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體驗各種英語課外班的利與弊,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了給林克挑選到合適的、性價比高的課外班,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帶著林克去過北京大大小小二十余家培訓機構試聽,給林克換了一家又一家培訓機構,后想到了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的方法。
在林克剛進入三年級時,為了盡快提高她的英語成績,我除了在家里給她開“小灶”自己教她英語外,還馬不停蹄地給她報過英語課外班。
北京的少兒英語輔導班可以說遍地開花,因此選擇合適的輔導班又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我的專業(yè)優(yōu)勢讓我可以利用試聽的機會幫孩子把把關。
為了給林克挑選到合適的、性價比高的課外班,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2007年9月——2009年6月),帶著林克去過北京大大小小二十余家培訓機構試聽,給林克換了一家又一家培訓機構,后想到了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的方法。從這兩年來的“陪學”經(jīng)歷中,我看到了各種課外班的優(yōu)點和不足,幾乎沒有一家培訓班讓我完全滿意。
這里,我把陪林克在英語課外班的經(jīng)歷介紹一下,也許對家長們會有一些啟發(fā)。
中教授課的英語課外班
2007年9月,我在北京某英語培訓機構給林克報了個《劍橋少兒英語》一級的中教班。這個班除了林克是三年級,其他的全是二年級的學生。中教的教學風格很活潑,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兩個小時的課,又是唱又是跳,基本上沒有讓孩子們閑著。這是我第接觸少兒英語教學,活潑的課堂氛圍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是,這個班林克只學了一個多月就放棄了。原因有很多。
首先,這個班要求孩子每周背10個單詞,每次上課前20分鐘就是讓孩子背單詞和默寫單詞。林克沒有自然拼音基礎,死記硬背能力又差,怎么也記不住單詞,這20分鐘時間讓我和林克頗受挫折。為了保護林克的自尊心,我只好想了一個“餿主意”:每次上課故意晚到20分鐘,錯過背寫單詞的時間。
對于小學生而言(尤其是厭學英語的林克),此時迫切需要的是激發(f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練習“聽”、“說”,培養(yǎng)語感,而孤立地記憶單詞,非但毫無意義,反而會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厭惡英語。這就像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你拼命喂他幾口,這一頓飯是吃上了,卻有可能壞了他繼續(xù)吃飯的“胃口”,得不償失。
其次,中教上課“聽”、“說”的信息量特別少。雖然整堂課聽起來基本上是全英文授課,但仔細去聽,就會發(fā)現(xiàn)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英語主要是課文里的那些句子,再加上幾句常見課堂用語,很少向課外發(fā)散,無法給孩子提供大量“聽”的信息。至于練習“說”的機會就更少了,一個班20個孩子,怎么可能練習“說”呢?而“聽”、“說”信息量太少,學下去就很難不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
后一點,中教發(fā)音往往不太標準,且大多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比如,這個班的中教也許是It’s a pen之類的句子說順了,總是把It’s green. 說成It’s a green,結果全班孩子全跟著老師說:It’s a green. 每當聽到孩子們錯誤的發(fā)音,就讓我覺得特別刺耳。而且,很多中教都將大部分上課時間用在講解遠遠高于孩子理解能力的語法規(guī)則上,課后還要讓孩子們背誦大量單詞,做大量語法練習題。這種已經(jīng)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傳統(tǒng)教學法,讓我對中教班望而卻步。
于是,我還是決定給林克報外教班,讓她從純正的英語氛圍里接受營養(yǎng)。然而,事情并不如我所愿。
