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輔導:勞動力市場的均衡

字號:

(一)勞動力市場的含義
    1、主體由相互對立的兩極構成:
    其一為勞動力的所有者個體
    其二為使用勞動力的企業(yè)
    2、勞動力市場的客體是勞動者的勞動力,即存在于勞動者身體之內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能力。
    3、勞動力市場的性質
    第一,勞動力市場是社會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
    第二,勞動力與工資的交換行為,使交換雙方各得到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實現(xiàn)各自的效用。
    第三,勞動力市場的勞動交換,決定了勞動力的市場價值——工資。
    第四,通過勞動力市場的交換,實現(xiàn)勞動要素與非勞動生產要素的結合,是一種具有效率,消耗最低費用的最經濟的形式。
    4、勞動力市場的本質屬性,是指勞動力市場所維護,反映和調節(jié)的經濟利益的性質,表現(xiàn)是:
    第一,勞動力市場是在產權邊界界定清晰的條件下的必然產物。
    第二,勞動力市場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調節(jié)勞動力的配置,實現(xiàn)勞動要素與非勞動要素相結合的率的途徑。
    第三,勞動力通過勞動力市場的勞動交換,離開流通領域進入生產領域后,所開始的勞動過程是商品生產者的勞動過程。
    (二)勞動力市場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均衡
    1、均衡狀態(tài)指經濟中各種對立的,變動著的力量處于一種力量相當,相對穩(wěn)定,不再變動的狀態(tài)。
    2、均衡分析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A·馬歇爾。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L·瓦爾拉。
    (三)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
    1、勞動力資源的分配。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勞動力市場實現(xiàn)均衡,勞動力資源就能達到率的分配;
    2、同質的勞動力獲得同樣的工資。在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條件下,經濟社會中任意一種職業(yè)、行業(yè),任何一個地區(qū)勞動力獲得的工資,都不會與其他職業(yè)、行業(yè)、地區(qū)存在差別;
    3、充分就業(yè)。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的競爭在均衡工資決定的同時,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