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生奧數人教版

字號:

這篇關于四年級小學生奧數人教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均數問題
    1.小西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外語的平均成績是96分,如果已知外語考了98分,語文考了90分,數學考了多少分?
    分析:三門考試的平均分是96分,總分就是96×3=288(分),再減去外語、語文的成績就是數學的成績。
    詳解:96×3―98―90=100(分)。
    2.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20,加上一個數后,四個數的平均數變?yōu)?10,求這個數?
    分析:3個數的平均數是120,3個數的總和是120×3,4個數的平均數是110,4個數的總和是110×4。用4個數的總和減去3個數的總和就是加上的數。
    詳解:110×4―120×3=440-360=80。
    3.紅楓路小學一(3)班女生的人數是男生的一半,女生平均體重30千克,男生平均體重33千克,全班學生平均體重多少千克?
    分析:這里可運用假設法。
    詳解:如果女生1人,男生就是2人;如果女生2人,男生就是4人。
     30+33×2=96(千克) 96÷(2+1)=32(千克)
     4.有三個人,他們中每兩個人的年齡加在一起的平均年齡分別為21歲、24歲、18歲,這三個人的年齡分別是多少?
    分析: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兩個人的年齡除以2,要注意三次計算中每個人的年齡均計算了2次,所以先要算三人的年齡之和。
    詳解:三個人的年齡之和:(21+24+18)×2÷2=63(歲)。
     63-21×2=21(歲);63-24×2=15(歲);63-18×2=27(歲)。
    5.期末考試小丁數學、語文、科學三門功課的平均分是90分,外語成績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績提高了2分,小丁外語考了多少分?
    分析:平均成績提高2分,四門功課平均分就是92分,四門的總分是92×4。三門總分是90×3,這樣可算出外語成績了。
    詳解:90+2=92(分); 92×4-90×3=98(分)。
    植樹問題
    1.在一條長200米的大路旁(一邊)每隔20米安裝1盞路燈,路頭路尾都安裝,一共要安裝多少盞路燈?
    分析:
    以2根燈柱之間的距離20米用做分段的標準,200米的大路可以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可以對應地看做有一根燈柱,由于大路的兩端都要求安裝路燈,可以安裝的路燈比分成的段數多1,即燈數=段數+1。
    詳解:200÷20+1=11(個)。
    2.一根8米長的木頭,鋸成20分米長的一段:(1)可以鋸成多少段?(2)要鋸多少次?(3)鋸1段要5分鐘,共要鋸多少分鐘?
    分析:鋸的段數比鋸的次數多1。
    詳解:(1)8米是80分米。80分米里有幾個20分米就有幾段,就可以鋸成幾段,即80÷20=4(段)。
     (2)一段木頭鋸1次,可以分成2段,鋸兩次,鋸成3段,依次類推可以發(fā)現,鋸的次數比段數少1,因此鋸成4段,可以推出鋸的次數為4-1=3(次)。
     (3)鋸5分鐘,鋸4段就是3個5分鐘,即3×5=15(分)。
    3.學校圓形噴水池,周長250米,每50米有垃圾桶一個,噴水池周圍一共有多少個垃圾桶?
    分析:由于是圓形噴水池,首尾兩個重合,所以個數=段數。
    詳解:250÷50=5(個)
    行程問題
    1.從甲地到乙地,如果走路每小時行5千米,要走6小時。如果騎自行車2小時就到了,自行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分析:甲地到乙地,走路6小時,每小時行5千米,就可以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即6×5=30(千米)。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路程不變仍然是30千米,時間是2小時,因此自行車的速度就是30÷2=15(千米)。
    詳解:6×5=30(千米),30÷2=15(千米)。
    2.小剛上學,去時坐車,回來步行,一共用60分鐘。如果往返都坐車需要20分鐘,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多少分鐘?
    分析:往返都坐車需要20分鐘,單程坐車只要10分鐘。
    詳解:20÷2=10(分鐘),60-10=50(分鐘),50×2=100(分鐘)。
    3.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5千米,2小時后兩車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方法一:A,B兩地相距的千米數就是甲、乙兩車的路程和,因此A,B兩地的路程=甲車行的路程+乙車行的路程。
     方法二:路程和還可以這樣求:甲車速度+乙車速度=速度和,路程和=速度和×時間。
    詳解:方法一:65×2=130(千米),55×2=110(千米),
     130+110=240(千米)。
    方法二:65+55=120(千米),120×2=240(千米)。
    4.甲、乙兩車分別從相距368千米的兩城同時開出,經過4個小時相遇。已知甲車每小時行42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分析:368千米既是兩城的距離也是甲、乙兩車行4小時的路程和,路程和÷相遇時間=速度和,求出速度和,又知甲車的速度就可算出乙車的速度。
    詳解:368÷4=92(千米),92-42=50(千米)。
    5.小玲和小軍兩家相距1500米,小玲每分走100米,小軍每分走150米,如果兩人同時從家出發(fā),相向而行,幾分鐘后兩人相遇?
