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的第二句話既是禪修方法,也是禪修的目的。
作為禪修方法,是指要在定力的作用下,不斷地觀,把附著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覺對應的目標物上的概念、觀點、價值、道德、情感、情緒等等,也就是貪嗔癡慢疑不斷減弱,到最終完全去除掉,空掉這一切,讓所有目標物都以自己的空性狀態(tài),也就是本來面目呈現(xiàn)在自己的周圍和意識里。
作為禪修目的,是用來檢驗自己對空性掌握的程度,熟練程度,運用程度:是否能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保持在空性的狀態(tài)中,活在空中。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指空性與通過自己眼耳鼻色身意接觸到的色要一致生起,空性不能與當下的色不相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空性與通過自己眼耳鼻色身意接觸到的色要同時生起,空性既不能先于色出現(xiàn),也不能落后于色出現(xiàn)。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想行識也要有同樣的空性。受想行識是指同一色引起的心理變化。這句話擴展開來就是: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就是亦復如是的意思。
作為禪修方法,是指要在定力的作用下,不斷地觀,把附著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覺對應的目標物上的概念、觀點、價值、道德、情感、情緒等等,也就是貪嗔癡慢疑不斷減弱,到最終完全去除掉,空掉這一切,讓所有目標物都以自己的空性狀態(tài),也就是本來面目呈現(xiàn)在自己的周圍和意識里。
作為禪修目的,是用來檢驗自己對空性掌握的程度,熟練程度,運用程度:是否能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保持在空性的狀態(tài)中,活在空中。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指空性與通過自己眼耳鼻色身意接觸到的色要一致生起,空性不能與當下的色不相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空性與通過自己眼耳鼻色身意接觸到的色要同時生起,空性既不能先于色出現(xiàn),也不能落后于色出現(xiàn)。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想行識也要有同樣的空性。受想行識是指同一色引起的心理變化。這句話擴展開來就是: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就是亦復如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