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說明:
1.本試卷共8頁,共三道大題,29道小題;
2.本次考試卷面分值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3.試卷共兩部分,第Ⅰ卷答案涂在機讀卡上,第Ⅱ卷答案寫在試卷上.
命題人:雒振峰 審題人:耿京波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第I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2.點P(1,2)關于y軸對稱點的坐標是( )
A.(-1,2) B.(1,-2) C.(1,2) D.(-1,-2)
3.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屬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腰對應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B.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C.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D.兩個銳角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大地震,我解放軍某部火速向災區(qū)推進,最初坐車以某一速度勻速前進,中途由于道路出現泥石流,被阻停下,耽誤了一段時間,為了盡快趕到災區(qū)救援,官兵們下車急行軍勻速步行前往,下列是官兵們行進的距離S(千米)與行進時間t(小時)的函數大致圖象,你認為正確的是( ).
6.在△ 和△ 中,已知∠ =∠ , = ,添加下列條件中的一個,不能使△ ≌△ 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如圖,在△ABC中,D是BC邊上一點,且AB=AD=DC,∠BAD=40°,則∠C為( ).
A.25° B.35° C.40° D.50°
8.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BF=CD,BD=CE,
∠FDE=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 D.
9.如圖, AB∥CD, AC∥BD, AD與BC交于O, AE⊥BC于E, DF⊥BC于F, 那么圖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
A. 5對 B. 6對 C. 7對 D. 8對
10.如圖,△ABC的三邊AB、BC、AC的長分別為20、30、40,其三條角平分線將
△ABC分成三個三角形,則 ( )
A.1:1:1 B. 6:4:3
C. 2:3:4 D. 4:3:2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初二年級數學考試試卷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函數關系式 中的自變量 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3.Rt△ABC中,∠C=90°,∠B=2∠A,BC=3cm,AB=_________cm.
14.如圖,將等邊△ABC剪去一個角后,∠BDE+∠CED=_________.
15.如圖,在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DE=1cm,則BC =_________cm.
16.周長為2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則 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 x的取值范圍為 .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30°,則這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為 °.
18.如圖,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條對稱軸,點P是
直線MN上的一個動點,當PC+PD最小時,
∠PCD=_________°.
19.已知D是等邊△ABC外一點,∠BDC=120º
則AD、BD、DC三條線段的數量關系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長為4cm的 根火柴可以拼成如圖1所示的 個邊長都為4cm的平行四邊形,還可以拼成如圖2所示的 個邊長都為4cm的平行四邊形,那么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共50分)
21.(9分)因式分解:
(1) (2)
解: 解:
班級 姓名 學號
22.(5分)已知:如圖,點A、E、F、C在同一條直線上,AD=CB,∠B=∠D,AD∥BC.求證: AE=CF.
23.(5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 中, , , .
(1) 的面積是____________.
(2)作出 關于 軸的對稱圖形 .
(3)寫出點 的坐標.
24.(6分)如圖,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MN交AC于點D,交AB于點E.
(1)求證:△ABD是等腰三角形;
(2)若∠A=40°,求∠DBC的度數
(3)若AE=6,△CBD的周長為20,求△ABC的周長
25.(5分) , 分別代表鐵路和公路,點M、N分別代表蔬菜和雜貨批發(fā)市場.現要建中轉站O點,使O點到鐵路、公路距離相等,且到兩市場距離相等.請用尺規(guī)畫出O點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6.(4分)大陸相關部門于2007年8月1日起對原產臺灣地區(qū)的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擴大了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售。某經銷商銷售了臺灣水果鳳梨,根據以往銷售經驗,每天的售價與銷售量之間有如下關系:
每千克售價(元) 38 37 36 35 … 20
每天銷量(千克) 50 52 54 56 … 86
設當單價從38元/千克下調了 元時,銷售量為 千克;
(1)寫出 與 間的函數關系式(不用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如果鳳梨的進價是20元/千克,某天的銷售價定為30元/千克,問這天的銷售利潤是多少?
27.(5分)已知在△ABC中,三邊長 , , 滿足等式 ,試判斷該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加以證明.
28.(6分)如圖1,給你一張三角形紙片,其中AB=AC, ∠A=36°,將此紙片按圖2中的線剪開,可以將原三角形分成三個等腰三角形,那么
(1)仿照圖2,再設計兩種不同的分割方法,將原三角形紙片分為3個三角形,使得每個三角形都為等腰三角形.
(2)仿照圖2,再設計一種不同的分割方法,將原三角形紙片分為4個三角形,使得每個三角形都為等腰三角形.
(要求:在圖中標出分得的每個等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
29.(5分)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BAC= ,且60°< <120°.
P為△ABC內部一點,且PC=AC,∠PCA=120°— .
(1)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APC,得∠AP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證:∠BAP=∠PCB;
(3)求∠PBC的度數.
