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要點:第九章

字號:

第九章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
    1.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1,絕對優(yōu)勢理論2,比較優(yōu)勢理論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4,規(guī)模經濟貿易理論
    2.絕對優(yōu)勢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而進口豈不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jié)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3.比較優(yōu)勢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及大衛(wèi)。李嘉圖提出的,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
    4.赫克歇爾—俄林理論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阿林開始從生產要素稟賦的差別來解釋各國生產成本和價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國際貿易的基礎,這就是要素稟賦理論。他們認為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
    5.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了規(guī)模經濟的貿易學說
    6.影響一國出口貿易的因素有: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匯率水平的高低、一國出口貿易水平的高低。
    7.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因素主要有:一國的經濟總量霍總產出水平、匯率水平、一國進口貿易水平的高低同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關系。
    8.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yè)免受國外競爭者的傷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9.政府對進口貿易的干預主要采取關稅限制和非關稅限制兩種方式,即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10.非關稅壁壘包括:進口配額制、進口配額、“自愿”出口限制、歧視性公共采購、技術標準、衛(wèi)生檢疫標準等等
    11.政府干預出口貿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補貼
    12.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目的:保護國內產業(yè)、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13.傾銷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進口國銷售產品,并因此給進口國產業(yè)造成損害的行為。
    14.確認出口國企業(yè)低價銷售行為是否為傾銷行為的關鍵是關于產品正常價值的確定,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定,確定產品正常價值可依據(jù)的標準由:1,原產國標準2,第三國標準3,按照同類產品在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銷售費、管理費、一般費用和利潤確定。
    15.國際貿易中的傾銷有四種類型:1,掠奪性傾銷2,持續(xù)性傾銷3,隱蔽性傾銷4,偶然性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