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工程大學2013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字號:


武漢工程大學簡介

      歷史沿革
    武漢工程大學創(chuàng)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同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價,并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 2006年以優(yōu)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的評估。2008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經過近40年來的建設,學校已由單一的工科院校發(fā)展成為一所辦學條件較好、實力較強、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多科性教學型大學。
    層次規(guī)模
    學?,F(xiàn)有本科教育、??平逃?、國際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0888人,其中研究生1228人,本科生17844人,??粕?816人,國際學院學生873人。
    學科專業(yè)
    學?,F(xiàn)設有14個學院、1個部、1個研究設計院,另有1個獨立學院。有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6個學科門類,53個本科專業(yè),其中工、管、理為主要學科門類,均覆蓋3個以上二級學科。學?,F(xiàn)有特色專業(yè)5個,精品課程2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教學團隊2個。3個本科專業(yè)被批準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試點專業(yè),9個湖北省品牌專業(yè),15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優(yōu)勢學科,26門省級精品課程,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此外,學校還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和11個工程碩士領域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師資隊伍
    學校現(xiàn)有在職教職工1815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062人。專任教師1037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346人,博士277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81.1%,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26.7%。在職教師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教育部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6人,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4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34人,湖北省教學3人,省級以上優(yōu)秀教師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42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22人,"工大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11人。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結構的優(yōu)化和學術梯隊的建設?,F(xiàn)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創(chuàng)新團隊1個,教學團隊2個,省級創(chuàng)新團隊13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校級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11個,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20個,本科教學團隊24個。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國內外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3人。
    基礎設施
    學校現(xiàn)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qū),共占地1657畝;校舍建筑面積82.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1.5億元。建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3個,標準游泳池2個,籃、排、羽、網球場68個;多媒體教室50個(9998個座位),數(shù)字化語言實驗室17個,教學實驗室47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1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186.8萬冊,是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圖書館"和"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
    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專兼職科研隊伍,有一所集技術開發(fā)、工程設計、情報信息、分析測試多功能于一體的研究設計院。擁有國家磷資源開發(fā)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基地)。學校具有化工、石化、醫(yī)藥行業(yè)(化工工程)設計甲級資質,特種設備設計(壓力容器)設計資格,化工、醫(yī)藥、石化行業(yè)(化工工程) 咨詢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資質,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建筑工程丙級資質,檢測計量認證資質,節(jié)能檢測資質,湖北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tǒng)設計施工資質,是湖北省科技廳化學化工查新檢索定點單位。同時,還設有湖北省石油產品暨化學試劑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
    2006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931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項目121項、省部級項目73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63項。獲專利授權838項。2009~2011年科研入帳經費共計3.0億元,科研經費增幅居省屬高校前列。學校科技產業(yè)園和科技孵化器大樓均已投入使用,學校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武漢市科技管理先進集體"。學校機器人足球隊連續(xù)多年榮獲10余項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冠軍。被SCI、EI、ISTP、SSCI、CSSCI、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檢索收錄1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200多部。學校主辦《武漢工程大學學報》、《化學與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交流合作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阿伯塔大學和渥太華大學、意大利達努齊奧大學及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等十多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的穩(wěn)定關系,一大批國外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訪問。學校先后派出各類人員233人次分赴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蜓芯繖C構留學、進修,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科研合作和考察訪問。近年來與國外大學或研究機構簽訂科技合作項目16項。學校與丹麥Alfa Laval 公司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學校還具備招收留學生的資格,并已招收來自巴基斯坦、法國等國的研究生。學校與法國梅茲工程師學院等國外高校、南京工業(yè)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開展校際互換生工作。
    近年來,學校承辦了"電氣與自動化控制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科協(xié)年會"重化工與湖北石化產業(yè)結構調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續(xù)發(fā)展"專題論壇、"世界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之化工論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冶金與礦業(yè)領域在研項目交流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工程青年科學家學科發(fā)展前沿研討會"、"全國稀土資源、材料和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微波化學會議"、"全國制藥工程專業(yè)研討會"、"全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建設研討會"、"第六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湖北省第二屆楚天學者論壇"等高層次學術會議。
    學校成立了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業(yè)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董事會,并與其中的近百家單位簽署了聯(lián)合共建、人才培養(yǎng)、科技開發(fā)、職工培訓等協(xié)議,建立了學校與社會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機制,形成了開放辦學的格局。
    學校榮譽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科技強校、人才興校、突出特色、協(xié)調發(fā)展"的辦學思路,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口徑、重視實踐、培養(yǎng)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和改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確保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建校近40年來,共為國家培養(yǎng)各類畢業(yè)生8萬余名。許多畢業(yè)生已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骨干力量。僅以湖北省化工、醫(yī)藥行業(yè)為例,在產值1億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醫(yī)藥單位中,近70%的企業(yè)主要領導人是我校的畢業(yè)生。2009~2011年間,我校學生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11項、獎236項、省級獎318項。獲有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全國瑞薩超級MCU模型車大賽獲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等高水平獎項。
