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一)緊縮的需求政策
通貨膨脹的一個基本原因在于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緊縮總需求的政策來治理通貨膨脹。緊縮總需求的政策包括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1.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增收節(jié)支、減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1) 減少政府支出。兩個方面:一是削減購買性支出;二是削減轉移性支出。(2)增加稅收。 (3)發(fā)行公債。
2.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有以下措施:(1)提高法定存款準備率。 (2)提高再貼現(xiàn)率。(3)公開市場賣出業(yè)務。 (4)直接提高利率。
(二)積極的供給政策
其主要措施有:
1.減稅
2.削減社會福利開支
3.適當增加貨幣供給,發(fā)展生產
4.精簡規(guī)章制度
(三)從嚴的收入政策
確切地說,收入政策應被稱為“工資—價格政策”。收入政策主要針對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通過對工資和物價上漲進行直接干預來降低通貨膨脹。從發(fā)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1.工資—物價指導線
政府根據長期勞動生產率的平均增長率來確定工資和物價的增長標準,并要求各部門將工資—物價的增長控制在這一標準之內。
2.以稅收為基礎的收入政策
政府規(guī)定一個恰當的物價和工資增長率,然后運用稅收的方式來罰物價和工資超過恰當增長度的企業(yè)和個人。
3.工資—價格管制及凍結
(四)其它治理措施
為治理通貨膨脹,在一些國家還采取了收入指數化、幣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收入指數化
收入指數化政策只能減輕通貨膨脹給收入階層帶來的損失,但不能消除通貨膨脹本身。
好處在于:第一,指數化政策可以緩解通貨膨脹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現(xiàn)象,從而消除許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數化條款加重了作為凈債務人的政府的還本付息負擔,從而減少了政府從通貨膨脹中獲得的好處。由此可見,政府實行通貨膨脹性政策的動機并不強烈。第三,當政府的緊縮性政策使得實際通貨膨脹率低于簽訂勞動合同時的預期通貨膨脹率時,指數化條款會使名義工資相應地下降,從而避免因實際工資上升而造成的失業(yè)增加。
(一)緊縮的需求政策
通貨膨脹的一個基本原因在于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緊縮總需求的政策來治理通貨膨脹。緊縮總需求的政策包括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1.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增收節(jié)支、減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1) 減少政府支出。兩個方面:一是削減購買性支出;二是削減轉移性支出。(2)增加稅收。 (3)發(fā)行公債。
2.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有以下措施:(1)提高法定存款準備率。 (2)提高再貼現(xiàn)率。(3)公開市場賣出業(yè)務。 (4)直接提高利率。
(二)積極的供給政策
其主要措施有:
1.減稅
2.削減社會福利開支
3.適當增加貨幣供給,發(fā)展生產
4.精簡規(guī)章制度
(三)從嚴的收入政策
確切地說,收入政策應被稱為“工資—價格政策”。收入政策主要針對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通過對工資和物價上漲進行直接干預來降低通貨膨脹。從發(fā)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1.工資—物價指導線
政府根據長期勞動生產率的平均增長率來確定工資和物價的增長標準,并要求各部門將工資—物價的增長控制在這一標準之內。
2.以稅收為基礎的收入政策
政府規(guī)定一個恰當的物價和工資增長率,然后運用稅收的方式來罰物價和工資超過恰當增長度的企業(yè)和個人。
3.工資—價格管制及凍結
(四)其它治理措施
為治理通貨膨脹,在一些國家還采取了收入指數化、幣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收入指數化
收入指數化政策只能減輕通貨膨脹給收入階層帶來的損失,但不能消除通貨膨脹本身。
好處在于:第一,指數化政策可以緩解通貨膨脹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現(xiàn)象,從而消除許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數化條款加重了作為凈債務人的政府的還本付息負擔,從而減少了政府從通貨膨脹中獲得的好處。由此可見,政府實行通貨膨脹性政策的動機并不強烈。第三,當政府的緊縮性政策使得實際通貨膨脹率低于簽訂勞動合同時的預期通貨膨脹率時,指數化條款會使名義工資相應地下降,從而避免因實際工資上升而造成的失業(y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