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于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引進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至今已建成使用的桁架拱橋達30多座。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交通流量的大幅增長,特別是超載運輸車輛的通行,早期修建的荷載標準低的桁架拱橋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和損傷。為適應公路交通運輸?shù)男枰?,阜陽市公路局近幾年來先后對出現(xiàn)病害的幾座大型桁架拱橋,如臨泉泉河大橋(7X30m)、界首潁河大橋(6X30m)、阜陽茨淮新河大橋(6X54m)、太和穎河二橋(6X50m)、臨泉人民大橋(3X30m)等進行了維修加固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xiàn)介紹如下。
1桁架拱橋的常見病害及產生原因
(1)下弦桿拱腳處橫向裂縫。主要原因是橋臺、墩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使拱腳處出現(xiàn)豎向剪切應力,導致拱腳下弦桿件出現(xiàn)裂縫。
(2)弦桿端部節(jié)點裂縫。主要原因是橋臺、墩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造成上弦桿端部凸桿與橋臺、墩柱搭接扣死,使該節(jié)點出現(xiàn)豎向剪切應力,導致節(jié)點出現(xiàn)裂縫。
(3)橫系梁、橫拉桿、橫隔板豎向開裂。主要原因是由于原行架拱橋設計標準較低,橫向聯(lián)系較薄弱,而近10年來交通量大而且超載車輛比例大,造成桁架豎向變形量大,使橫向聯(lián)系的梁、桿、板出現(xiàn)豎向裂縫,甚至斷裂。
(4)橋面板裂縫、破碎。主要原因是橋面板設計標準低,微彎板或拱波厚度不足,混凝土強度低,橋面鋪裝層薄弱,造成橋面剛度不足,隨著交通量的大幅增加,特別是超載車輛的破壞作用,致使橋面鋪裝層和微彎板開裂,如不及時維修,部分微彎板發(fā)生破碎,形成橋面坑洞而影響行車安全。
(5)伸縮縫損壞。主要原因是桁架拱橋設計時不設伸縮裝置或僅設置簡易伸縮縫,混凝土強度設計較低,橋面接縫處混凝土損壞嚴重,逐漸開裂、破碎,使接縫處面積逐漸擴大而影響橋梁的安全使用。
(6)人行道變形、下垂。主要原因是桁架拱橋的人行道設計一般采用在邊桁片上弦桿上置挑梁承托人行道板的方法。隨著人群荷載的增加,挑梁受超載而彎矩過大,致使下垂變形,如不及時進行加固,可能發(fā)生人行道垮塌事故。
(7)位于兩跨接縫處人行道和拉桿橫向裂縫。主要原因是設計時在該處未考慮斷開,并設置伸縮縫裝置,橋兩跨的振動破壞形成裂縫。
1桁架拱橋的常見病害及產生原因
(1)下弦桿拱腳處橫向裂縫。主要原因是橋臺、墩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使拱腳處出現(xiàn)豎向剪切應力,導致拱腳下弦桿件出現(xiàn)裂縫。
(2)弦桿端部節(jié)點裂縫。主要原因是橋臺、墩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造成上弦桿端部凸桿與橋臺、墩柱搭接扣死,使該節(jié)點出現(xiàn)豎向剪切應力,導致節(jié)點出現(xiàn)裂縫。
(3)橫系梁、橫拉桿、橫隔板豎向開裂。主要原因是由于原行架拱橋設計標準較低,橫向聯(lián)系較薄弱,而近10年來交通量大而且超載車輛比例大,造成桁架豎向變形量大,使橫向聯(lián)系的梁、桿、板出現(xiàn)豎向裂縫,甚至斷裂。
(4)橋面板裂縫、破碎。主要原因是橋面板設計標準低,微彎板或拱波厚度不足,混凝土強度低,橋面鋪裝層薄弱,造成橋面剛度不足,隨著交通量的大幅增加,特別是超載車輛的破壞作用,致使橋面鋪裝層和微彎板開裂,如不及時維修,部分微彎板發(fā)生破碎,形成橋面坑洞而影響行車安全。
(5)伸縮縫損壞。主要原因是桁架拱橋設計時不設伸縮裝置或僅設置簡易伸縮縫,混凝土強度設計較低,橋面接縫處混凝土損壞嚴重,逐漸開裂、破碎,使接縫處面積逐漸擴大而影響橋梁的安全使用。
(6)人行道變形、下垂。主要原因是桁架拱橋的人行道設計一般采用在邊桁片上弦桿上置挑梁承托人行道板的方法。隨著人群荷載的增加,挑梁受超載而彎矩過大,致使下垂變形,如不及時進行加固,可能發(fā)生人行道垮塌事故。
(7)位于兩跨接縫處人行道和拉桿橫向裂縫。主要原因是設計時在該處未考慮斷開,并設置伸縮縫裝置,橋兩跨的振動破壞形成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