外教授課的英語課外班
我前后一共給林克報過三個外教班。第,我替林克選擇了由美國人辦的某少兒英語學校。這所學校價格非常昂貴,周末半天課,一個班16人,320元/次,一個月下來就是1000多元。這個學校是不允許家長旁聽的,但我通過軟磨硬泡,后終于以給外教當免費助教的形式,努力為自己爭取了一個旁聽的機會。
平心而論,給林克上課的老師我很滿意。借著“當助教”的機會,我?guī)е浺艄P,把老師上課的精華部分全部錄下來,回來再給林克講解溫習,讓林克在一個星期里反復聽上課錄音,這樣無形中等于天天在上外教課。林克的聽力在那段時間里進步飛快。
但在這個課外班里學了四個月之后,我們還是再選擇了離開。首先是上課時間嚴重縮水。8:15開始上課,經(jīng)常要到9點才正式開始,家長把孩子送來之后就走了,孩子們先在客廳里看電視,到了9點還沒有要上課的意思,我這個助教只得像趕鴨子似地把孩子們一個個趕進教室,再把外教從廚房叫到教室里,才勉強開始上課。一上課,先是每個孩子上講臺朗讀上周布置的作業(yè)。孩子一邊讀,老師一邊糾正錯誤,同時還要時不時停下來維持課堂紀律。等讀完作業(yè),40多分鐘就這樣過去了。正式上課沒上幾分鐘,又到了該take a break(休息)的時間了。兩個班30多個孩子,要一個個排著隊上洗手間(上課地點是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只有一個衛(wèi)生間),排著隊洗手,再排著隊領水果糕點,然后坐在客廳里,一邊吃,一邊看電視,經(jīng)常一看又是將近一小時。名義上課是半天——四個小時,其實真正的上課時間只有2個小時,其中有效果的也就是一個小時??紤]到一個小時320元的昂貴學費,讓我對它的性價比大打折扣。
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這個班有16名學生,人數(shù)太多,孩子們上課開口說的機會太少了。
為了避免上課時間縮水,并增加孩子上課練習說英語的機會,我又把目標瞄準了上課時間短些、人數(shù)少的外教小班。沒想到,新的問題又產(chǎn)生了。
第二次,我領著林克走進了某培訓學校開辦的美國外教班。這個班只有6個學生,每周上課,時間為兩小時,費用130元。
人數(shù)、費用雖然降下來了,但外教的水平卻比之前的下降了一大截。這個外教沒有上課經(jīng)驗,他將上課時間一大部分用在讀課文、做練習、用英文講解語法上。家長請外教的原因無非是希望用純正的英語發(fā)音和地道的口語來幫助孩子練習聽力和口語,如果論做練習和講語法,中教絕對比外教上得好,那就根本沒有請外教的必要了。
另外,這個英語機構指定的教材有些內容很不實用,比如,教孩子們諸如projector(投影機)、file cabinet(檔案柜)、canoeing(獨木舟)、kayak(皮艇)等單詞。這些單詞,對于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連中文意思都不明白,而且學了還用不上,等于白費工夫。
后來,在家長們的要求下,培訓機構給我們換了一個外教,并讓我們自己選擇教材。新?lián)Q的外教上課思路和前一個沒有什么區(qū)別,還是以讀課文、做練習為主,而且對教學工作不是很負責任,甚至經(jīng)常發(fā)生周末我們趕過去上課,臨時被告知外教有事,不能來上課的情況。我們只能又重新選擇。
第三次,我將林克送到了一家非常正規(guī)、高端的英語培訓學校。這個培訓班的學費也很昂貴,每周上四五個小時的課,一個月下來就是1000多元。
這家培訓學校一周要去兩次,這樣孩子學英語的時間實在太多了,但看到林克在那里玩得很開心,沒有任何壓力,我就權且把一周兩次的英語課當作讓林克與同齡孩子玩耍的機會,所以一直堅持了半年。
但林克當時讀四年級下學期,眼看就要升五年級了,還這么玩下去,心里總感覺有點不塌實。林克經(jīng)?;貋矸从?,外教上課說的太少,光顧著玩了。比如,“擲骰子”游戲都已經(jīng)玩了六七次了,但我問林克“擲骰子”用英語怎么說,林克說外教沒教過這個。這怎么行呢?玩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英語,把學習的過程變得更有趣。如果讓我來備課,一定會在孩子們第玩這種游戲時,就把類似“擲骰子”,“我來擲”、“大家輪流擲骰子,別搶啊”、“我點數(shù)比你多,我贏你了”等英語句子安插到游戲中去,讓孩子們練習英語對話。游戲只是手段,通過做游戲,激發(fā)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練習英語聽說,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后,我們終于下決心讓林克離開了這家培訓機構。
