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稅務師考試的《稅收相關法律》

字號:

稅收相關法律考試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歸納下來,有以下四個特點:
    1、題型、題量、分值不變。
    十多年來,稅收相關法律試題的題型、題量、分值一直保持不變:
    (1)單選
    40題,每題1分,分值4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 個最符合題意。
    (2)多選
    共3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3)綜合分析題
    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全卷總共90題,140分。
    2、試題基本不超過考試大綱的范圍,緊緊圍繞教材出題。在考查方式上,強調實務性和綜合性。
    (1)實務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
    一是與稅收密切聯(lián)系的法律,其著眼點在于稅收與法律的結合上。因此在命題時往往會考查一些案例分析題。
    行政法律制度部分的案例分析題,案情往往會涉及到稅務行政許可、稅務行政處罰、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刑事法律制度的案例分析題往往會考查一些涉稅犯罪及相關的訴訟程序。
    例如,2008年的綜合分析題(四):
    李某與王某共同出資在某市開設香客來餐飲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28日辦理了稅務登記。由于效益不好,餐飲公司于2007年11 月30日停業(yè)。稅務部門對該餐飲公司納稅情況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其在經(jīng)營期應繳納營業(yè)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共計70834元,但餐飲公司隱瞞經(jīng)營收入,虛假申報,實際申報繳納稅款1896元。此外,李某與他人通謀,于2006 年非法購買50份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未被有關機關發(fā)現(xiàn)。
    稅務部門對餐飲公司應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
    A、按《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
    B、對餐飲公司來繳納的稅款予以補征,并加收滯納金
    C、如餐飲公司認錯態(tài)度較好,可以不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D、餐飲公司偷稅數(shù)額已達到法定犯罪標準,應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E、對李某非法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行為,只能給予行政處罰,而不應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答案】ABD
    本題考查涉稅的行政處罰和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
    如果稅務部門決定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下列有關案件移送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A、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的決定由市稅務局局長依法批準
    B、該案應在批準移送后3 日內(nèi)向同級公安機關移送
    C、該案應在批準移送后3 日內(nèi)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
    D、該案應在批準移送后24 小時內(nèi)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移送
    E、該案應在批準移送后24 小時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移送
    【答案】A
    本題考查涉稅的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
    李某2006年非法購買50份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行為構成( )。
    A、非法購買發(fā)票罪 B、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
    C、非法制造發(fā)票罪 D、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 E、偷稅罪
    【答案】D
    本題考查涉稅犯罪。
    根據(jù)《刑法》 的規(guī)定,若餐飲公司偷稅數(shù)額在( )以下,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jīng)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A、1 萬元 B、5 萬元 C、10 萬元 D、20萬元 E、50萬元
    【答案】B
    本題考查涉稅犯罪的量刑情節(jié)。
    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 )的犯罪主體屬于特殊犯罪主體。
    A、騙取出口退稅罪 B、抗稅罪
    C、偷稅罪 D、逃避追繳欠稅罪 E、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
    【答案】BCD
    本題考查涉稅犯罪的犯罪主體。
    這類試題考核的目的就在于考查考生的實務操作能力。
    其他的題目如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等部分也是通過案例來考察相關知識點,因此學習時要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2009年的單選題第7題:
    石湖縣政府以文件形式規(guī)定:因禽類宰殺市場管理需要,石湖縣所有禽類宰殺單位或者個體戶,須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到縣政府臨時成立的禽類管理辦公室申請辦理禽類宰殺證,違者予以罰款。個體戶陳某未按文件規(guī)定申請辦理禽類宰殺證,禽類管理辦公室對陳某罰款500元。下列關于該案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陳某對罰款不服申請復議時,若一并對石湖縣政府的文件提出審查申請,復議機關應當轉送有權機關依法處理
    B、石湖縣政府的文件雖屬違法設定許可和處罰,但是行政復議程序中復議機關對該文件一概不予審查
    C、若陳某直接向法院起訴,應以石湖縣政府為被告
    D、禽類管理辦公室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罰款決定,陳某申請復議時應以其為被申請人
    【答案】C
    本題考查行政復議對“規(guī)定”的附帶性審查以及被申請人的資格。
    (2)試題的綜合性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xiàn):
    一是綜合分析題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疾榈闹R面寬,內(nèi)容既涉及實體法,又涉及程序法。
    還以2008年的綜合分析題(四)為例:第87題考查涉稅的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屬于程序法;第88-90考查的是涉稅犯罪的罪名、量刑情節(jié)和犯罪主體,屬于實體法;第86題考查涉稅的行政處罰和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既涉及實體法又涉及程序法。
    二是單選題和多選題的綜合性越來越強。
    單選題和多選題開始注重考查相關知識點的聯(lián)系:既有橫向比較,比如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對聽證問題的比較、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程序上的差異、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會會議制度上的區(qū)別等;又有縱向串聯(lián),如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行政處罰與刑罰的銜接、債權和物權的銜接等。目的就在于考查考生知識體系的關聯(lián)性和綜合分析能力。
    3、考查內(nèi)容上重者恒重,注重對重點章節(jié)、重點內(nèi)容的考查。
    以下各章是考試的重點章:
    第一篇:第五章(行政處罰法律制度,約占10分以上)、第六章(行政復議法律制度,約占10分左右)、第七章(行政訴訟法律制度,約占15分左右)。
    第二篇:第一章(民法基礎,約占10分左右)、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約占15分左右)、第八章(公司法律制度,約占10分以上)、第九章(破產(chǎn)法律制度,約占15分以上)。
    第三篇:第一章(刑事法律制度,約占15分以上)。
    對于重點章來說,分值比例高于非重點章,重要的知識點經(jīng)常在試題中重復出現(xiàn)??梢哉f,約有80%的分數(shù)在考查占教材比重20%的重點內(nèi)容。這就為大家的復習提供了捷徑,在照顧“面”的同時更要關注“點”,突出重點,事半功倍。
    4、青睞新增知識點,考查考生的知識更新情況。
    每年稅收相關法律的教材都要根據(jù)最新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司法解釋重新進行修訂,教材中會增加和修改一部分內(nèi)容,對于這些新增知識點,在命題時會有所側重。比如,2008年教材增加了《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的內(nèi)容,命題時對這兩部分內(nèi)容有所側重,2008年行政復議法律制度考試的分值高達18分,是第一篇分值的一章。再如,2010年教材第三篇第一章中的偷稅罪修改為逃稅罪,增加了瀆職罪,對命題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