父親娶了繼母,父親對繼母說:“你要注意這孩子,他在我們這里壞,讓我防不勝防,頭痛死了”繼母好奇地走進孩子,對孩子進行了全面了解后,對丈夫說:“你錯了,親愛的,他不是壞的孩子,而是聰明的孩子,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發(fā)揮他聰明才智的地方罷了”繼母很欣賞這個孩子,在她的正確引導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來成為美國的企業(yè)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爾•卡耐基
    1、如何理解“壞孩子”“差等生”?【ABC】[不定項選擇題]
    A、差等生是指不能達到基本教育要求的學生
    B、差等生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水平較差的學生
    C、差等生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
    D、差等生是沒有發(fā)展前途的學生
    2、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問題?【ABC】[不定項選擇題]
    A、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尊重、理解、信任他們,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B、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找出教育的切入點
    C、給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愛,轉變差等生并不難,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D、差等生完全是不可救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