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某廠年產煤100萬噸,為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需耗資2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噸煤成本由原230元降至200元,問此方案是否可行?
假設E0=0.3,則E=100*(230-200)-0.3*2000=3000-600=2400>0。故可行
例題:某廠年產煤60萬噸,為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需耗資4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噸煤成本由原230元降至210元,問此方案是否可行?
假設E0=0.5,則E=60*(230-210)-0.4*4000=1200-1600=-400<0。故不可行
另一種情況是,當舊廠技術改造、生產規(guī)模顯著擴大后,其經濟效益則表現在產品成本的降低、產量的增長以及因產量增長而帶來的收益上。
其經濟效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
E——技術改造的年度經濟效益
Q0——技術改造前生產規(guī)模
C0——技術改造前的產品單位成本
C1——技術改造后的產品單位成本
Q1——技術改造后的年產品產量
C2——新建廠的產品單位成本
Q2——新建廠的年產品產量
K2——新建廠的投資額
L——改造期間減產損失總額
減產損失=減產數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
當E大于0時,說明改造方案較建新廠方案計算費用要節(jié)約,改造方案優(yōu)于新建廠方案;
當E小于0時,建新廠方案較改造方案的計算費用要節(jié)約,建新廠方案優(yōu)于改造方案;
當E=0時,如果環(huán)境保護、勞動條件明顯改善,則可認為改革方案可行。
例題:某廠年產煤100萬噸,為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需耗資2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噸煤成本由原230元降至200元,產量增加至180萬噸;若建設新廠,需投資5000萬元,則新廠年產量為130萬噸,單位成本為180元/噸,新廠建設時減產30萬噸,每噸煤售價為300元。問哪種方式更加有利?
假設E0=0.3,則
E=(100*230+130*180+0.3*5000)-[180*200+0.3*(2000+2100)]=47900-37230=10670>0,改造更有效。
假設E0=0.3,則E=100*(230-200)-0.3*2000=3000-600=2400>0。故可行
例題:某廠年產煤60萬噸,為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需耗資4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噸煤成本由原230元降至210元,問此方案是否可行?
假設E0=0.5,則E=60*(230-210)-0.4*4000=1200-1600=-400<0。故不可行
另一種情況是,當舊廠技術改造、生產規(guī)模顯著擴大后,其經濟效益則表現在產品成本的降低、產量的增長以及因產量增長而帶來的收益上。
其經濟效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
E——技術改造的年度經濟效益
Q0——技術改造前生產規(guī)模
C0——技術改造前的產品單位成本
C1——技術改造后的產品單位成本
Q1——技術改造后的年產品產量
C2——新建廠的產品單位成本
Q2——新建廠的年產品產量
K2——新建廠的投資額
L——改造期間減產損失總額
減產損失=減產數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
當E大于0時,說明改造方案較建新廠方案計算費用要節(jié)約,改造方案優(yōu)于新建廠方案;
當E小于0時,建新廠方案較改造方案的計算費用要節(jié)約,建新廠方案優(yōu)于改造方案;
當E=0時,如果環(huán)境保護、勞動條件明顯改善,則可認為改革方案可行。
例題:某廠年產煤100萬噸,為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需耗資2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噸煤成本由原230元降至200元,產量增加至180萬噸;若建設新廠,需投資5000萬元,則新廠年產量為130萬噸,單位成本為180元/噸,新廠建設時減產30萬噸,每噸煤售價為300元。問哪種方式更加有利?
假設E0=0.3,則
E=(100*230+130*180+0.3*5000)-[180*200+0.3*(2000+2100)]=47900-37230=10670>0,改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