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浙江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西方社會學理論試題,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考試結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西方社會學理論試題
課程代碼:00280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1分,共3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孔德認為,對人的研究為研究社會的學問奠定了基礎的學科是
A.物理學
B.生物學
C.地理學
D.考古學
2.提出中層功能分析模式的是
A.庫利
B.帕森斯
C.默頓
D.狄爾泰
3.戈夫曼的互動理論是
A.符號互動論
B.表演互動論
C.約定互動論
D.情景互動論
4.《交往行動理論》一書的作者是
A.哈貝馬斯
B.庫利
C.米爾斯
D.帕森斯
5.首先提出“未來的沖擊”一詞,用以描述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遇到了巨大的變化而經(jīng)受粉碎性壓力和困惑的學者是
A.貝爾
B.蒂里阿基安
C.利奧塔
D.托夫勒
6.杜爾克姆認為,解決與防止社會*的途徑主要是道德化和
A.法制化
B.宗教化
C.組織化
D.自由化
7.帕森斯系統(tǒng)功能理論的中心,是解釋_______的整合與均衡。
A.個性系統(tǒng)
B.文化系統(tǒng)
C.社會系統(tǒng)
D.人類行為
8.當別人做出報答性反應就發(fā)生、當別人不再做出報答性反應就停止的行動,布勞稱之為
A.社會交換
B.社會整合
C.社會分化
D.互動
9.舒茨和加芬克爾都認為,社會學應該關注
A.社會穩(wěn)定
B.社會沖突
C.社會秩序
D.日常生活
10.柯林斯強調(diào),對個人的階級地位起重要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對生產(chǎn)資料的占有關系
B.社會聲望
C.職業(yè)
D.階級意識
11.伯克提出的_______,包括動作、舞臺、動因、目的和手段五個因素。
A.角色扮演
B.擬劇社會模型
C.表演框架
D.擬劇分析框架
12.柯林斯認為,微觀社會結構與宏觀社會結構終都是
A.交換
B.互動
C.互動儀式鏈
D.沖突
13.米爾斯認為,美國社會有一個控制著國家命運的極有權力的小集團,即
A.中產(chǎn)階級
B.權力精英階層
C.資產(chǎn)階級
D.官僚階層
14.詹姆遜學術研究的重心是
A.象征交換
B.結構主義
C.后現(xiàn)代文化批評
D.現(xiàn)象學
15.伊茲尼將一個人們對他們處于其中的世界負責的社會稱為
A.自控性社會
B.理想社會
C.信息社會
D.后工業(yè)社會
16.首次使用“后資本主義社會”一詞的是
A.科塞
B.柯林斯
C.達倫多夫
D.李普塞特
17. _______是為了保持某個群體確立的準則而做出的努力,它是一種對普遍行為方式的自覺模仿。
A.服從
B.從眾
C.順應
D.崇拜
18.“社會學想象力”是_______提出的一種觀點。
A.帕森斯
B.庫利
C.貝爾
D.米爾斯
19.蒂里阿基安選定的革命來臨的指標中,“一”點表示
A.烏托邦狀況
B.平靜時期
C.革命的頂點
D.重建社會時期
20.雷蒙·阿隆認為,武力沖突、國家的武力沖突動機等是國際社會的_______特征。
A.無政府
B.冷戰(zhàn)
C.均衡
D.反社會
21.霍曼斯的理論特色是
A.價值交換論
B.情感交換論
C.行為交換論
D.權力交換論
22.莫雷諾對互動理論的主要貢獻是
A.鏡中自我
B.想象學習
C.交換論
D.角色扮演理論
23.科塞認為,敵對情緒的發(fā)泄具有_______的功能。
A.安全閥
B.威脅
C.*
D.替代
24.社會學是一門批判的社會理論,它是以“自我解放”為目的而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這一觀點的提出者是