1A
2A
3C
4C
5C
6B
7B
8A
9C
10C
11
12
13 6
14
15 3
16 ,
17
18 45
19 AD=BD+DC
20
21 (1)
(2)
(3)
22 分析:證明
23 (1)7.5(2)略(3)
24 (1)分析:證明DA=DB(2) (3)32
25 o是a,b所交銳角的角平分線和MN的中垂線的交點
26 (1) (2)660元
27 等邊三角形,證明:略
29 (1)∠APC . ------------1分
(2)證明:如圖5.
∵CA=CP,
∴∠1=∠2= .
∴∠3=∠BAC-∠1= = . ------------2分
∵AB=AC,
∴∠ABC=∠ACB= = .
∴∠4=∠ACB-∠5= = .
∴∠3=∠4.
即∠BAP=∠PCB. ------------3分
(3)解法一:在CB上截取CM使CM=AP,連接PM(如圖6).------------4分
∵PC=AC,AB=AC,
∴PC=AB.
在△ABP和△CPM中,
AB=CP,
∠3=∠4,
AP=CM,
∴△ABP≌△CPM.
∴∠6=∠7, BP=PM.
∴∠8=∠9.
∵∠6=∠ABC-∠8,∠7=∠9-∠4,
∴∠ABC-∠8=∠9-∠4.
即( )-∠8=∠9-( ).
∴ ∠8+∠9= .
∴2∠8= .
∴∠8= .
即∠PBC= . ------------6分
解法二:作點P關于BC的對稱點N,
連接PN、AN、BN和CN(如圖7). ------------4分
則△PBC和△NBC關于BC所在直線對稱.
∴△PBC≌△NBC.
∴BP=BN,CP=CN,
∠4=∠6= ,∠7=∠8.
∴∠ACN=∠5+∠4+∠6
= = .
∵PC=AC,
∴AC=NC.
∴△CAN為等邊三角形.
∴AN=AC,∠NAC= .
∵AB=AC,
∴AN=AB.
∵∠PAN=∠PAC-∠NAC=( )- = ,
∴∠PAN=∠3.
在△ABP和△ANP中,
AB=AN,
∠3=∠PAN,
AP=AP,
∴△ABP≌△ANP.
∴PB=PN.
∴△PBN為等邊三角形.
∴∠PBN= .
∴∠7= ∠PBN = .
即∠PBC= . ------------6分
1.本試卷共8頁,共三道大題,29道小題;
2.本次考試卷面分值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3.試卷共兩部分,第Ⅰ卷答案涂在機讀卡上,第Ⅱ卷答案寫在試卷上.
命題人:雒振峰 審題人:耿京波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第I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2.點P(1,2)關于y軸對稱點的坐標是( )
A.(-1,2) B.(1,-2) C.(1,2) D.(-1,-2)
3.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屬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腰對應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B.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C.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D.兩個銳角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大地震,我解放軍某部火速向災區(qū)推進,最初坐車以某一速度勻速前進,中途由于道路出現泥石流,被阻停下,耽誤了一段時間,為了盡快趕到災區(qū)救援,官兵們下車急行軍勻速步行前往,下列是官兵們行進的距離S(千米)與行進時間t(小時)的函數大致圖象,你認為正確的是( ).
6.在△ 和△ 中,已知∠ =∠ , = ,添加下列條件中的一個,不能使△ ≌△ 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如圖,在△ABC中,D是BC邊上一點,且AB=AD=DC,∠BAD=40°,則∠C為( ).
A.25° B.35° C.40° D.50°
8.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BF=CD,BD=CE,
∠FDE=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 D.
9.如圖, AB∥CD, AC∥BD, AD與BC交于O, AE⊥BC于E, DF⊥BC于F, 那么圖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
A. 5對 B. 6對 C. 7對 D. 8對
10.如圖,△ABC的三邊AB、BC、AC的長分別為20、30、40,其三條角平分線將
△ABC分成三個三角形,則 ( )
A.1:1:1 B. 6:4:3
C. 2:3:4 D. 4:3:2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初二年級數學考試試卷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函數關系式 中的自變量 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3.Rt△ABC中,∠C=90°,∠B=2∠A,BC=3cm,AB=_________cm.
14.如圖,將等邊△ABC剪去一個角后,∠BDE+∠CED=_________.
15.如圖,在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DE=1cm,則BC =_________cm.
16.周長為2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則 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 x的取值范圍為 .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30°,則這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為 °.
18.如圖,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條對稱軸,點P是
直線MN上的一個動點,當PC+PD最小時,
∠PCD=_________°.