經(jīng)過這幾次的“教訓”,考慮到上面課外英語班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我決定自己找外教,自己組班。這樣,既能夠控制學生人數(shù)、監(jiān)督上課時間、又能保證外教的教學水平和質量,還能大大降低費用。
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
我替林克組的這個外教班,一共是四個孩子,一個星期就上一個小時,費用是每人每小時40元。上課時間少了,費用降低了,但效果卻成倍地增加了。作為這個外教班的組織者,我花費的心血可真不少。
首先是找和林克程度差不多的學生。找學生既能分擔請外教的費用,又能增加學習氛圍,在跟伙伴的共同學習中,林克能進步得更快。然后就是找外教,我通過中介機構找到了幾個留學生,一一進行試講,終確定了一個發(fā)音地道、比較好溝通的美國留學生。后就是每次上課的例行工作:確定上課地點(經(jīng)常變動)、每周確定不同上課內容、外教上課時間臨時有變及時通知家長、課堂進行錄音、把課堂錄音刻成CD發(fā)給每個家長。整個過程連軸轉下來,真的很辛苦。
除此以外,我還要承擔給外教備課的任務。說起給外教備課,我很有感觸。這個外教能說一口非常標準地道的美式英語,讓我欲舍不能,但是沒有教學經(jīng)驗,上課不知道該講些什么,一個小時的課往往20分鐘就講完了,然后開始反反復復地重復。因為我會對課堂內容進行錄音,重復就顯得沒有什么必要了,而且會影響上課所提供的語言信息量。
為了能夠讓外教上課盡可能多說,給外教備課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每周我都要給外教準備一份非常詳細的教案,這樣可以保證外教從開始到結束都有內容可講,上課內容變得很豐富,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家長也很滿意(關于替外教備課的原因,我會在后面的文章中專門談到)。
林克的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雖然每周只花一小時,但教學內容和效果比在原來的培訓班里耗上三、四個小時還要強很多。林克在這三個月時間里聽力和口語進步很快,原來就連老師提問時也是期期艾艾,不愿張口,現(xiàn)在變得特別愛說,上課時總是和老師搶話(對林克外教班錄音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上“林克媽媽少兒英語教育博客”上收聽)。
雖然自己在這三個月里很辛苦,但是,看到女兒的進步,媽媽的一
為了給林克挑選到合適的、性價比高的課外班,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帶著林克去過北京大大小小二十余家培訓機構試聽,給林克換了一家又一家培訓機構,后想到了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的方法。
在林克剛進入三年級時,為了盡快提高她的英語成績,我除了在家里給她開“小灶”自己教她英語外,還馬不停蹄地給她報過英語課外班。
北京的少兒英語輔導班可以說遍地開花,因此選擇合適的輔導班又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我的專業(yè)優(yōu)勢讓我可以利用試聽的機會幫孩子把把關。
為了給林克挑選到合適的、性價比高的課外班,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2007年9月——2009年6月),帶著林克去過北京大大小小二十余家培訓機構試聽,給林克換了一家又一家培訓機構,后想到了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的方法。從這兩年來的“陪學”經(jīng)歷中,我看到了各種課外班的優(yōu)點和不足,幾乎沒有一家培訓班讓我完全滿意。
這里,我把陪林克在英語課外班的經(jīng)歷介紹一下,也許對家長們會有一些啟發(fā)。
中教授課的英語課外班
2007年9月,我在北京某英語培訓機構給林克報了個《劍橋少兒英語》一級的中教班。這個班除了林克是三年級,其他的全是二年級的學生。中教的教學風格很活潑,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兩個小時的課,又是唱又是跳,基本上沒有讓孩子們閑著。這是我第接觸少兒英語教學,活潑的課堂氛圍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是,這個班林克只學了一個多月就放棄了。原因有很多。
首先,這個班要求孩子每周背10個單詞,每次上課前20分鐘就是讓孩子背單詞和默寫單詞。林克沒有自然拼音基礎,死記硬背能力又差,怎么也記不住單詞,這20分鐘時間讓我和林克頗受挫折。為了保護林克的自尊心,我只好想了一個“餿主意”:每次上課故意晚到20分鐘,錯過背寫單詞的時間。
