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讀后感:《京華煙云》伴我成長

字號:

人生漫長,能有幾本好書相伴身旁?國學鴻儒林語堂,書《京華煙云》之典章,予我一枕書香,伴我成長!
    或許就是那驚鴻的一瞥,讓我目睹了你的芳容。十一歲的我捧著你的簡裝本在新華書店里,就像是掘到金子一般,只因你和我的乳名有一個共同的“煙”字,從此,緣起不滅……
    憑著僅有的一點文學功底,我像一只小餓狼撲食著獵物,一點一點地吸吮你的精華。一遍,兩遍……就這樣時斷時續(xù)地重復直到我熟悉你煙云籠罩下的面頰。首先,引起我強烈共鳴的自然是姚木蘭,她集中國女性的傳統(tǒng)美好象征于一身:美麗、智慧,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片包在荷葉里的月光——忍辱負重、寬容大度、顧全大局。為報恩,她自愿嫁給生命垂危的平亞;為了曾姚兩家的聲譽,她代妹莫愁出嫁,卻還要遭受莫愁的誤解;對于蓀亞的婚外情,她從容處之,以一個女性的寬容胸懷終使曹麗華放棄這美好的意外,也使蓀亞回心轉(zhuǎn)意;對于牛素云、桂姨的明槍暗箭,她都釋然一笑了之。這時的我正是一個十一歲的小男生,我從木蘭身上學會了寬容、堅強,這些一直影響著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在日后的歲月中,我會盡力化解我和他人相處時的矛盾,我贏得了一份好人緣,得到了大家的微笑,這是我人生一張數(shù)額巨大的存款單,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感謝 《京華煙云》,是它給予我寬容與大局觀念,伴我成長!
    釋卷多年,當我再度打開你塵封的扉頁之時,我已是一個花季少年。十五歲,一個青皮后生子,有點懵懂,幾許迷茫,未脫稚氣,強裝成熟。書中的愛情故事像磁場一般吸引著我:曼妮明知平亞病危依然矢志不渝,平亞病亡后,她終生守寡也不曾后悔;蓀亞和曹麗華的愛情是一場美麗的錯誤,一時的頭腦發(fā)熱造成了凄凄慘慘悲劇收場;立夫和木蘭雖是知己,囿于時局有情人不得眷屬;木蘭和蓀亞的愛情久經(jīng)考驗,小心呵護,終成正果,幸福美滿。我不禁放下糾結(jié),愛情雖好,難堪三角。青澀的果子難以下咽,帶刺的玫瑰容易扎手。愛情是圍城,難出難進。我釋然,原來一切都在煙雨蒙蒙中,煙云消散后才是美麗繁盛的帝都京華。感謝《京華煙云》,伴我走過泥濘的花季,定準我的人生坐標,拔我于迷茫之中,使我不偏移正軌,伴我成長!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我即將踏進中考的考場,我對人生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追尋著理想。這時書中吸引我的是整個大的時代背景,也是書中最為精華的部分——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孔立夫與姚迪非紛紛參加抗戰(zhàn),為民族獨立拋頭顱,灑熱血,吼出一句神洲誰是自由民;姚□為了不讓甲骨文落入敵寇之手,寧為玉碎,付甲骨、百年花園、敵寇、自己于一炬;曼妮為免于日本人污辱,憤然投井。我在其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堅挺不倒。正是一批批小人物更能體現(xiàn)我民族精神扎根之深,我泱泱中華有四萬萬之眾時,尚且不畏,如今十數(shù)億之眾,更加堅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巋然不動。近幾年,我們眾志成城,戰(zhàn)勝非典、大地震、金融危機……這一切不都說明我中華的明天輝煌燦爛嗎?感謝《京華煙云》,讓我更加堅定為國效力的信念,我愿為祖國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京華煙云》指引并堅定著我的理想,伴我成長!
    《京華煙云》常讀常新,但愿在我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時重讀這本書,我會有新的收獲……
    黃金千斤,美女萬數(shù),高官虛名,怎比我好書五車,八斗才思。是書籍孕育著并體現(xiàn)著人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書海拾貝,我總會擷取到最美麗的明珠,她釋放的日月精華將是我一生的無盡寶藏。就讓這萬丈光芒,照亮我夜行路之茫茫,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