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建:建筑工程考點總結(2)

字號:

21、影響砼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單位體積用水量;水泥品種細度和集料特性的影響;砂率的影響;時間和溫度影響。
    22、砼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的1/10-1/20,在結構設計中,抗拉強度是確定砼抗裂度的重要指標。砼的變形主要分兩大類:非荷載型變形和荷載型變形。
    砼的抗?jié)B等級分為P4、P6、P8、P10、P12等五個等級??箖龅燃塅50以上的砼簡稱抗凍砼。
    23、堿-集料反應是指砼中的堿性氧化物(此處專指氧化鈉他氧化鉀)含量較高時,它會與集料中所含的活性氧化硅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在集料表面生成一層復雜的堿-硅酸凝膠。
    這種凝膠吸水后,會產(chǎn)生很大的體積膨脹(約增大3倍以上),從而導致砼脹裂,這種現(xiàn)象稱為堿-集料反應。
    24、建筑常用的鋼種:碳素結構鋼、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對于低碳鋼和低合金高強度鋼,在保證要求延伸率和冷彎指標的條件下,進行較小程度的冷加工后,既可提高屈服極限和強度極限,又可滿足塑性要求。
    鋼筋必須在焊接后進行冷拉,否則冷拉硬化效果在焊接時為高溫影響而消失。
    25、熱扎鋼板分為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0.35-4mm)兩種。冷扎鋼板只有薄板(厚度為0.2-4mm)一種。建筑用鋼的強度指標,通常用抗拉屈服強度бs和抗拉極限強度бb表示。
    一般工程用碳素鋼均為低碳鋼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鋼含碳量小于0.52%.
    26、把剩余空隙率大于10%的瀝青混合料稱為瀝青碎石混合料,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瀝青混合料稱為瀝青砼混合料。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標準有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瀝青混合料試件的飽和度。
    27、建筑材料按其燃燒性能分為A.B1、B2、B3四級。中礦棉為B1材料。多層辦公建筑(無中央空調)的頂棚和墻面裝修材料應為B1材料。
    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辦公綜合樓,每層允許面積為2500平方米。
    二、三層的多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當設一個疏散樓梯時每層允許建筑面積為500平方米。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多層學校建筑位于兩個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房間的安全疏散距離為35m.
    28、防水屋面分四個等級。坡屋頂?shù)某兄亟Y構有硬山擱檁和屋架承重兩種。樓梯的坡度范圍在20-45度之間。規(guī)范規(guī)定梯段凈高不應小于2.2m .
    平臺處的凈空高度不應小于2m.h+b=450mm,2h+b=600mm .
    29、土石方分八類:一類土:松軟土;二類土:普通土;三類土:堅土;四類土:砂礫堅土;五類土:軟石;六類土:次堅石;七類土:堅石;八類土:特堅石。
    土的滲透性主要取決于土體的孔隙特征和水力坡度,不同的土其滲透性不同。
    30、基坑一般采用“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的開挖原則。土方的填筑與壓實,一般不能選用淤泥和淤泥質土、膨脹土、有機質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鹽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壓實要求的土。
    31、止水擋土結構有:地下連續(xù)墻、深層攪拌水泥土墻、密排樁間加高壓噴射水泥注漿樁或化學注漿樁、鋼板樁。
    32、基槽寬度小于6m ,且降水深度小于5m,采用單排輕型井點降水,輕型井點降水深度在考慮設備水頭損失后,不超過6m ,H大于等于H1+h+iL,H1井管埋設面至基底距離;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水位的距離一般為0.5-1m;
    i為地下水降落坡度,環(huán)狀為1/10,單排為1/4.L為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
    33、釬探時,同一工程應釬徑一致、錘重一致用力(落距)一致。每貫入30cm(通常稱為一步),記錄一次錘擊數(shù),每打完五個孔,填入釬探記錄表內。釬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實。
    34、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是在碎石樁的基礎上摻入適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后制成的具有一定強度的樁體。
    35、筏板基礎施工前,如地下水位比較高,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不少于500mm,以保證在無水條件下進行基坑開挖和基礎施工。
    當筏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時,應進行基坑回填。
    36、箱形基礎的底板、內外墻和頂板砼宜連續(xù)澆筑完畢。如設置后澆帶,應在頂板澆筑后至少兩周以上再施工,使用比設計強度提高一級的細石砼。
    37、預制樁的主要接樁工藝有硫磺膠泥漿錨法接樁、焊接法蘭接樁和法蘭螺栓接樁等三種。前一種適用于軟弱土層,后兩種適用于各種土層。
    38、地下連續(xù)墻的導墻作用為:擋土;作為測量的基準;作為重物的支撐;維持穩(wěn)定液面。槽段劃分長度為4-8m.泥漿護壁中泥漿的作用:護壁;攜渣;冷卻和潤滑。
    泥漿的攪拌時間常用的為4-7min.攪拌后宜貯存3h以上使用。
    39、地下連續(xù)墻的砼澆筑:垂直導管法澆筑水下砼。導管間距一般3m以下,不得超過4m.一般在砼澆筑后2-4h開始撥管,在砼澆筑后8h以內將接頭管全部撥出。
    40、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chǎn)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
    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xiàn)澆鋼筋砼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模板的拆除順序一般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順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