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語文初二年級上冊文言文內(nèi)容梳理二

字號:

篇 目
    第六單元
    26.三峽 27.短文兩篇
    28.觀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詩四首
    教材精梳理
    1.重點字音
    闕( ) 曦( ) 襄陵( ) 湍( ) 漱( )
    屬引凄異( ) 鱗( ) 荇( ) 艨艟( ) 乘騎( )
    舸( ) 泅( ) 僦賃( ) 毳衣( ) 霧凇( )
    沆碭( ) 荒*( ) 荷鋤( ) 候騎( ) 都護( )
    燕然( )
    提示
    quē xī xiāng tuān shù zhǔ lín xìng méng chōng jì gě qiú jiù lìn cuì sōng hàng dàng huì hè jì
    dū yān
    2.重點詞義
    (1)夏水襄陵
    (2)沿溯阻絕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素湍綠潭
    (5)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6)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7)屬引凄異
    (8)哀轉(zhuǎn)久絕
    (9)五色交輝
    (10)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11)曉霧將歇
    (12)夕日欲頹
    (1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4)念無與為樂者
    (15)相與步于中庭
    (16)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7)方其遠出海門
    (18)僅如銀線
    (19)吞天沃日
    (20)弄旗標槍
    (21)隨波而逝
    (22)雖席地不容閑也
    (23)更定
    (24)余拿一小船
    (25)霧凇沆碭
    (26)焉得更有此人
    (27)是金陵人,客此
    (28)及下船
    (29)帶月荷鋤歸
    (30)但使愿無違
    (31)江入大荒流
    (32)仍憐故鄉(xiāng)水
    提示
    (1)襄:上。
    (2)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3)奔:飛奔的馬。疾:快。
    (4)湍:急流。
    (5)飛漱:急流沖蕩。漱,沖刷。
    (6)良:實在。
    (7)屬引:接連不斷。屬,連接。引,延長。
    (8)絕:消失,停止。
    (9)交輝:交相輝映。
    (10)四時:四季。
    (11)歇:消散。
    (12)頹:墜落。
    (13)與:參與,這里指欣賞。
    (14)念:考慮,想到。
    (15)相與:共同,一起。
    (16)但:只是。
    (17)方:當……時。出:發(fā),起。
    (18)僅:幾乎,將近。
    (19)沃:用水淋洗。
    (20)弄:舞動。標:樹立,舉。
    (21)逝:去,往。
    (22)雖:即使。
    (23)定:完了,結(jié)束。
    (24)拿:撐,劃。
    (25)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26)焉得:哪能。更:還。
    (27)客:客居。
    (28)及:等到。
    (29)荷:扛著。
    (30)但:只。
    (31)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32)憐:愛。
    3.古今異義
    (1)或王命急宣
    或:古義,有時;今義,或許,也許。
    (2)良多趣味
    良:古義,實在,的確;今義,良好。
    (3)猿鳴三聲淚沾裳
    裳:古義,古人穿的下衣;今義,衣服,包括上衣和褲子。
    (4)略無闕處
    略:古義,完全,全部;今義,省略。
    (5)曉霧將歇
    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
    (6)四時俱備
    時:古義,季節(jié);今義,時間。
    (7)相與步于中庭
    中庭:古義,院里;今無此用法。
    (8)余強飲三大白
    白:古義,酒杯;今義,與黑相對的顏色。
    4.一詞多義
    自
    疾
    絕
    書
    閑人
    為
    以
    僅
    白
    5.通假字
    (1)略無闕處
    “闕”通“缺”。
    (2)哀轉(zhuǎn)久絕
    “轉(zhuǎn)”通“囀”。
    6.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奔:動詞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
    (2)素湍綠潭
    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急流。
    (3)清榮峻茂
    清榮峻茂:四個詞都是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水清、樹榮、山峻、草茂。
    (4)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
    標:名詞用作動詞,樹立,舉。
    (5)皆披發(fā)文身
    文:名詞用作動詞,畫文彩。
    7.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有時朝發(fā)白帝(“白帝”前省略介詞“于”)
    解衣欲睡(省略主語“余”)
    (2)倒裝句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定語“如吾兩人”后置)
    (3)判斷句
    蓋竹柏影也
    (4)被動句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為……所”表被動)
    8.理解翻譯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4)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5)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6)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7)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8)念無與為樂者。
    (9)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0)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1)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12)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13)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14)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15)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
    (16)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17)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1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提示
    (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見到日月的。
    (2)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綠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3)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4)常常聽到高處傳來猿猴的叫聲,凄厲異常,綿延不息。(那叫聲)在空谷中回蕩,哀婉凄切,久久不消失。
    (5)山水的美,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談論。
