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我將收獲怎樣一個孩子——開學一月摧垮家長堅持6年的教育觀》這篇家長自述刊登后,引起眾多家長的共鳴,也引起很多老師的關注,與此同時,也把敏感的家校矛盾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今的家長們只要聚在一起,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怨學校、抱怨老師、抱怨教育?!币晃恍W生家長說。另一方面,老師們普遍對家長也有不滿,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太嬌慣孩子,要求也太多。
不可否認,家長和老師及學校之間存在一條鴻溝,而且,這條鴻溝是隱形的,因為,站在鴻溝兩端的人并非不溝通、不交流,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向“對岸”傳遞著信息,但是又彼此互不信任,在不信任基礎上搭建起來的“橋梁”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自從我給班級作了貢獻,老師對我客氣多了”
當了家長就要忙著為班里作“貢獻”,以換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和照顧,如今這成了城市中小學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
近,北京的劉女士就在這件事上頗感力不從心。
劉女士在出版社工作,女兒9月剛上小學。開學沒幾天,家長們就自發(fā)成立了一個家長委員會,劉女士就在其中。
這是劉女士求之不得的事。
可是,兩次家委會會議后,劉女士發(fā)現(xiàn),如果沒能事事想在前面,即使進入了家委會也不意味著自然獲得了為班級“作貢獻”的機會。
第開會,參會的共有11名家長,加上劉女士只有兩個家長空手而來,有的家長拿來了丈量好尺寸的窗簾,有的拿著拖把,有的拿著孩子冬天掛大衣的衣架。一看這陣勢,劉女士頗感不安,但看到還有一位家長跟自己一樣,才稍稍安心。
沒想到,會議結束的時候,空手而來的家長變成只剩下劉女士一位了,原來跟她“作伴”的那位,趁著大家討論的時候打了幾個電話,沒多久,若干盆綠色植物送到教室,每個窗臺上都點綴了綠色。
“我根本想象不出來,這些家長是用什么時間摸清了班里的情況,他們拿來的東西不僅是班里急需的,同時還是尺寸、大小、樣式正好的?!眲⑴空f。
為了能討好班里的老師,家長們確實在使出渾身解數(shù)。送禮、送錢是沒有創(chuàng)意的招數(shù),讓人羨慕的是,能找到幫老師解決難題的機會。
云南的陳女士就抓到了這樣機會。
“十一”長假前,老師告訴家長班里要做墻報,不僅需要藝術設計,同時還要進行專業(yè)的、大篇幅的打印,希望有能力的家長幫忙。
結果,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可以承擔,陳女士也報名了。
不過,陳女士心里很忐忑,因為她既沒學過藝術也不是搞設計的,沒想到,老師后把這個差事交給了她。
接到任務后,陳女士找到自己一個朋友幫忙,整整一個星期,設計、修改、再設計、再修改,終于完成了任務。為了表示感謝,陳女士給了朋友500元。
家長付出了金錢、精力等“努力”后,必然渴望得到回報。
“墻報每學期才更換,這種一年只有兩次的機會多么難得呀?!标惻亢苁桥d奮,更讓陳女士興奮的是,自從墻報貼到墻上之后,老師對她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不冷不熱變成現(xiàn)在的客氣、熱情。
“老師對我的態(tài)度客氣多了,我想她對我兒子也不會差的?!标惻砍錆M期待。
“家長每天不要總琢磨怎么給老師送禮或者請吃飯,有那個工夫不如多陪陪孩子”
“我很能理解家長的這種期待,我也剛當了媽媽,也希望將來我的孩子能受到老師的關注?!鄙綎|東營一所小學的一年級班主任李麗(化名)老師說。
一位北京的老師說,剛剛過去的中秋節(jié),不少家長都給老師送了月餅,尤其是那些“關鍵年級”的老師收到的禮物更多,而且不少家長在月餅盒里夾帶著東西,據(jù)說有電話卡、購物卡、禮品卡。
但其實,大多數(shù)老師并不像家長想象的那樣,只有收了家長的禮物才會對孩子好。只要是稍有些教育理想的老師就會希望看到自己教的孩子取得進步,“我更希望家長每天不要總琢磨怎么給老師送禮或者請吃飯,有那個工夫不如多陪陪孩子?!崩铥惱蠋熣f,“關注一下孩子的情況,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教育和有針對性的改進,其實是對老師更大的支持。”
北京一位姓馮的小學老師介紹?,F(xiàn)在的家長走兩個極端,一種是一門心思琢磨給老師送禮的,一種是一門心思給老師挑刺的。前些日子,馮老師所在的小學出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男生在體育課上打同學,下課時老師讓這個孩子站在操場上“自我反省”,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老師還在教育他。結果這個媽媽第二天找到了校長,讓那位體育老師為“體罰”孩子而向自己道歉,這位媽媽還找了好幾個家長來見證這個過程。
體育老師雖然也覺得委屈,不過還是在那位媽媽的強烈要求下,道了歉。后來這位媽媽把當天發(fā)生的事情放到了家長的QQ群中,很多家長向學校提出希望更換體育老師。
“現(xiàn)在不像以前了,有時候真的不敢管學生,孩子在家里隨口講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引來家長到學校一番理論。”馮老師說,所以,她現(xiàn)在除了留作業(yè)、開家長會,盡可能避免和家長進行單獨的、太深入地溝通。
放棄對立才有可能取得信任
家長對老師的尊敬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老師對家長的客氣藏著“敬而遠之”的心理,家校矛盾就來自這種互相的不信任上。
