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胡適自傳讀書筆記500字篇一
一章 故鄉(xiāng)和家庭
1. 徽州人
2. 我的家族——績溪上莊胡氏
第二章 我的父親
1. 青年期的家難
2. 考試和書院教育
3. 吳大溦的知遇
4. 在臺灣任知州和統(tǒng)領
第三章 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學生
生活
1. 與不同種族和不同
信仰
人士的接觸
2. 我對美國政治的興趣
3. 放棄農科,轉習哲學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訓練
1. 公開講演的訓練
2.
學習
議會程序
3. 對世界主義,和平主義和國際主義的信仰
a. 原來在我十幾歲時候,我就已經深受老子和墨子的影響。這兩位中國古代哲學家,對我的影響實在很大。墨子主《非攻》……尤其是三篇里的《非攻上》實在是最合乎邏輯的反戰(zhàn)名著
b. 但是在1915和1916兩年之間,我的思想又開始轉變了。一種智慧力量影響我轉變的便是那
英語
民族的世界里最大的思想之一,名著《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的作者諾曼.安吉爾(norman angell)
c. 以上便是這一“新和平主義”的簡明宗旨。它的理論基礎便是:兩個力量如發(fā)生沖突,最后必然是相互抵銷而形成浪費和無結果。所以新和平主義并不是否定力量;相反的,正是如何使力量用得其所。這便是新和平主義的基本概念。
d.杜威和安吉爾二人都有助于在1915到1916年間新思想的成長。我也開始舍棄我原有的不抵抗哲學而接受一種有建設性的,有關力量和法律的新觀念,認為法律是一種能使力量作更經濟有效利用的說明書。
e. 該會所頒布的文題之一便是:“在國際關系中,還有
什么
東西可以代替力量呢?”……我的回答是:假如我們認為力量可以用不需要力量的東西來替代的話,則世界上便沒有這種不用力量的替代品。這是我那篇論文的要點之所在??v使是不抵抗主義,它正如杜威所說:“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消極的抵抗比積極的抵抗更為有效。”(也不是否定力量的存在!)?
f. 這樣你可以看出我那時已經不是無條件接受不抵抗主義的一切理論了。甚至在1915年5月6日我已經體會到,弱水可以穿石,倒不是因為水弱,而是水原有其真正的勁!這就是杜威和安吉爾對力的觀念。所以我對這一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力量可不可以代替的問題,而是如何更經濟有效使用力量的問題。所以問題的重心是
怎樣
(覓取用力的新方法)來代替當前浪費和亂用力量的問題
g.我論文的第二部分是解釋當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世界的問題不是力量發(fā)揮的問題而是力量沒有發(fā)揮的問題
h.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在公開場合采取堅定的立場,擇善而固執(zhí)之,總是值得的
第五章 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威
1. 文科各系的教授陣容
a. 在我的'留學日記里,我記了很多厄德諾語錄。讓我抄幾條在下面:
道德的責任并不是外來的命令;只是必須要怎樣做才可以引出別人——例如所
愛
的人——的最好部分。
只有對別人發(fā)生興趣才可使自己常是活潑潑地,常是堂堂正正地。
要生活在深刻地影響別人!
要這樣影響別人:要使他們不再菲薄自己。
從這些語錄里我們很容易看出康德和康德哲學的至高無上的道德規(guī)律對他的影響。所以厄德諾是(當代思想家中)對我生平有極大影響的人之一。
2. 杜威和實驗主義
3. 實證思維術
a. 杜威最風行的著作之一便是那本舉世熟知的《思維術》——尤其是那一本為一般學校和師范大學所采用的薄薄的原版。
第六章 青年期逐漸領悟的治學方法
我幼年期所讀的(《四書》,《五經》)一直是朱熹注。我也覺得朱注比較近情入理。
1.《詩三百篇言字解》
2.《爾汝篇》和《吾我篇》
3.論“校勘”,“訓詁”之學
a.我指出所謂《五經》之中,只有《詩經》一項我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我對《書經》和《禮記》的態(tài)度特別審慎,未敢~引一辭?!抖Y記》中只是第二篇《~弓》我認為它有其真實性的。《管子》和《晏子春秋》在我看來同樣不足信。
s("content_relate");
【胡適自傳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1.
胡適名言
2.
關于胡適名言精選
3.
胡適名言集錦
4.
胡適愛情語錄
5.
《李開復自傳》讀書筆記
6.
胡適勵志名言
7.
胡適的勵志名言
8.