A.哈貝馬斯
B.馬爾庫塞
C.米爾斯
D.薩特
25.霍曼斯在建構社會交換理論的過程中,使用的原則是
A.文獻法
B.集體主義方法論
C.個人主義方法論
D.面對面的交往
26.貝爾認為,在后工業(yè)社會中,是
A.“科技治國”
B.“經(jīng)濟治國”
C.“政治治國”
D.“知識治國”
27._______將保守主義分為歐洲的保守主義和美國的保守主義。
A.蒂里阿基安
B.詹姆遜
C.托夫勒
D.李普塞特
28._______認為,社會是一個通過契約聯(lián)系起來的結構。
A.維科
B.亞當·斯密
C.霍布斯
D.孟德斯鳩
29.一個人在近期越經(jīng)常為了獲得某一特定報酬,該報酬的追加對這個人來說就越來越?jīng)]有價值。這被稱為命題。
A.成功
B.刺激
C.價值
D.剝奪—滿足
30.柯林斯認為,處于不同職業(yè)地位的人往往表現(xiàn)為截然不同的行為、觀點和交往方式,他將職業(yè)地位產(chǎn)生的這些觀念、行為方式稱為
A.階級文化
B.職業(yè)文化
C.職業(yè)表現(xiàn)
D.社會分層
31.不屬于貝爾所指出的專業(yè)與技術人員階級的是
A.教師
B.工程與科學技術人員
C.科學家
D.政府要員
32.關于社會“有機團結”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人與人之間差異甚小
B.相互依賴程度低,社會紐帶松弛
C.社會與宗教結為一體
D.社會各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33.盧曼將社會系統(tǒng)分為三個相關聯(lián)而又各自獨立的系統(tǒng),其中結構嚴謹,成員進退有特定規(guī)則的系統(tǒng)稱為
A.整體社會系統(tǒng)
B.組織系統(tǒng)
C.隨機系統(tǒng)
D.互動系統(tǒng)
34.加芬克爾認為,觀察社會和構造社會的基本原則是
A.確定性原則
B.排他性原則
C.整合性原則
D.反思性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5.默頓為了制定功能分析的通用方法,提出了一個功能分析范式,即包括功能探究概念和問題的范式
A.中層理論
B.顯性功能
C.功能歸屬理論
D.主觀意向的概念
E.客觀后果的概念
36.達倫多夫認為,利益的兩種形式是
A.經(jīng)濟利益
B.潛在利益
C.顯現(xiàn)利益
D.精神利益
E.政治利益
37.布希亞認為,后現(xiàn)代時期的特征是
A.擬象
B.內(nèi)爆
C.超真實
D.虛假
E.失控
38.孔德創(chuàng)造的實證方法有
A.觀察方法
B.比較方法
C.實驗方法
D.歷史方法
E.歸納法
39.庫利的_______概念和理論,是西方社會學中互動理論的重要支柱。
A.社會互動
B.社會穩(wěn)定
C.社會變遷
D.初級群體
E.鏡中自我
40.哈貝馬斯把人類的全部理性劃分為哪幾種基本知識?
A.自然科學
B.技術科學
C.批判科學
D.人文科學
E.文化科學
41.下面屬于詹姆遜所認為的后現(xiàn)代社會的特征有
A.表面性
B.喪失歷史感
C.激情消退
D.現(xiàn)代制造技術占主導地位
E.缺乏深度
42.達倫多夫認為“后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征包括
A.資本的解體
B.勞動者的解體
C.新的中層階級的發(fā)展
D.平等的發(fā)展
E.社會流動性的增長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43.社會團結
44.顯性功能
45.后工業(yè)社會
46.鏡中自我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7.霍曼斯關于人類的社會行為的一般命題有哪些?
48.簡述孔德社會秩序的原則。
49.什么是杜爾克姆的社會主義?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50.試述科塞沖突的功能及其啟示。
51.試述默頓的越軌理論及其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