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真題用書的選擇 黃皮or超精解

字號:

張劍 黃皮書
    第考就買的這本,當(dāng)時紙張還差點,但內(nèi)容也樸實親切得多。當(dāng)時的真題圣經(jīng),所向披靡。
    一本書的好和不好相對而言的。要看參照物是誰?我看過真題解析,印建坤編寫的。相較之下,黃皮的確要詳盡的多。
    完形和翻譯算是黃皮的強項,一篇文長篇累牘好幾頁。完形的話,把能扯上的都扯上,以求精析二字。但始終有點過猶不及的感覺。因為單靠幾篇文章的解析是不能提高你的英語水平的,反倒顯得龐雜了。翻譯要相對好些,把評分點都逐一給出,讓學(xué)生做的時候心中有數(shù)。
    至于閱讀A,在我沒接觸超精解之前,確實覺得已經(jīng)挺好了。但是個別題還是覺得很牽強。嘮叨一堆,還是沒把我說服,當(dāng)然這種題是極少的。。但接觸超精解之后,就感覺黃皮不那么好了,分析都是舊題論題,沒得解析的神。
    丁教主 真題超精解
    我推他的閱讀A,但不推他這本書,這個要先聲明下:因為這套書去年我買56塊沒折扣,除開閱讀A,其他簡單到死。但我就仔細(xì)研究20110年的真題,前后4遍(因為10年傷得很重,想知道怎么死的)。不得不說10年的題很有水平,值得好好研究,其他的除開09年真題,我基本沒看。
    也因為重點研究過10年的真題,所以比較好對比黃皮和超精的主體部分——閱讀。
    閱讀方面丁教主的超精確實遠(yuǎn)勝于黃皮。(否則今年黃皮也不會改版成超精模式)黃皮只在告訴你這個題為什么是這個項;而超精則是把怎么推導(dǎo)出該選項并排除其他項的過程,入木三分地剖析給你。說實話,2010年之前的真題我是輕視的,因為能讀懂就能選對,選錯的就是沒讀懂……所謂超精有點多此一舉。但對10年的難度,超精的模式真的是點到要害了。
    總結(jié)下,就是第一年考的童鞋,是可以買黃皮書看看的。今年的黃皮超精讀的模式就是在抄襲丁教主的超精解,想必很多解析也多有參考,所以現(xiàn)在應(yīng)該會在伯仲之間。雖然就7年的題,但是確實也是足夠的,再之前的真題有和沒有無關(guān)痛癢的。但我感覺,09、10、11這三年的閱讀A一定要好好研究,體會。其他的也就讓你適應(yīng)真題的風(fēng)格,難度上差上一個層次價值不大,尤其是10年的,完全是出題陷阱的技巧大全,重重重點地去研究體會。
    第二年考的同學(xué),還是嘗試下超精解,體會下深層次的東西。超精的解析確實蠻有味道,很有新鮮感,很親切。不像黃皮高高在上,指著文章答案在……而第一年的新手黃皮就行了,因為你先要做好的是適應(yīng)真題的難度和風(fēng)格,而不是深層次的東西,千萬別買2本,花錢費時自己又看不完。
    外一篇 我的一點經(jīng)驗及小議閱讀150
    150上下冊,我都做過的。之前覺得還不錯,確實挺貼近真題。在10年我把正確率控制在一個單元錯四個的時候,我信心滿滿地把目標(biāo)定到70以上。結(jié)果遭遇滑鐵盧……敗得慘痛才會引人去反省。坦率地講,我一直是輕視真題的,做過一遍就沒去看,因為錯的答案都記住了,對的還是對的,覺得再做就是炒冷飯而已。什么陷阱啊,技巧啊,一概無視,心中很篤定,能看懂就能做得對,看不懂才會做不對。陷阱一說全是浮云,所以真題在作對后也沒深入的研究。而對150的正確率倒是一直耿耿于懷,做得好的時候,自己都感覺自己牛逼。做得不好的時候恨不得再做一單元做到好為止,這種心態(tài)很多人都會有的,但非常有害。一本閱讀題是不能真正提高你的閱讀水平的。
    10年的題,我考場上是做蒙的,平時真題45分鐘搞定四篇,150這么難的都不在話下,還會怕嗎?!結(jié)果10年第一篇花費35分鐘還有3個不確定。打擊很大!問題出在哪?是文章難度一下子提上這么多嗎?顯然不是。那是什么?是命題的難度。干擾項的甄別不再是靠你掃一眼,浮光掠影地大致知道就能作出排除,細(xì)節(jié)題不是集中在一處,推斷題要求你對文章中心的把握也有更高的要求??傊?,10年命題是很多有把大量的信息糾纏在一起來考察。大家應(yīng)該有體會,讀閱讀,讀到下一段會把前面的細(xì)節(jié)忘記。所以但一個題的四個選項包含很多綜合的信息時難度就一下上去了……那我門要怎么做呢?一句話,提高閱讀的精度,就是所謂的超精讀。