19.已知D是等邊△ABC外一點,∠BDC=120º
則AD、BD、DC三條線段的數量關系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長為4cm的 根火柴可以拼成如圖1所示的 個邊長都為4cm的平行四邊形,還可以拼成如圖2所示的 個邊長都為4cm的平行四邊形,那么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共50分)
21.(9分)因式分解:
(1) (2)
解: 解:
班級 姓名 學號
22.(5分)已知:如圖,點A、E、F、C在同一條直線上,AD=CB,∠B=∠D,AD∥BC.求證: AE=CF.
23.(5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 中, , , .
(1) 的面積是____________.
(2)作出 關于 軸的對稱圖形 .
(3)寫出點 的坐標.
24.(6分)如圖,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MN交AC于點D,交AB于點E.
(1)求證:△ABD是等腰三角形;
(2)若∠A=40°,求∠DBC的度數
(3)若AE=6,△CBD的周長為20,求△ABC的周長
25.(5分) , 分別代表鐵路和公路,點M、N分別代表蔬菜和雜貨批發(fā)市場.現要建中轉站O點,使O點到鐵路、公路距離相等,且到兩市場距離相等.請用尺規(guī)畫出O點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6.(4分)大陸相關部門于2007年8月1日起對原產臺灣地區(qū)的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擴大了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售。某經銷商銷售了臺灣水果鳳梨,根據以往銷售經驗,每天的售價與銷售量之間有如下關系:
每千克售價(元) 38 37 36 35 … 20
每天銷量(千克) 50 52 54 56 … 86
設當單價從38元/千克下調了 元時,銷售量為 千克;
(1)寫出 與 間的函數關系式(不用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如果鳳梨的進價是20元/千克,某天的銷售價定為30元/千克,問這天的銷售利潤是多少?
27.(5分)已知在△ABC中,三邊長 , , 滿足等式 ,試判斷該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加以證明.
28.(6分)如圖1,給你一張三角形紙片,其中AB=AC, ∠A=36°,將此紙片按圖2中的線剪開,可以將原三角形分成三個等腰三角形,那么
(1)仿照圖2,再設計兩種不同的分割方法,將原三角形紙片分為3個三角形,使得每個三角形都為等腰三角形.
(2)仿照圖2,再設計一種不同的分割方法,將原三角形紙片分為4個三角形,使得每個三角形都為等腰三角形.
(要求:在圖中標出分得的每個等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
29.(5分)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BAC= ,且60°< <120°.
P為△ABC內部一點,且PC=AC,∠PCA=120°— .
(1)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APC,得∠AP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證:∠BAP=∠PCB;
(3)求∠PBC的度數.
1A
2A
3C
4C
5C
6B
7B
8A
9C
10C
11
12
13 6
14
15 3
16 ,
17
18 45
19 AD=BD+DC
20
21 (1)
(2)
(3)
22 分析:證明
23 (1)7.5(2)略(3)
24 (1)分析:證明DA=DB(2) (3)32
25 o是a,b所交銳角的角平分線和MN的中垂線的交點
26 (1) (2)660元
27 等邊三角形,證明:略
29 (1)∠APC . ------------1分
(2)證明:如圖5.
∵CA=CP,
∴∠1=∠2= .
∴∠3=∠BAC-∠1= = . ------------2分
∵AB=AC,
∴∠ABC=∠ACB= = .
∴∠4=∠ACB-∠5= = .
∴∠3=∠4.
即∠BAP=∠PCB. ------------3分
(3)解法一:在CB上截取CM使CM=AP,連接PM(如圖6).------------4分
∵PC=AC,AB=AC,
∴PC=AB.
在△ABP和△CPM中,
AB=CP,
∠3=∠4,
AP=CM,
∴△ABP≌△CPM.
∴∠6=∠7, BP=PM.
∴∠8=∠9.
∵∠6=∠ABC-∠8,∠7=∠9-∠4,
∴∠ABC-∠8=∠9-∠4.
即( )-∠8=∠9-( ).
∴ ∠8+∠9= .
∴2∠8= .
∴∠8= .
即∠PBC= . ------------6分
解法二:作點P關于BC的對稱點N,
連接PN、AN、BN和CN(如圖7). ------------4分
則△PBC和△NBC關于BC所在直線對稱.
∴△PBC≌△NBC.
∴BP=BN,CP=CN,
∠4=∠6= ,∠7=∠8.
∴∠ACN=∠5+∠4+∠6
= = .
∵PC=AC,
∴AC=NC.
∴△CAN為等邊三角形.
∴AN=AC,∠NAC= .
∵AB=AC,
∴AN=AB.
∵∠PAN=∠PAC-∠NAC=( )- = ,
∴∠PAN=∠3.
在△ABP和△ANP中,
AB=AN,
∠3=∠PAN,
AP=AP,
∴△ABP≌△ANP.
∴PB=PN.
∴△PBN為等邊三角形.
∴∠PBN= .
∴∠7= ∠PBN = .
即∠PBC= .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