對于小學生而言(尤其是厭學英語的林克),此時迫切需要的是激發(f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練習“聽”、“說”,培養(yǎng)語感,而孤立地記憶單詞,非但毫無意義,反而會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厭惡英語。這就像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你拼命喂他幾口,這一頓飯是吃上了,卻有可能壞了他繼續(xù)吃飯的“胃口”,得不償失。
其次,中教上課“聽”、“說”的信息量特別少。雖然整堂課聽起來基本上是全英文授課,但仔細去聽,就會發(fā)現(xiàn)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英語主要是課文里的那些句子,再加上幾句常見課堂用語,很少向課外發(fā)散,無法給孩子提供大量“聽”的信息。至于練習“說”的機會就更少了,一個班20個孩子,怎么可能練習“說”呢?而“聽”、“說”信息量太少,學下去就很難不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
后一點,中教發(fā)音往往不太標準,且大多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比如,這個班的中教也許是It’s a pen之類的句子說順了,總是把It’s green. 說成It’s a green,結果全班孩子全跟著老師說:It’s a green. 每當聽到孩子們錯誤的發(fā)音,就讓我覺得特別刺耳。而且,很多中教都將大部分上課時間用在講解遠遠高于孩子理解能力的語法規(guī)則上,課后還要讓孩子們背誦大量單詞,做大量語法練習題。這種已經(jīng)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傳統(tǒng)教學法,讓我對中教班望而卻步。
于是,我還是決定給林克報外教班,讓她從純正的英語氛圍里接受營養(yǎng)。然而,事情并不如我所愿。
外教授課的英語課外班
我前后一共給林克報過三個外教班。第,我替林克選擇了由美國人辦的某少兒英語學校。這所學校價格非常昂貴,周末半天課,一個班16人,320元/次,一個月下來就是1000多元。這個學校是不允許家長旁聽的,但我通過軟磨硬泡,后終于以給外教當免費助教的形式,努力為自己爭取了一個旁聽的機會。
平心而論,給林克上課的老師我很滿意。借著“當助教”的機會,我?guī)е浺艄P,把老師上課的精華部分全部錄下來,回來再給林克講解溫習,讓林克在一個星期里反復聽上課錄音,這樣無形中等于天天在上外教課。林克的聽力在那段時間里進步飛快。
但在這個課外班里學了四個月之后,我們還是再選擇了離開。首先是上課時間嚴重縮水。8:15開始上課,經(jīng)常要到9點才正式開始,家長把孩子送來之后就走了,孩子們先在客廳里看電視,到了9點還沒有要上課的意思,我這個助教只得像趕鴨子似地把孩子們一個個趕進教室,再把外教從廚房叫到教室里,才勉強開始上課。一上課,先是每個孩子上講臺朗讀上周布置的作業(yè)。孩子一邊讀,老師一邊糾正錯誤,同時還要時不時停下來維持課堂紀律。等讀完作業(yè),40多分鐘就這樣過去了。正式上課沒上幾分鐘,又到了該take a break(休息)的時間了。兩個班30多個孩子,要一個個排著隊上洗手間(上課地點是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只有一個衛(wèi)生間),排著隊洗手,再排著隊領水果糕點,然后坐在客廳里,一邊吃,一邊看電視,經(jīng)常一看又是將近一小時。名義上課是半天——四個小時,其實真正的上課時間只有2個小時,其中有效果的也就是一個小時??紤]到一個小時320元的昂貴學費,讓我對它的性價比大打折扣。
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這個班有16名學生,人數(shù)太多,孩子們上課開口說的機會太少了。
為了避免上課時間縮水,并增加孩子上課練習說英語的機會,我又把目標瞄準了上課時間短些、人數(shù)少的外教小班。沒想到,新的問題又產(chǎn)生了。
第二次,我領著林克走進了某培訓學校開辦的美國外教班。這個班只有6個學生,每周上課,時間為兩小時,費用130元。
人數(shù)、費用雖然降下來了,但外教的水平卻比之前的下降了一大截。這個外教沒有上課經(jīng)驗,他將上課時間一大部分用在讀課文、做練習、用英文講解語法上。家長請外教的原因無非是希望用純正的英語發(fā)音和地道的口語來幫助孩子練習聽力和口語,如果論做練習和講語法,中教絕對比外教上得好,那就根本沒有請外教的必要了。
