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證券發(fā)行承銷: 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字號:

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和股東大會
    (一)股東的權利與義務
    1.股東的權利。
    股東的權利包括:(1)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獲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2)依法請求、召集、主持、參加或者委派股東代理人參加股東大會,并行使相應的表決權;(3)對公司的經營進行監(jiān)督,提出建議或者質詢;(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轉讓、贈與或質押其所持有的股份;(5)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jiān)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6)公司終止或者清算時,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參加公司剩余財產的分配;(7)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決議持異議的股東,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8)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或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權利。
    2.股東的義務。
    股東的義務包括:(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2)依其所認購的股份和人股方式繳納股金;(3)除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4)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5)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公司章程規(guī)定應當承擔的其他義務。
    (二)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定義及行為規(guī)范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50%以上或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50%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持有股份的比例雖不足50%,但依其出資額或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三)股東大會的職權
    股東大會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組成的、表示公司意志的權力機構。股東大會的職權可以概括為決定權和審批權。
    (四)股東大會的運作和議事規(guī)則
    1.股東大會的召集。
    (1)股東大會的主持。股東大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1名董事主持。董事會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召集股東大會職責的,監(jiān)事會應及時召集和主持;監(jiān)事會不召集和主持的,連續(xù)90日以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可自行召集和主持。
    (2)股東大會的會議通知。將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審議的事項于會議召開20日前通知各股東;臨時股東大會應在召開15日前通知各股東;發(fā)行無記名股票的,應于會議召開30日前公告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審議事項。
    (3)股東大會會議。應每年召開1次年會。年會應于上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的6個月內舉行,即最遲不得晚于6月30日召開。
    (4)股東的出席和代理出席。股東應以書面形式委托代理人。無記名股票持有人出席股東大會的,應于會議召開5日前至股東大會閉會時止,將股票交存于公司。
    2.股東的臨時提案。
    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可在股東大會召開10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董事會應在收到天后2日內通知其他股東,并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3.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2個月內召開臨時股東大會:(1)董事人數不足法定人數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數的2/3時;(2)公司未彌補虧損達實收股本總額1/3時;(3)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請求時;(4)董事會認為必要時;(5)監(jiān)事會提議召開時;(6)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4.股東大會的議事規(guī)則。
    在議事規(guī)則里,可以規(guī)定股東大會如何召集、召開,其職權如何行使,審議和決定事項的提案等一系列運作細則。
    股東大會在審議有關關聯交易事項時,關聯股東不得參加該事項的表決,其所代表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不計入有效表決權總數。
    5.股東大會決議的無效與撤銷。
    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無效。股東大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