    學校認真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涌現(xiàn)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搶救3名落水少年而光榮獻身的2003屆畢業(yè)生許志偉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的英雄事跡傳遍了大江南北,被教育部追授為"舍己救人優(yōu)秀大學生",共青團中央追授為"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湖北省委追授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學校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的表彰,獲得"省級佳文明單位"、"湖北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省"理論學習先進單位"、"共青團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省教育系統(tǒng)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綠化紅旗單位"、"園林式學校"、"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2013年碩士研究生報考注意事項
      一、招生說明
    1、在現(xiàn)有我校招生政策與2013年國定政策不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對第一志愿(MBA除外)報考我校的考生,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復試基本要求并通過復試的考生,學校優(yōu)先錄取,不收培養(yǎng)費,而且90%以上的考生可以獲得特等至三等獎學金。其中,特等獎學金:每人每年10000元;一等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二等獎學金:每人每年3500元;三等獎學金:每人每年1500元。
    2、錄取時,我校將根據(jù)生源情況和社會需求,適當調整各專業(yè)間的招生計劃。
    3、定向生、委托生在錄取之前,應與培養(yǎng)單位、用人單位簽訂定向或委托培養(yǎng)合同書。在讀期間不轉入人事檔案、工資關系,其待遇均由定向或委托單位承擔。報考定向、委托培養(yǎng)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可優(yōu)先錄取。
    4、我校鼓勵廣大考生報考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其管理、待遇與學術型研究生相同。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MBA除外)已納入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學術型研究生和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屬于同一層次,不同類型,同等待遇。
    5、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二年。
     二、報名條件
    (一)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學術型研究生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yè)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yè)學歷后,經2年或2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yè)到2013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jù)本單位的培養(yǎng)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yè)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yè)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yè)生,按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yǎng)或自籌經費的碩士。
    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xiàn)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yè)證書方可報考。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yǎng)單位同意。
    4.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報考委托培養(yǎng)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5.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guī)定的體檢要求。
    (二)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人員,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1. 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碩士項目管理領域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yè)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yè)學歷后,經5年或5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 報名參加除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碩士項目管理領域外的其他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的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三、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
    1.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必須如實、準確提交報名信息,不得弄虛作假。一旦發(fā)現(xiàn)考生提交的報名信息不實,將取消報考資格或錄取資格,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2013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仍采取全國統(tǒng)一的網上報名和現(xiàn)場確認相結合的報名方式。
    (1)網報時間:2012年10月份(具體時間以教育部文件為準)
    考生登錄研究生招生網址http://yz.chsi.cn(教育網)或http://yz.chsi.com.cn(公網)進行網上報名。
    (2)現(xiàn)場確認時間:2012年11月10日-14日(若有變動,以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為各地報名點(以網上公布的報名點為準),武漢市內考生請一律在武漢工程大學大學報名,外地考生可在當?shù)厥∈姓修k指定的報名點報名。
    武漢工程大學現(xiàn)場確認地點:武漢工程大學
    3.報考類別
    考生在報考時必須分類報名,報考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的考生不能兼報學術型碩士生。
    4.沒有參加現(xiàn)場確認、照相、交費的考生,即使已完成網上報名手續(xù)仍被視為本次報名無效。
    四、考試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
    初試日期:2013年1月(以教育部公布的時間為準)
    初試地點:武漢工程大學
    復 試:2013年4月初在武漢工程大學進行(具體時間、要求瀏覽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處網頁http://yjs.wit.edu.cn/
      五、招生人數(shù)
    2013年我校擬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740名、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360名(具體招生指標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所有專業(yè)均招收非定向、定向、委托培養(yǎng)和自籌經費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
    六、相關事宜
    報考武漢工程大學的考生如有疑問,可向我校研招辦咨詢,也可瀏覽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處網頁(http://yjs.wit.edu.cn/),隨時留意網上公布的新招生信息。招生信息均以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處網頁上公布的新信息為準。
    七、中法合作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簡介
    合作院校:法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學院
    專業(yè)名稱:材料加工工程方向
    梅斯國立工程師學院(ENIM)成立于1962年,由(布雷斯特、梅茲、圣艾蒂安、達爾伯、魯瓦河)五所學院組成。該學校在多項排名中名列前茅:2005年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中,在法國工程師學校的國際工業(yè)關系中排名第一;由Nouvel Economiste在大型工業(yè)集團人力資源主任們評選出的250所法國工程師學校中排名第13(現(xiàn)在在前10名水平);畢業(yè)生工資水平排名前15。
    法國工程師文憑教育體系由拿破侖創(chuàng)立,主要為了克服傳統(tǒng)的國立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理論脫離實踐的弊端,經過數(shù)百年的積累,在世界上形成獨樹一幟的鮮明特點。
    法國工程師的主要特點是同時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解決科研、生產、管理等高難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憑借其嚴格的選拔和高質量的課程,“工程師文憑”是法國有聲望的文憑,(擁有該文憑的學生被稱作“Ingénieur”),享受法律保護和政府津貼,比普通大學文憑更加受到企業(yè)的青睞,從而讓持有該文憑的畢業(yè)生在職業(yè)道路中得到更好的就業(yè)機會和收入。
    該項目學制3年,學生學習期間可申請赴法國國立梅斯工程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通過聯(lián)合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掌握材料加工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綜合運用這些理論、思想和方法進行材料的設計和加工,掌握英語及法語語言能力,達到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水平。學生在國內完成各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經考核成績合格,可頒發(fā)武漢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及碩士學位證書,以及法國國立梅斯工程師學院碩士文憑;若學生申請赴法國國立梅斯工程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成績合格,可同時獲得法國國立梅斯工程師學院工程師文憑。學生畢業(yè)后可申請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
    該項目招生人數(shù):20人。
    收費標準:國內期間各項收費按照我校普通碩士研究生標準執(zhí)行,另性收取法語強化培訓費人民幣15,000元/1000學時。國外大學學習期間除繳納注冊費約300歐元/年外免收學費。
    報考該項目的學生需要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yè)地區(qū)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并通過復試的考生,學校優(yōu)先錄取。
     八、磷資源中心介紹
    國家磷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10年由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依托單位為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工程大學,是一個集技術研發(fā)、人才培養(yǎng)及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科研平臺。中心主要從事磷礦高效安全開采、磷礦選礦、磷化工和廢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fā)。下設的工程教育部負責全日制碩、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碩士培養(yǎng)等工作,著力培養(yǎng)知識面寬、研發(fā)能力強、團結協(xié)作、服務行業(yè)的高水平人才。
    

