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捐款額超本土人士 打破小氣刻板印象

字號:

中新網(wǎng)5月23日電 據(jù)加拿大《世界日報》報道,加拿大移民平均收入較本地出生者低,但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捐款比率略低,但移民平均捐款額高于本地出生者35%以上。新移民因抵埠之初耗費積蓄,找工作不易,因此捐款比率較低,但移民愈久捐款比率愈高,甚至高于本地出生者。宗教團體是移民捐款的主要對象,本地人傾向醫(yī)療機構(gòu)。
    加拿大統(tǒng)計局(Statistics Canada)發(fā)表“加國移民捐款及擔任義工”(Giving and volunteering among Canada"s immigrants)研究報告,比較15歲以上移民及本地出生者在2007年與2010年進行公益捐款及從事義工的情況。
    報告發(fā)現(xiàn)移民捐款的比率為82%,略低于本地出生者的85%,盡管移民家庭年收入較低,但2010年的平均捐款額高達554元,較本地出生者的409元,高出35%以上。移民捐款中位數(shù)為155元,也高于本地出生者的111元。
    這項研究與一般人認為移民較小氣,不愿從事公益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以年收入4萬元以下的移民家庭為例,其平均捐款額達404元,幾乎是同樣收入的本地人兩倍。
    在抵埠未滿10年的新移民中,捐款比率僅79%,平均捐款額也只有270元,但抵埠10到19年者,平均捐款額已增至482元,抵埠30年以上者,捐款比率更超過90%,平均捐款額亦達752元,均遠高于本地出生者。
    報告作者湯瑪士(Derrick Thomas)認為,新移民初來乍到,且多屬年輕家庭,在安頓過程耗費大筆積蓄,且需時間融入本地就業(yè)市場,因此捐款比率較低。但隨著移民時間增加,捐款比率與金額就愈高,與本地出生者已無差別。
    宗教團體是移民捐款的主要對象,2010年移民的慈善捐款中,有一半是捐給宗教團體,特別是新移民,更是如此;反觀本地出生者,僅有37%捐款給宗教團體。本地人也常捐款給醫(yī)療機構(gòu)(17%)。
    無論移民或本地出生者,從事慈善捐款的三大理由都是:一、同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二、認同捐款機構(gòu)的理念;三、回饋社會。(阮耀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