畢業(yè)贈言胡適
胡適自傳讀書筆記500字篇一
一章 故鄉(xiāng)和家庭
1. 徽州人
2. 我的家族——績溪上莊胡氏
第二章 我的父親
1. 青年期的家難
2. 考試和書院教育
3. 吳大溦的知遇
4. 在臺灣任知州和統(tǒng)領
第三章 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學生
生活
1. 與不同種族和不同
信仰
人士的接觸
2. 我對美國政治的興趣
3. 放棄農科,轉習哲學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訓練
1. 公開講演的訓練
2.
學習
議會程序
3. 對世界主義,和平主義和國際主義的信仰
a. 原來在我十幾歲時候,我就已經深受老子和墨子的影響。這兩位中國古代哲學家,對我的影響實在很大。墨子主《非攻》……尤其是三篇里的《非攻上》實在是最合乎邏輯的反戰(zhàn)名著
b. 但是在1915和1916兩年之間,我的思想又開始轉變了。一種智慧力量影響我轉變的便是那
英語
民族的世界里最大的思想之一,名著《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的作者諾曼.安吉爾(norman angell)
c. 以上便是這一“新和平主義”的簡明宗旨。它的理論基礎便是:兩個力量如發(fā)生沖突,最后必然是相互抵銷而形成浪費和無結果。所以新和平主義并不是否定力量;相反的,正是如何使力量用得其所。這便是新和平主義的基本概念。
d.杜威和安吉爾二人都有助于在1915到1916年間新思想的成長。我也開始舍棄我原有的不抵抗哲學而接受一種有建設性的,有關力量和法律的新觀念,認為法律是一種能使力量作更經濟有效利用的說明書。
e. 該會所頒布的文題之一便是:“在國際關系中,還有
什么
東西可以代替力量呢?”……我的回答是:假如我們認為力量可以用不需要力量的東西來替代的話,則世界上便沒有這種不用力量的替代品。這是我那篇論文的要點之所在??v使是不抵抗主義,它正如杜威所說:“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消極的抵抗比積極的抵抗更為有效。”(也不是否定力量的存在!)?
f. 這樣你可以看出我那時已經不是無條件接受不抵抗主義的一切理論了。甚至在1915年5月6日我已經體會到,弱水可以穿石,倒不是因為水弱,而是水原有其真正的勁!這就是杜威和安吉爾對力的觀念。所以我對這一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力量可不可以代替的問題,而是如何更經濟有效使用力量的問題。所以問題的重心是
怎樣
(覓取用力的新方法)來代替當前浪費和亂用力量的問題
g.我論文的第二部分是解釋當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世界的問題不是力量發(fā)揮的問題而是力量沒有發(fā)揮的問題
h.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在公開場合采取堅定的立場,擇善而固執(zhí)之,總是值得的
第五章 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威
1. 文科各系的教授陣容
a. 在我的'留學日記里,我記了很多厄德諾語錄。讓我抄幾條在下面:
道德的責任并不是外來的命令;只是必須要怎樣做才可以引出別人——例如所
愛
的人——的最好部分。
只有對別人發(fā)生興趣才可使自己常是活潑潑地,常是堂堂正正地。
要生活在深刻地影響別人!
要這樣影響別人:要使他們不再菲薄自己。
從這些語錄里我們很容易看出康德和康德哲學的至高無上的道德規(guī)律對他的影響。所以厄德諾是(當代思想家中)對我生平有極大影響的人之一。
2. 杜威和實驗主義
3. 實證思維術
a. 杜威最風行的著作之一便是那本舉世熟知的《思維術》——尤其是那一本為一般學校和師范大學所采用的薄薄的原版。
第六章 青年期逐漸領悟的治學方法
我幼年期所讀的(《四書》,《五經》)一直是朱熹注。我也覺得朱注比較近情入理。
1.《詩三百篇言字解》
2.《爾汝篇》和《吾我篇》
3.論“校勘”,“訓詁”之學
a.我指出所謂《五經》之中,只有《詩經》一項我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我對《書經》和《禮記》的態(tài)度特別審慎,未敢~引一辭?!抖Y記》中只是第二篇《~弓》我認為它有其真實性的。《管子》和《晏子春秋》在我看來同樣不足信。
s("content_relate");
【胡適自傳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1.
胡適名言
2.
關于胡適名言精選
3.
胡適名言集錦
4.
胡適愛情語錄
5.
《李開復自傳》讀書筆記
6.
胡適勵志名言
7.
胡適的勵志名言
8.
畢業(yè)贈言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