互相不信任,“家長和教師都各負一半的責任?!苯K省特級教師王棟生說,既然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家長就要盡可能少對學校的教育進行干預,“讓學校安靜點兒,把對學校監(jiān)督的責任交給社會,交給專門的機構。”
復旦大學博士、教育學者付小平也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太“寶貝”孩子了,哪怕受了一點點委屈都不行,“這其實是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剝奪了孩子自己面對社會的機會?!备缎∑秸f,其實,孩子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知道如何避免挫折,只有經歷過傷害才能學會如何躲過傷害,“只有經歷才能讓孩子成長。”
“在遇到問題時,雙方都不能以對立的心態(tài)來解決。尤其家長,既要看到教師的有限性,又要明白教師對孩子深刻的影響,所以不要激化矛盾。家長及老師如何處理彼此間的分歧,本身就是一種教材,孩子在旁邊會看得很清楚,也會學到些東西?!苯逃龑<?、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理性的態(tài)度才能有助于家長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女兒的教育上,經常會遇到不贊同老師做法的時候,無關緊要的小事情,有可能妥協(xié);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不妥協(xié)。比如老師用寫作業(yè)來懲罰孩子,我是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fā)生的,因為它會終身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但不妥協(xié)并不意味著和老師形成對立關系,我會盡可能尋找一種恰當?shù)姆绞浇鉀Q,哪怕這個方式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币ɡ蛘f,“當然這一切首先要建立在家長擁有一個科學的教育觀上?!?BR> 放棄對立,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還是能進行良好溝通的,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备缎∑秸f。
付小平建議,現(xiàn)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學校都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網絡平臺,學校完全可以把這個平臺向家長開放,家長對學校對老師有意見和建議時,可以及時發(fā)布到平臺上,學校不僅可以及時地向家長公布各種信息,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校和班級的一些舉措進行及時解釋。
“現(xiàn)在學校之所以不愿意做這個事,其實是怕家長進行太多的負面情緒的宣泄?!备缎∑秸f,“其實,‘堵’不如‘疏’,家長的焦慮釋放了,很多矛盾也就好解決?!?
“如今的家長們只要聚在一起,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怨學校、抱怨老師、抱怨教育?!币晃恍W生家長說。另一方面,老師們普遍對家長也有不滿,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太嬌慣孩子,要求也太多。
不可否認,家長和老師及學校之間存在一條鴻溝,而且,這條鴻溝是隱形的,因為,站在鴻溝兩端的人并非不溝通、不交流,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向“對岸”傳遞著信息,但是又彼此互不信任,在不信任基礎上搭建起來的“橋梁”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自從我給班級作了貢獻,老師對我客氣多了”
當了家長就要忙著為班里作“貢獻”,以換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和照顧,如今這成了城市中小學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
近,北京的劉女士就在這件事上頗感力不從心。
劉女士在出版社工作,女兒9月剛上小學。開學沒幾天,家長們就自發(fā)成立了一個家長委員會,劉女士就在其中。
這是劉女士求之不得的事。
可是,兩次家委會會議后,劉女士發(fā)現(xiàn),如果沒能事事想在前面,即使進入了家委會也不意味著自然獲得了為班級“作貢獻”的機會。
第開會,參會的共有11名家長,加上劉女士只有兩個家長空手而來,有的家長拿來了丈量好尺寸的窗簾,有的拿著拖把,有的拿著孩子冬天掛大衣的衣架。一看這陣勢,劉女士頗感不安,但看到還有一位家長跟自己一樣,才稍稍安心。
沒想到,會議結束的時候,空手而來的家長變成只剩下劉女士一位了,原來跟她“作伴”的那位,趁著大家討論的時候打了幾個電話,沒多久,若干盆綠色植物送到教室,每個窗臺上都點綴了綠色。
“我根本想象不出來,這些家長是用什么時間摸清了班里的情況,他們拿來的東西不僅是班里急需的,同時還是尺寸、大小、樣式正好的?!眲⑴空f。
為了能討好班里的老師,家長們確實在使出渾身解數(shù)。送禮、送錢是沒有創(chuàng)意的招數(shù),讓人羨慕的是,能找到幫老師解決難題的機會。
云南的陳女士就抓到了這樣機會。
“十一”長假前,老師告訴家長班里要做墻報,不僅需要藝術設計,同時還要進行專業(yè)的、大篇幅的打印,希望有能力的家長幫忙。
結果,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可以承擔,陳女士也報名了。
不過,陳女士心里很忐忑,因為她既沒學過藝術也不是搞設計的,沒想到,老師后把這個差事交給了她。
接到任務后,陳女士找到自己一個朋友幫忙,整整一個星期,設計、修改、再設計、再修改,終于完成了任務。為了表示感謝,陳女士給了朋友500元。
家長付出了金錢、精力等“努力”后,必然渴望得到回報。
