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巖土工程師專業(yè)知識考試案例分析4

字號:

(6)實現信息化施工對于大中型工程,應當預埋測溫點,跟蹤測試,信息反饋,指導施工養(yǎng)護。除了注意溫升、溫差外,更應注意降溫速度,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基面溫差和基底面溫差均控制在20℃以內,及時調整保溫及養(yǎng)護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濕度不至于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采取長時間的養(yǎng)護,規(guī)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fā)揮混凝土的“應力松弛效應”。
    (7)盡快回填土是的養(yǎng)護介質,地下工程混凝土施工完畢應盡快回填。
    3、材料選擇措施,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要求與抗裂的要求相互矛盾,故應當選取在滿足泵送的坍落度下限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水灰比。目前國內攪拌站對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控制波動很大,影響了混凝土的水灰比。調整配料的水灰比,對于控制混凝土的收縮和提高抗裂性是必要的。攪拌站及施工單位都應根據結構強度需要和流動度的要求確定較低的坍落度,根據施工季節(jié)及運輸距離選擇適宜的出廠坍落度和送到澆筑地點的坍落度,并根據現場坍落度信息隨時調整攪拌站水灰比。當水灰比不變時,水和水泥的用量,即水泥漿量對于泵送狀態(tài)及收縮都有顯著影響。
    因此,在保證可泵性和水灰比一定的條件下,應盡可能降低水泥漿量。砂率過高意味著細骨料多,粗骨料少,仍然起到增加收縮的作用,對抗裂不利。砂石的吸水率應盡可能小一些,以利于降低收縮。水泥品種的選擇應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特點,視其結構特點,以水化熱控制或收縮控制。如以水化熱控制可選用粉煤灰水泥、礦渣水泥及中熱硅酸鹽水泥;如以收縮控制,可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水泥等。不要輕易采用早強水泥。
    為了降低用水量,保證泵送流動度,應選擇對收縮變形有利的減水劑。相對中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可選用普通減水劑,夏季宜選用緩凝型,而冬季可選用普通型。粉煤灰是泵送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效應及微珠效應,具有優(yōu)良性質的粉煤灰,在一定摻量下(水泥重量15%~20%),其強度還有所增加(包括早期強度),密實度增加,收縮變形有所減少,泌水量下降,坍落度損失減少。粉煤灰與減水劑摻入混凝土稱為“雙摻技術”。
    通過預配試驗會取得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漿量,提高混凝土可泵性的良好效果,特別是可明顯的延緩水化熱峰值的出現,降低溫度峰值。有的國外試驗資料說明收縮變形也有所降低。另外可在混凝土中摻入減縮劑、膨脹劑、纖維等以達到減縮、補償和增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