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文化教育

字號:

這篇關于馬來西亞的文化教育,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教是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但人民有權選擇所屬意的其他宗教。游客在進入回教堂及廟宇等膜拜堂之前,須先脫鞋。一些回教堂會特別為前來參觀的女性游客準備長袍和頭巾。要在回教堂內拍照,必須事先征求有關*的同意。 公眾道德在馬來西亞文化中極為重要。一般馬來西亞人民不喜歡在公共場所作出親熱的行為舉止(如擁抱及接吻等)。游客也應入鄉(xiāng)隨俗,以示尊重。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粵語、普通話、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福州話使用廣泛。宗教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為國教。一般說來,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佛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小部分華人、歐亞混血人和沙巴、砂撈越的少數民族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馬、華、印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小學學校分為三種。第一是以馬來文為主的國民小學;然后還有以華文或淡米文為主的國民型小學。而中學則分為兩種,既是國民中學5年制和以華文為教育體系的華文獨立中學6年制。
     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學,4 所外國大學分校, 652 所私立學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學院提供雙聯課程)。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 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 (LAN),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jiān)督和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