2013年報考單位咨詢電話
 
學院代碼及名稱 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碩士點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  
101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Tel:87195661 劉老師  
80502 材料學    
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Fax:87195661  
703  化學 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    
    85204 材料工程(專業(yè)學位)    
202機電工程學院 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80701 工程熱物理 Tel:81624809 馬老師  
80702 熱能工程    
80703 動力機械及工程   Fax:81624809  
80704 流體機械及工程    
80705 制冷及低溫工程    
80706 化工過程機械    
802 機械工程 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80203 機械設計與理論    
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80503 材料加工工程(中法合作辦學項目)    
    85201 機械工程(專業(yè)學位)    
    85206 動力工程(專業(yè)學位)    
303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830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83001 環(huán)境科學 Tel:87194698 孫老師  
83002 環(huán)境工程  
814 土木工程* 81401 巖土工程  
81402 結構工程  
81403 市政工程  
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819 礦業(yè)工程* 81901 采礦工程  
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yè)學位)  
    85218 礦業(yè)工程(專業(yè)學位)  
    85229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學位)  
404電氣信息學院 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Tel:87992157 賀老師  
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81103 系統(tǒng)工程  
81104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  
    85210 控制工程(專業(yè)學位)  
505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1201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 Tel:87992077 盧老師  
812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E-mail:jsjxy@mail.wit.edu.cn  
811 控制科學與與工程 81104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    
81105 導航、制導與控制    
835 軟件工程*        
    77503 計算機應用技術(理學)    
    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yè)學位)    
606化工與制藥學院 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81701 化學工程 Tel:87195671 趙老師  
81702 化學工藝    
81703 生物化工   Fax:87195671  
81704 應用化學    
81705 工業(yè)催化    
703 化學* 70301 無機化學    
70302 分析化學    
70303 有機化學    
70304 物理化學    
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77602 環(huán)境工程(理學)    
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817Z1 應用微生物    
817Z2 制藥工程    
    85216 化學工程(專業(yè)學位)    
    85238 生物工程(專業(yè)學位)    
707理學院 803 光學工程*     Tel:87992089 周老師  
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80701 工程熱物理  
80702 熱能工程  
80705 制冷及低溫工程  
808管理學院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Tel: 87992116 周老師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業(yè)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碩士(MBA) 87992119( MBA) 胡老師  
 
    85239 項目管理(專業(yè)學位)   Email: flare100@126.com  
909法商學院 401 教育學 40106 高等教育學 Tel:87992027 劉老師  
   
  Fax:87992027  
    馬克思主義理論* 305Z1    
    305Z2 馬克思主義法學    
110馬克思主義學院 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Tel:87992201 王老師  
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111國家磷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819 礦業(yè)工程  81901 礦工程 Tel:87446589 劉老師  
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81701 化學工程  
81702 化學工藝  
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80502 材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