    去年復(fù)習(xí),我個人沒像樣做過150,買本盜版的,心情好了就搞一篇練個手,然后嘲笑它不靠譜。這種不靠譜只有在我認(rèn)真研究過2010年真題后才會覺得,新手是體會不到的,之前我也一直覺得不錯,之后,發(fā)現(xiàn)包括后的5套題,其實都是一個毛病,照貓畫虎,咬文嚼字,完全偏離真題。不過這也是難怪的,真題一年就4篇,150一年150篇嘛。
    更加過分的是,150去年前言說,更新幅度是48篇,我因為有前一年的,看他更新那么大所以才買本新的練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完全是騙人的,更本就沒有48篇,印象中根本不超過10篇。(這點張編輯不要跟我爭,我有2本書,不會污蔑你)這是什么行為,欺騙第一年考的學(xué)生??!剩下的大家自己心中有數(shù),我不多說??吹浆F(xiàn)在童鞋們又一年的陷入150的爭論,感覺又是一個輪回的誤入歧途。我是不推150的,好別做!如果你實在覺得不跟自己過不去不爽,那就買本來看看前面的文章找找翻譯的問題;如果不在文章后寫上5個ABCD感覺明顯dt的,那就勾一勾,知道個對錯就行了,別深究。歐陽鋒練倒敘版的九陰真經(jīng)是什么下場,做150也差不多。真的九陰真經(jīng)是真題哈。有同學(xué)要說了,我不要九陰真經(jīng),偶要練九陽神功!那就在研究好真題的基礎(chǔ)上,讀點帶精譯的外刊吧,點到為止哈。
    回到正題,怎么精讀,我去年讀了某人的外刊(然錯誤也有,明顯是多人拼湊之作),然后自己翻譯再對照,修改。感覺對語感幫助很大。但是對第一年考的童鞋,建議翻譯真題就可以。你寫下來和你自己腦子里翻一遍差別很大。。你自己閱讀過去的細(xì)節(jié)處的錯誤理解,在你看全文翻譯文字時會自動的無意識地被修正,潛意識中覺得自己都讀懂,理解的,其實不是。但寫下來就不同,錯的細(xì)節(jié)處都顯現(xiàn)在紙面上。
    后就是作文很拉分,要好好練。去年我作文是*奔的。因為寫后沒人改,自己寫過幾篇后就沒再寫,因為再寫也就這水平,沒必要花時間。后作文和翻譯40分才拿25分左右,比較差。現(xiàn)在你們才開始,建議每周寫一篇找老師改改,然后背背。2個月后同樣的題目再寫一遍,看看有沒有進(jìn)步……這是正途。
    新題型和完形完全是看天吃飯,10年的難,11年的就很簡單。考前隨便做做就好了,別較真,真劃不著。PS:新題型張錦芯的220篇后面的閱讀B不錯,復(fù)印一下可以做做。完形就真題搞搞就行。英語要考55-65還是很簡單的,別怕。之下和之上就都要花功夫了。如果你是及格萬歲黨,建議多花時間在數(shù)學(xué)和專業(yè)方面。英語是不能體現(xiàn)你復(fù)習(xí)程度的一門課,大家心態(tài)放平點,平時做的好別覺得自己就很牛逼,平時即使做全對,考試也不會多給你加2分。做好遇到困難的思想準(zhǔn)備,別重蹈我10年的覆轍。平時復(fù)習(xí)的不好,也不要怕,考試時說不定就人品爆發(fā),一瀉千里橫掃試卷也不一定。就像我去年,每天就1個小時看看外刊翻譯翻譯,單詞也沒背,閱讀也沒做,作文也沒寫,后77.所以功夫在平時,考場上好壞都是能一下顛倒乾坤的。
    原本低調(diào)的過日子,但看某些童鞋把注意力放在什么書好,什么書差上。背個單詞都要問問怎么背,一本書改個版就不知道怎么用。就覺得很無語。大伙考煙酒僧吧,又不是小學(xué)畢業(yè)考。。想想你的對手都沉靜地在看書,你是否顯得浮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