    分析: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因此相遇時間=路程和÷速度和。
    詳解:150+100=250(千米),1500÷250=6(千米)。
    還原問題
    1.小華問數學李老師:“李老師,你今年多少歲了?”李老師回答說:“用我的年齡數減去5,乘以4,除以10,再加上2,就正好是你現在的歲數12歲?!崩罾蠋熃衲甓嗌贇q?
    分析:
    我們可以從后面的結果“12”倒著往前推。這個數沒加上2時應該是多少?沒除以10時是多少?沒乘以4時是多少?這樣依次逆推,就可以求出李老師今年的歲數。
    詳解:沒加2時應是:12-2=10(歲);
     沒除以10時應是:10×10=100(歲);
     沒乘以4時應是:100÷4=25(歲);
     沒減5時應是:25+5=30(歲)。
     所以,李老師今年30歲。
    2.電工組買來一捆電線,工人們第用去全長的一半多5米,第二天用去余下的一半少8米,第三天用去14米,后還剩10米。這捆電線原來有多少米?
    分析:
    用逆推的方法進行分析,第二天用完后應剩下10+14=24(米),這24米比余下的一半多8米,第一天用完后應剩下(24-8)×2=32(米),這32米應是全長的一半少5米,這樣全長應是(32+5)×2=74(米)。
    詳解:第二天用完后:10+14=24(米),
     第一天用完后:(24-8)×2=32(米),
     這捆電線原來長:(32+5)×2=74(米)。
    3.小明在做一道乘法時,將一個乘數的個位上的6看成9,十位上的2看成5,乘的結果是177,正確答案是多少?
    分析:小明將一個乘數看錯,另一個乘數仍是對的,可以用錯誤的答案除以錯誤的乘數,得出另一個正確的乘數,有了兩個乘數,就可以算出正確答案。
    詳解:177÷59=3, 3×26=78。
    4.甲、乙、丙三人各有書簽若干張,如果甲給乙4張,乙給丙6張,丙給甲10張,那么三人各有書簽均為12張,他們原來各有書簽多少張?
    分析:甲給乙4張,又得到丙10張,后才有12張書簽,所以甲原有書簽應為(12+4-10)張。
    詳解:12+4-10=6(張)……甲,
     12-4+6=14(張)……乙,
     12-6+10=16(張)……丙。
    雞兔同籠
    1.古代趣題,今有雉(野雞)兔共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組,問雉、兔各幾何(多少)?
    分析:
    方法一:假設籠子里全是雞,應該有35×2=70(只)組,比原來少94-70=24(只)。這24只足是因為將兔子看成雞的原因,每只少算2只足,因此相乘了24只足。每只兔子只算2只,24里有幾個2,就少算了幾個兔子。
     方法二:假設籠子里全是兔子,應該有35×4=140(只)足,比原來多140-94=46(只),這46只足是將雞看成兔子多出來的,每只雞多算2只足,46里有幾個2,就有幾只雞。
    詳解:方法一:兔子:35×2=70(只),94-70=24(只),
     24÷2=12(只)……兔子。
    方法二:雞:35×4=140(只),140-94=46(只),
     46÷2=23(只)……雞。
    2.用6元買2角和5角的郵票共15張。問:兩種郵票各幾張?
    分析:
    假設15張全是5角的郵票,總值應該是75角,比原來多15角,這是因為把2角看成5角的原因,每張多看3角,15角里有幾個3角就是將2角多看幾張,也就是2角的張數,其他的就是5角的張數。
    詳解:6元=60角,15×5=75(角),75-60=15(角),
     15÷(5-2)=15÷3=5(張)……2角;
     15-5=10(張)……5角。
    3.松鼠媽媽采松果,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采12個,它一連采112個,平均每天采14個,問晴天有幾天?
    分析:
    松鼠媽媽采松果112個,平均每天采14個,可以求出共采112÷14=8(天),假設8天全是雨天,共采12×8=96(個),比實際少112-96=16(個)。是將晴天20個少算8個,16個里有幾個8個就有幾天晴天。
    詳解:112÷14=8(天), 12×8=96(個),
     112-96=16(個), 16÷(20-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