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師《安裝》輔導資料:路面結構

字號:

路面結構
    路面是由各種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與寬度分層鋪筑在路基頂面上的層狀構造物。
    1.面層面層是直接承受行車荷載作用、大氣降水和溫度變化影響的路面結構層次,應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良好的溫度穩(wěn)定性,且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瀝青路面面層可由一層或數(shù)層組成,表面層應根據(jù)使用要求設置抗滑耐磨、密實穩(wěn)定的瀝青層;中間層、下面層應根據(jù)公路等級、瀝青層厚度、氣候條件等選擇適當?shù)臑r青結構。
    2.基層
    基層是設置在面層之下,并與面層一起將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傳遞到底基層、墊層、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層次?;鶎硬牧媳仨毦哂凶銐虻膹姸?、水穩(wěn)性、擴散荷載的性能。在瀝青路面基層下鋪筑的次要承重層稱為底基層?;鶎?、底基層視公路等級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設置一層或兩層。當基層、底基層較厚需分兩層施工時,可分別稱為基層、下基層,或上底基層、下底基層。
    3.墊層
    在路基土質較差、水溫狀況不好時,宜在基層(或底基層)之下設置墊層,起排水、隔水、防凍、防污或擴散荷載應力等作用。
    面層、基層和墊層是路面結構的基本層次,為了保證車輪荷載的向下擴散和傳遞,較下一層應比其上一層的每邊寬出0.25m.
    此外對于耐磨性差的面層,為延長其使用年限,改善行車條件,常在其上面用礫石或石屑等材料鋪成2~3cm厚的磨耗層。為保證路面的平整度,有時在磨耗層上再用砂土材料鋪成厚度不超過1cm的保護層。
    道路分類及組成
    (一)道路的分類
    按道路所在位置、交通性質及其使用特點,道路可分為:公路、城市道路、廠礦道路及鄉(xiāng)村道路等。公路是連接城市、農(nóng)村、廠礦基地和林區(qū)的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內道路;廠礦道路是廠礦區(qū)內道路。它們在技術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
    (二)道路的組成
    道路是設置在大地表面供各種車輛行駛的一種帶狀構筑物。主要由線形和結構兩部分組成。
    (1)線形組成。道路線形是指道路中線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這一空間線形投影到平、縱、橫三個方向而分別繪制成反映其形狀、位置和尺寸的圖形,就是公路的平面圖、縱斷面圖和橫斷面圖。
    (2)結構組成。道路工程結構組成一般分為路基、墊層、基層和面層四個部分。高級道路的結構由路基、墊層、底基層、基層、聯(lián)結層和面層等六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