另外,這個英語機構指定的教材有些內容很不實用,比如,教孩子們諸如projector(投影機)、file cabinet(檔案柜)、canoeing(獨木舟)、kayak(皮艇)等單詞。這些單詞,對于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連中文意思都不明白,而且學了還用不上,等于白費工夫。
后來,在家長們的要求下,培訓機構給我們換了一個外教,并讓我們自己選擇教材。新?lián)Q的外教上課思路和前一個沒有什么區(qū)別,還是以讀課文、做練習為主,而且對教學工作不是很負責任,甚至經(jīng)常發(fā)生周末我們趕過去上課,臨時被告知外教有事,不能來上課的情況。我們只能又重新選擇。
第三次,我將林克送到了一家非常正規(guī)、高端的英語培訓學校。這個培訓班的學費也很昂貴,每周上四五個小時的課,一個月下來就是1000多元。
這家培訓學校一周要去兩次,這樣孩子學英語的時間實在太多了,但看到林克在那里玩得很開心,沒有任何壓力,我就權且把一周兩次的英語課當作讓林克與同齡孩子玩耍的機會,所以一直堅持了半年。
但林克當時讀四年級下學期,眼看就要升五年級了,還這么玩下去,心里總感覺有點不塌實。林克經(jīng)?;貋矸从?,外教上課說的太少,光顧著玩了。比如,“擲骰子”游戲都已經(jīng)玩了六七次了,但我問林克“擲骰子”用英語怎么說,林克說外教沒教過這個。這怎么行呢?玩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英語,把學習的過程變得更有趣。如果讓我來備課,一定會在孩子們第玩這種游戲時,就把類似“擲骰子”,“我來擲”、“大家輪流擲骰子,別搶啊”、“我點數(shù)比你多,我贏你了”等英語句子安插到游戲中去,讓孩子們練習英語對話。游戲只是手段,通過做游戲,激發(fā)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練習英語聽說,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后,我們終于下決心讓林克離開了這家培訓機構。
經(jīng)過這幾次的“教訓”,考慮到上面課外英語班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我決定自己找外教,自己組班。這樣,既能夠控制學生人數(shù)、監(jiān)督上課時間、又能保證外教的教學水平和質量,還能大大降低費用。
自己組班自己請外教
我替林克組的這個外教班,一共是四個孩子,一個星期就上一個小時,費用是每人每小時40元。上課時間少了,費用降低了,但效果卻成倍地增加了。作為這個外教班的組織者,我花費的心血可真不少。
首先是找和林克程度差不多的學生。找學生既能分擔請外教的費用,又能增加學習氛圍,在跟伙伴的共同學習中,林克能進步得更快。然后就是找外教,我通過中介機構找到了幾個留學生,一一進行試講,終確定了一個發(fā)音地道、比較好溝通的美國留學生。后就是每次上課的例行工作:確定上課地點(經(jīng)常變動)、每周確定不同上課內容、外教上課時間臨時有變及時通知家長、課堂進行錄音、把課堂錄音刻成CD發(fā)給每個家長。整個過程連軸轉下來,真的很辛苦。
除此以外,我還要承擔給外教備課的任務。說起給外教備課,我很有感觸。這個外教能說一口非常標準地道的美式英語,讓我欲舍不能,但是沒有教學經(jīng)驗,上課不知道該講些什么,一個小時的課往往20分鐘就講完了,然后開始反反復復地重復。因為我會對課堂內容進行錄音,重復就顯得沒有什么必要了,而且會影響上課所提供的語言信息量。
為了能夠讓外教上課盡可能多說,給外教備課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每周我都要給外教準備一份非常詳細的教案,這樣可以保證外教從開始到結束都有內容可講,上課內容變得很豐富,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家長也很滿意(關于替外教備課的原因,我會在后面的文章中專門談到)。
林克的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雖然每周只花一小時,但教學內容和效果比在原來的培訓班里耗上三、四個小時還要強很多。林克在這三個月時間里聽力和口語進步很快,原來就連老師提問時也是期期艾艾,不愿張口,現(xiàn)在變得特別愛說,上課時總是和老師搶話(對林克外教班錄音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上“林克媽媽少兒英語教育博客”上收聽)。
雖然自己在這三個月里很辛苦,但是,看到女兒的進步,媽媽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