“墻報每學期才更換,這種一年只有兩次的機會多么難得呀?!标惻亢苁桥d奮,更讓陳女士興奮的是,自從墻報貼到墻上之后,老師對她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不冷不熱變成現(xiàn)在的客氣、熱情。
“老師對我的態(tài)度客氣多了,我想她對我兒子也不會差的?!标惻砍錆M期待。
“家長每天不要總琢磨怎么給老師送禮或者請吃飯,有那個工夫不如多陪陪孩子”
“我很能理解家長的這種期待,我也剛當了媽媽,也希望將來我的孩子能受到老師的關注?!鄙綎|東營一所小學的一年級班主任李麗(化名)老師說。
一位北京的老師說,剛剛過去的中秋節(jié),不少家長都給老師送了月餅,尤其是那些“關鍵年級”的老師收到的禮物更多,而且不少家長在月餅盒里夾帶著東西,據(jù)說有電話卡、購物卡、禮品卡。
但其實,大多數(shù)老師并不像家長想象的那樣,只有收了家長的禮物才會對孩子好。只要是稍有些教育理想的老師就會希望看到自己教的孩子取得進步,“我更希望家長每天不要總琢磨怎么給老師送禮或者請吃飯,有那個工夫不如多陪陪孩子?!崩铥惱蠋熣f,“關注一下孩子的情況,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教育和有針對性的改進,其實是對老師更大的支持。”
北京一位姓馮的小學老師介紹?,F(xiàn)在的家長走兩個極端,一種是一門心思琢磨給老師送禮的,一種是一門心思給老師挑刺的。前些日子,馮老師所在的小學出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男生在體育課上打同學,下課時老師讓這個孩子站在操場上“自我反省”,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老師還在教育他。結果這個媽媽第二天找到了校長,讓那位體育老師為“體罰”孩子而向自己道歉,這位媽媽還找了好幾個家長來見證這個過程。
體育老師雖然也覺得委屈,不過還是在那位媽媽的強烈要求下,道了歉。后來這位媽媽把當天發(fā)生的事情放到了家長的QQ群中,很多家長向學校提出希望更換體育老師。
“現(xiàn)在不像以前了,有時候真的不敢管學生,孩子在家里隨口講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引來家長到學校一番理論。”馮老師說,所以,她現(xiàn)在除了留作業(yè)、開家長會,盡可能避免和家長進行單獨的、太深入地溝通。
放棄對立才有可能取得信任
家長對老師的尊敬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老師對家長的客氣藏著“敬而遠之”的心理,家校矛盾就來自這種互相的不信任上。
互相不信任,“家長和教師都各負一半的責任?!苯K省特級教師王棟生說,既然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家長就要盡可能少對學校的教育進行干預,“讓學校安靜點兒,把對學校監(jiān)督的責任交給社會,交給專門的機構。”
復旦大學博士、教育學者付小平也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太“寶貝”孩子了,哪怕受了一點點委屈都不行,“這其實是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剝奪了孩子自己面對社會的機會?!备缎∑秸f,其實,孩子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知道如何避免挫折,只有經歷過傷害才能學會如何躲過傷害,“只有經歷才能讓孩子成長。”
“在遇到問題時,雙方都不能以對立的心態(tài)來解決。尤其家長,既要看到教師的有限性,又要明白教師對孩子深刻的影響,所以不要激化矛盾。家長及老師如何處理彼此間的分歧,本身就是一種教材,孩子在旁邊會看得很清楚,也會學到些東西?!苯逃龑<?、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理性的態(tài)度才能有助于家長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女兒的教育上,經常會遇到不贊同老師做法的時候,無關緊要的小事情,有可能妥協(xié);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不妥協(xié)。比如老師用寫作業(yè)來懲罰孩子,我是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fā)生的,因為它會終身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但不妥協(xié)并不意味著和老師形成對立關系,我會盡可能尋找一種恰當?shù)姆绞浇鉀Q,哪怕這個方式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币ɡ蛘f,“當然這一切首先要建立在家長擁有一個科學的教育觀上?!?BR> 放棄對立,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還是能進行良好溝通的,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备缎∑秸f。
付小平建議,現(xiàn)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學校都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網絡平臺,學校完全可以把這個平臺向家長開放,家長對學校對老師有意見和建議時,可以及時發(fā)布到平臺上,學校不僅可以及時地向家長公布各種信息,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校和班級的一些舉措進行及時解釋。
“現(xiàn)在學校之所以不愿意做這個事,其實是怕家長進行太多的負面情緒的宣泄?!备缎∑秸f,“其實,‘堵’不如‘疏’,家長的焦慮釋放了,很多矛盾也就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