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同:委托理財的受托人未盡報告義務是否應承擔委托財產的損失

字號:

法理解析??
    一、委托理財受托人的義務
    本案中,某證券公司將甲公司委托的資金存入其賬戶,以甲公司的名義從事投資管理,雙方是委托合同關系。根據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本案受托人應承擔的義務包括以下幾項:
    (一)謹慎管理義務
    合同約定,某證券公司應謹慎和勤勉地進行投資管理。此為法律上所指的“謹慎義務”,亦稱為“善管義務”或“注意義務”。這里的“謹慎”,是指具有通常注意能力之人在相同的地位與狀況下,所應行使的注意程度,也就是要求受托人需具備善良管理人的謹慎品質。
    因委托理財高度專業(yè)化的特點,筆者認為,對于資產受托管理人的謹慎管理義務,關鍵的是確定謹慎的標準。標準如果定的過寬,等于虛化了謹慎管理義務,使受托人的行為失去約束而將委托人利益置于危險之下。但是,謹慎管理義務的衡量標準亦不能定得過苛。因為市場風險是何時何地都存在的,要求受托人在經營受托資產過程中只盈利而無任何損失,是不可能的。
    (二)報告義務
    合同約定,某證券公司在委托期限內應定期向委托人報告資產狀況。合同法第四百零一條亦規(guī)定,受托人應當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報告委托事務的處理情況。
    (三)謹慎管理義務與報告義務的關系
    對于謹慎管理義務與報告義務的關系,認識不一。一種觀點認為,報告義務就是對抽象的謹慎管理義務的具體化,報告義務含于謹慎管理義務之中;另有觀點認為,報告義務是有別于謹慎管理義務且與其并列的另外的義務。
    筆者同意后一種觀點,理由在于:盡管謹慎管理義務與報告義務有著密切聯系,但謹慎管理義務與報告義務畢竟是法律為受托人設定的兩種不同性質的義務。謹慎管理義務側重的是受托人所必然應履行的義務,而報告義務則側重說明受托人作為合同一方根據合同約定及委托人要求而履行的義務。合同法在規(guī)定該義務時,同時亦規(guī)定報告義務因委托人的要求而發(fā)生,并當然存在。基于合同約定及委托人要求發(fā)生的報告義務,已非謹慎管理義務的程度要求所能涵蓋的。因而,只有堅持謹慎管理義務與報告義務的并列與統一,才能全面體現法律對受托人的要求。
    二、違反報告義務的受托人應如何承擔責任
    按照要求報告委托事項是受托人的義務之一。違反合同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然而在委托理財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的情況下,受托人承擔責任的范圍往往很難界定。受托人未盡報告義務,侵犯了委托人的知情權,而其是否會對委托資產造成損害,則不無疑問。委托資產在受托人的管理下,只要受托人盡到謹慎管理義務,則無論其是否履行報告義務,均不會對委托資產產生實質影響,履行報告義務與委托資產損失結果之間,并無因果關系。
    然而,如果不對未盡報告義務的受托人進行相應制裁,無疑放縱其對委托人權益的漠視。筆者認為,未盡報告義務應區(qū)分當事人的主觀狀態(tài):在受托人未按約定報告委托事項的情況下,委托人可發(fā)出通知,要求受托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報告義務,如受托人無正當理由仍未履行,且委托資產有損失的,可要求其在一定范圍內承擔委托資產損失的賠償責任;而在受托人未按約定及時報告委托事項的情況下,如果委托人并不積極主張權利,不向受托人發(fā)出履行通知,則可認為委托人怠于行使權利,此時如沒有其他違約情節(jié),不必要求受托人對委托資產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