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學月質量檢測

字號: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得分
    溫馨提示:本卷滿分70分,歷史與思想品德考試時間共120分鐘。你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不得相互借閱。請仔細審題,認真作答。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主要含義是 ( )
    A、取消鞠躬、跪拜禮,人們可以站起來走路
    B、人民不在受地主、資本家剝削,完全按勞分配
    C、國家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在政治上成為國家的主人
    D、人民獲得所有生產資料,在經濟上成為主人
    2、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出兵時間和司令員關聯正確的是 ( )
     A.1950年10月——劉伯承 B.1951年10月——陳毅
     C.1950年10月——彭德懷 D.1950年10月——賀龍       
    3、為了徹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  ( )
    A.《土地法案》  B.《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
    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4、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中實行的是 ( )
    A、贖買政策 B、沒收政策 C、建立合作社 D、自由政策
    5、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 )
     A.個體勞動者互助合作   B.引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
     C.限制民族資產階級的剝削  D.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6、1958年出現的“左”的錯誤的主要標志 是 ( )
    ①高指標 ②瞎指揮 ③浮夸風 ④共產風
     A. ①③   B. ④③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我們唱著東方 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备柙~中歌頌的是 ( )
     A.孫中山和鄧小平 B.孫中山和鄧小平 C.毛澤東和鄧小平  D.劉少奇和鄧小平
    8、.為黨的xx屆xx全會的召開奠定思想基礎的是 ( )
     A.**集團被粉碎  B.**集團被粉碎
     C.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D.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9、、李明同學收集了“鄧稼先、王進喜、焦裕祿”三個人的人物肖像圖片,他應該把這些圖片歸入下列哪一專集 ( )
    A、建設社會主義模范 B、國防戰(zhàn)線的標兵 C、共和國的忠誠衛(wèi)士 D、科技戰(zhàn)線的楷模
    10、“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备柙~中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時候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 )
    A、香港 1997.7 B、澳門 1997.7 C、香港 1999.12 D、澳門 1999.12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組合列舉題(本大題共8分)
    11、2012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3歲生日。我校八年級(1)歷史小組準備以“新中國60周年知識問答”的主題召開主題班會,現請你一起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
    (1)英雄譜(示例:焦裕祿——人民的好干部 根據示例寫出相關內容,2分)
    王進喜—— 鄧稼先——
    (2)外交風云(寫出下列年代我國參加或取得的重大的外交成就,3分)
     1955年:
    1971年:
     1979年:
    (3)民族關系(寫出與下列提示對應的歷史事件,3分)
     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大發(fā)展而實 施的戰(zhàn)略
    三、辨析改錯題(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題前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8分)
    【 】(1)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改正:
    【 】(2)*是一場由錯誤發(fā)動,被*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
    改正:
    【 】(3)“大躍進”和三大改造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的嚴重失誤。
    改正:
    【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中、印、柬三國共同倡導的。
    改正:
    四、材料題:(共兩小題,共21分)
    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農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農民申請加入農業(yè)合作社
    相關鏈接:農業(yè)、農民、農村問題簡稱“三農問題”,它 關系到中國發(fā)展和安定。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建國初期黨和國家在我國掀起了什么運動?(2分)
    ⑵糧食生產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什么原因是材料三安徽鳳陽縣農業(yè)三年三大步?(2分)
    ⑶試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農村改革開放中土地制度區(qū)別分別是什么?(4分)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的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相應的培養(yǎng)建設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請回答:
    ⑴材料一是哪一時期的基本任務?(2分)例舉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項)(3分)
    ⑵材料二是哪一年會議上制定的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⑶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總路線?(2分)你 如何評價這個總路線?(2分)
    五、活動與探究題(13分)
    26、2012年是改革開放34周年。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果展覽。請你協助小明同學完成以下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覽一:追根溯源
    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戰(zhàn)略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英國有學者提出“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解釋該觀點。(2分)
    展覽二:領袖風采
    要展示“黨中央第二代領帶集體的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光輝形象,應選擇以下哪幅圖片?(2 分)
    本題應選擇字母序號為( )的圖片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展覽三:農村巨變
    簡述新中國成立后對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4分)
    展覽四:開放窗口
    “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980年,我國決定設置經濟特區(qū)。請寫出四個經濟 特區(qū)城市。(2分)
    展覽結語:展望未來
    今天,中國的發(fā)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你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如何繼續(xù)?(3分)
    當涂縣丹陽外國語學校八年級第三次月考試卷
    歷史試卷(開卷)答案
    改錯:
    (1)正確;(2)錯誤,“*”改為“內亂”;(3)錯誤,“三大改造”改為“人民公社化運動”;(4)錯誤,“柬”改為“緬”。
    材料
    1、⑴材料一是土地改革(1分)
     材料二是農業(yè)合作化(1分)
    ⑵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
     ⑶材料一,土地是農民所有制,土地是私有(2分)
     材料三,土地是集體所有制,土地是公有(2分)
    2、⑴一五計劃時期的(2分)
     工業(yè):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交通運輸業(yè):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開通了祖國內地與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人很三項內容即可得分。(3分)
    ⑵1956年中共“八大”。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開了一個好頭。(4分)
    ⑶1958年。(1分)它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對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認識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經驗,忽視客觀規(guī)律。(4分)
    活動探究:
    (1)、黨的xx屆xx全會,1978年的xx屆xx全會召開,會議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
    (2)B。
    (3)土地改革——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任選其中的兩個即可)
    (5)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深入開展科學發(fā)展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