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第二學期教案三篇

字號: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xiàn)出足夠強大的自信。而且對于教案不僅僅是學校考核的標準之一,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會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可能你的見解是先進的一種方式說不準呢?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篇一】
    【欣賞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欣賞、歌唱、律動、創(chuàng)造等音樂活動中,接觸泰國、印尼等亞洲國家具有民族特點和代表性的音樂,擴大音樂文化視野,借助音樂了解更多亞洲國家的人文風情。
    2.能力目標:能用輕快、依戀地感情演唱歌曲《故鄉(xiāng)戀情》,用聲勢動作為不同風格的歌曲伴奏。
    3.情感目標:能以獨特的方式表達、表現(xiàn)對鄰邦國家音樂風格的理解,能區(qū)別泰國、印尼兩國音樂的異同。
    【教學重點】
    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亞洲歌曲
    【教學難點】
    2、為不同風格的歌曲加聲勢動作。
    【教學過程】
    一、導學案,課前預習
    1、收集有關泰國的民歌。
    2、欣賞不同國家的民歌。
    1、導入
    師:“不同的國家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人文風情,更奇妙的是他們將給我們帶來不同的音樂享受,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吧!”
    2、新歌教學 《故鄉(xiāng)戀情》
    1)請學生聆聽《故鄉(xiāng)戀情》,思考:音樂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
    2)出示樂譜第一部分。提問:這部分有幾個樂句?并跟琴用“l(fā)u”哼唱。
    3)用琴指導每句的弱起。
    4)在讀歌詞與唱歌詞中感受這一段在節(jié)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緒五方面的特點。
    5)教師范唱第二段,感受與第一段在五個方面的不同處,并用卡片作對比出示出來。
    6)學生完整唱第一、二段,情緒不段升華,但意猶未盡,教師范唱第三樂段,總結樂曲的結構形式為:A—B-A形式,復習D.C 和 Fine記號。
    7)用輕快與依戀地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糾正升5和升4的音高。
    3、反饋,拓展歌曲,
    1)學生唱歌曲A段,教師在每句結束處唱回聲。
    2)師生互換,學生長回聲,教師指揮提示。
    3)請學生用身邊的打擊樂(圓舞板、沙球)為歌曲伴奏,聽一聽哪種節(jié)奏合適。
    4)教師示范:回聲用沙球、樂句用圓舞板。
    5)和學生一起用打擊樂表現(xiàn),并加入身體語言(扭胯)
    4、展示,表現(xiàn)《我的小花園》
    1) 多媒體欣賞《佳美蘭》,教師介紹何為佳美蘭。
    這個詞是爪哇語,原意為“用手操作”、“敲擊”?,F(xiàn)在即指以打擊樂器為主的樂隊,也指由它演奏的音樂。
    2) 復聽音樂,思考:你對作品中哪幾樣樂器的音色有印象?教師出示若干打擊樂器,找出類似的音色。
    3) 學生用找出的打擊樂試奏主要旋律,體驗印尼人民節(jié)日的快樂。
    4) 教師范唱另一首印尼民歌《我的小花園》,體驗歌曲的情緒:活潑、優(yōu)美地。
    5) 用視唱法學唱歌曲主旋律。
    6) 打擊樂演奏主要節(jié)奏:ox xx xx x ,重點解決弱起。
    7) 師生接口唱樂句,熟悉旋律。
    8) 請學生選擇樂器為歌曲伴奏。(一人分奏一個音)
    9) (機動)欣賞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寶貝》、《梭羅河》。
    四、教師總結本課,結束教學。
    音樂無國界。這節(jié)課,我們又來到了美麗的亞洲國家泰國、印尼,領略了那里的迷人風光,并演唱了他們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學們課后能找一找更多亞洲國家的歌曲,唱響我們亞洲人自己的歌。
    [教學反思]:學生對打擊樂器掌握較好,也了解了其他國家的音樂特點,擴展了知識面。
    對于重點旋律的哼唱把握,不是很好,有待加強。
     【篇二】
    【唱歌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十六分音符與十六分休止符。
    2.能力目標:準確演唱歌曲。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十六分音符與十六分休止符。
    【教學過程】
    一、導學案,課前預習
    1、認識八分音符與十六分休止符(X X 0 0 )
    預習浮點音符的。( X . )
    2、常規(guī)練習,(1 2 3 4 5 5 4 3 2 1)啊~~ mi~~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是一首質(zhì)樸抒情的歌曲,我們一起聆聽一遍這首歌曲。
    2.歌曲的速度與情緒如何?
    3.教師示范唱。
    三、歌曲學唱
    4.十六分音符與十六分休止符的應用。(X X 0 0 )
    5.哼唱旋律。
    6.演唱部分曲譜。
    7.朗讀歌詞。
    三、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用自己的歌聲表達了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1.小組比賽交流。
    3.教師小結,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樣課能夠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祖國。
    [教學反思]
    對于歌曲的聲音處理較好,學生基本達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學生對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唱得比較差,下課繼續(xù)練習。
     【篇三】
    【唱歌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上學期的0 0 并與0對比辨別。
    2.能力目標:掌握休止符,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編,感受休止符。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建設家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
    【教學難點】
    分別辨認0 0
    【教學過程】
    一、導學案,課前預習
    1.收集有關家鄉(xiāng)的圖片,信息。
    2、預習0 0,音階。
    二、導入新課
    1.小魚的家在江河,野花的家在山坡,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中國。
    2.回憶0 0四分休止 八分休止符。
    3.示范中,學生根據(jù)拍子拍手(四分休止符)
    三、反饋
    1.教授歌曲,強調(diào)休止符的唱法,要彈性活潑。
    5.對比帶與不帶休止符的兩種唱法,并強調(diào)休止符的重要用。
    四、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用自己的歌聲表達了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小組比賽交流。
    3.教師小結。
    五、[教學反思]
    學生對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掌握較好。
    學生演唱的聲音比較柔和,感情的處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