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黨課思想匯報:參觀施洋烈士墓小悟

字號:

敬愛的黨組織:
     一個優(yōu)秀的革命先烈所表現的高貴品質,能夠激勵幾代人的健康成長;一個英勇無畏的優(yōu)秀革命團體,能夠在幾十年歷史進程中延續(xù)不斷,影響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這里是一個埋葬著英雄的地方,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向我們訴說著英雄生前光榮而無悔的事業(yè)。曾長懷報國之志,長思肩上之責的施洋烈士卻有著不平凡的一生:
     施洋,字伯高,湖北竹山人。生于1880年6月13日。1907年施洋考入鄖陽府立農業(yè)學堂學蠶科。課余時間閱讀進步書刊,苦苦尋找救國救民真理。1917年,他與武漢法學界人士組織法政學會,主張律師是保障人權,伸張公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積極地響應并支持愛國運動;1920年秋,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閱讀了《***宣言》等馬列著作。同時,他還深入產業(yè)工人居住區(qū),了解工人疾苦,參與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學校,宣傳“勞工神圣”和社會主義。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zhèn)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施洋大義凜然地說:“
    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百個施洋!”表現了一個***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的堅強信念。中國***的優(yōu)秀黨員、勞動者的律師施洋英勇犧牲了,時年34歲。
     遠望見那巍峨的紀念碑,矗立在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之中,卻已然在心中涌動起深深的敬仰之情。他神情莊嚴,凜然堅定,給人以震懾。他是那么高大雄偉,不因雕像本身,而是那里面凝聚著一位革命先烈的心靈,一個***員堅定革命毅志,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古人云“死生亦大已”,人的生命何其寶貴。然而,又是什么,讓手無寸鐵、一介書生的施洋慷慨激昂、蹈死不顧?“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施洋的大仁大勇,憑的是一身的肝膽,憑的是滿懷的信念!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施洋,以及所有像他一樣,為了革命事業(yè)而獻出生命的烈士,用熱血和頭顱壘就的。他們的偉大精神永垂不朽,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在當時那段激揚動蕩的歲月中,烈士們的精神鼓舞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投身于革命事業(yè);而許多年后的今天,他們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為祖國為人民奮斗終生!我始終相信,報效祖國并非是一個大而空的話題。作為一個平凡的人,我們的一言一行,我們的盡職盡責都是在為國家出力。學生致力于學業(yè)、工人專注于工作都是貢獻的一種表現。今日的我們更是尤為幸運的,我們有幸步入了國內一流的大學,使得我們能夠接受國內一流的教育,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怎能
    不好好珍惜?
     施洋同志為推動社會的進步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革命精神永遠鞭笞著我們,指引著我們,豐富著我們的民族精神。雖然現在的社會沒有了戰(zhàn)爭和硝煙,但施洋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的跟黨走,走正確的路,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在社會主義的新的歷史征程中,繼承和發(fā)揚革命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添磚增瓦,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