    (6)青青的樹林,翠綠的竹子,四季都有。
    (7)自從謝靈運以來,不再有能夠欣賞這種奇異景色的人了。
    (8)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9)庭院地面像積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織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0)只是缺少像我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11)當潮遠遠地從浙江入??谟科鸬臅r候,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
    (12)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
    (13)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
    (14)忽然黃色的煙霧從四周涌起,人與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
    (15)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會空閑。
    (16)我劃著一條小船,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17)寒氣彌漫,白茫茫的一片,天空與云朵、山峰、湖水,上下都一片白色。
    (18)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
    9.文學常識
    (1)《三峽》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所作的一篇寫景散文,它以簡潔凝練、富有概括力的語言描繪了長江三峽四
    季風光之美,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摯愛之情。它既是優(yōu)秀的學術著作,又是優(yōu)美的文學篇章。本文選
    自《水經(jīng)注疏》。
    (2)《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陶弘景,南北朝時期思想家、醫(yī)學家、文學家。
    (3)《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
    都是古文學家,世稱“三蘇”。他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成就。
    (4)《觀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他能文善詞,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詞人。
    (5)《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作者是張岱,明末清初人。
    (6)《歸園田居(其三)》的作者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創(chuàng)作了大量田園詩,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與中國文學前前后后
    諸多的田園詩人相比,陶淵明的特色就是親自參加了農(nóng)業(yè)耕作,并在詩中真切地表達了其中甘苦。
    本詩看似平淡的語言中蘊涵著樸厚悠遠的詩的神韻,在平平常常的敘說中,寫出了一個寧靜而豐足的精神世界。
    (7)《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維。字摩詰。蘇軾稱贊他的詩是“詩中有畫”。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睙o際無涯的大漠中,一縷烽火臺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河似帶,落日降臨,異常渾圓。這兩句
    詩,凸現(xiàn)了大漠粗獷、強毅的精神,凝聚了詩人的心態(tài)。從詩的字句看,語不驚奇,樸實無華,但卻能狀難言之景于目前,含
    不盡之意于言外,達到了渾成的境界,顯示了詩人的深厚功力。
    (8)《渡荊門送別》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偉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fā)展有
    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9)《游山西村》選自《劍南詩稿》,這是一首樸實自然的山村記游詩。詩人用真摯的感情、明朗的筆調(diào),描繪了山村景物和農(nóng)
    家習俗,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作者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有一萬多首詩流傳至今。他是中國歷詩傳
    世最多的詩人。
    10.名句段梳理
    (1)《三峽》中寫三峽連綿、高聳的山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三峽》中寫三峽夏季水勢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寫流速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
    (3)《三峽》中用以渲染三峽凄清悲涼氣氛的漁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BR>    (4)《答謝中書書》中表現(xiàn)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現(xiàn)晨昏變化
    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記承天寺夜游》中寫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湖心亭看雪》中描寫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湖心亭看雪》中含蓄地表達作者對故國懷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達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種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但使愿無違。
    (11)山隨平野盡,________________。
    (12)《歸園田居(其三)》中寫詩人早出晚歸到田園勞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使至塞上》中描繪出意境雄渾、浩瀚壯美的沙漠景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4)《渡荊門送別》中用比喻描寫水中月、天上云的美麗景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游山西村》中蘊涵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默寫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內(nèi)容。
    提示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6)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7)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8)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9)草盛豆苗稀
    (10)衣沾不足惜
    (11)江入大荒流
    (12)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
    (1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4)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1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
    淚沾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