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2012年考試《會計》模擬測試題(2)

字號:

6. 2×10年1月5日,東海公司因對南洋公司新增20%的長期股權投資,該部分股權投資入賬時應確認的營業(yè)外收入為()萬元。
    A.50
    B.40
    C.90
    D.100
    7. 甲公司有關無形資產(chǎn)業(yè)務如下
    (1)2006年1月1日購入一項無形資產(chǎn),價款810萬元,另發(fā)生相關稅費90萬元。該無形資產(chǎn)法定有效使用年限為8年,甲公司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殘值為零。
    (2)2007年12月31日,由于與該無形資產(chǎn)相關的經(jīng)濟因素發(fā)生不利變化,致使其發(fā)生減值,甲公司估計可收回金額為375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原預計使用年限不變。
    (3)2009年12月31日,由于與該無形資產(chǎn)相關的經(jīng)濟因素繼續(xù)發(fā)生不利變化,致使其繼續(xù)發(fā)生減值,甲公司估計可收回金額為16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原預計使用年限不變。
    (4)2010年3月1日甲公司與A公司簽訂協(xié)議,甲公司向A公司出售該無形資產(chǎn),價款為130萬元,營業(yè)稅稅率為5%。2010年4月1日辦理完畢相關資產(chǎn)轉移手續(xù)并收到價款。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有關無形資產(chǎn)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2006年1月1日購入一項無形資產(chǎn)的成本為900萬元
    B.2006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chǎn)的累計攤銷額為150萬元
    C.2007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為225萬元
    D.2009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額為90萬元
    8. 下列有關2010年有關無形資產(chǎn)的會計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是()。
    A.2010年3月1日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B.2010年與A公司簽訂處置協(xié)議時無形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146.67萬元
    C.2010年3月1日計提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額為16.67萬元
    D.2010年4月1日無形資產(chǎn)處置損益為零
    9. 甲公司為國有大型企業(yè),歷年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在未來期間不會發(fā)生變化。2009年1月1日開始執(zhí)行新會計準則體系。同時經(jīng)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準,于2009年1月1日開始對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作如下變更:(下述涉及會計政策變更的均采用追溯調整法,除特別說明外不存在追溯調整不切實可行的情況;甲公司預計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1)2009年1月1日對持有A公司80%股權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對A公司的投資2009年年初賬面余額為50 000萬元,其中,成本為42 000萬元,損益調整為8 000萬元,未發(fā)生減值。變更日該投資的計稅基礎為其成本42 000萬元。
    (2)2009年1月1日對持有B公司20%股權的長期股權投資經(jīng)過追加投資,使持股比例達到60%,其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對B公司的投資2009年年初賬面余額為8 000萬元,其中,成本為6 000萬元,損益調整為2 000萬元,未發(fā)生減值。變更日該投資的計稅基礎為其成本6 000萬元。
    (3)2009年1月1日將全部短期投資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其后續(xù)計量由成本與市價孰低改為公允價值。該短期投資2009年年初賬面價值為6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6 300萬元。變更日該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的計稅基礎為6 000萬元。
    (4)2009年1月1日將按銷售額的1.5%預提產(chǎn)品質量保證費用改按銷售額的3%預提產(chǎn)品質量保證費用。
    (5)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對A公司投資的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B.對B公司投資的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C.將全部短期投資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D.將按銷售額的1.5%預提產(chǎn)品質量保證費用改按銷售額的3%預提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10. 下列關于甲公司就其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及后續(xù)的相關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A.變更日對A公司投資的調減其賬面價值8 000萬元,調整期初留存收益,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B.變更日對B公司投資的調減其賬面價值2 000萬元,調整期初留存收益,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C.變更日對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追溯調增其賬面價值30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75萬元,并調增期初留存收益225萬元
    D.將按銷售額的1.5%預提產(chǎn)品質量保證費用改按銷售額的3%預提不需要追溯調整
    答案及解析
    6. [答案]B
    [解析]20×9年1月1日,初始投資成本=1 000(萬元),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9 500×10%=950(萬元),產(chǎn)生商譽=1 000-950=50(萬元);2×10年1月5日,東海公司追加投資20%的股權,投資成本=2 500+10=2 510(萬元),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份額=13 000×20%=2 600(萬元),產(chǎn)生負商譽=2 600-2 510=90(萬元)。綜合考慮來看,東海公司于追加投資日2×10年1月5日應確認的營業(yè)外收入=90-50=40(萬元)
    7. [答案]D
    [解析]2006年1月1日購入該項無形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810+90=900(萬元),選項A正確;2006年12月31日攤銷額=900÷6=150(萬元),選項B正確;2007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900-150×2-375=225(萬元),選項C正確;2009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375-375÷4×2-160=27.5(萬元),選項D不正確。
    8. [答案]C
    [解析]2010年3月1日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chǎn)不進行攤銷,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選項A正確;2010年無形資產(chǎn)攤銷的金額=160÷2×2/12=13.33(萬元),無形資產(chǎn)賬面價值=900-(150×2+93.75×2+13.33)-(225+27.5)=146.67(萬元),選項B正確;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130-130×5%=123.5(萬元),需要調整賬面價值,即計提資產(chǎn)減值準備的金額=146.67-123.5=23.17(萬元),選項C不正確;2010年4月1日,處置價款130減去無形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900-(150×2+93.75×2+13.33)-(225+27.5+23.17)減去營業(yè)稅130×5%的金額為0,所以處置損益為零,選項D正確。
    9. [答案]B
    [解析]選項B,對B公司投資的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屬于采用新政策。
    10. [答案]B
    [解析]選項A,變更日對A公司的投資調減其賬面價值8 000萬元,調整期初留存收益,按照成本法調整之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42 000萬元,計稅基礎是42 000萬元,因此不產(chǎn)生暫時性差異,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并且原采用應付稅款法,也未確認遞延所得稅,所以正確; 選項B,多次交易形成合并的情況下,按《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4號》的規(guī)定,不再進行追溯調整,不需要調整B公司原投資的賬面價值,也不需要調整期初留存收益,不確認遞延所得稅,所以不正確; 選項C,變更日對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追溯調增其賬面價值30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300×25%=75(萬元),并調增期初留存收益=300×75%=225(萬元),所以正確; 選項D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不需要追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