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yè)大學生生產(chǎn)實習指導書

字號:

一、生產(chǎn)實習的目的
    通過實習應達到下列目的:
    1. 學習實際生產(chǎn)知識,鞏固并擴大已學過的制造工藝知識,了解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
    2. 通過現(xiàn)場生產(chǎn)實習,閱讀有關工藝文件及編寫實習報告,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獨立分析工藝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向工人師傅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并進行社會調查,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專業(yè)、熱愛勞動的教育,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
    二、生產(chǎn)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一) 入場教育
    1.全場性報告:介紹工人生產(chǎn)任務及規(guī)律,工廠生產(chǎn)管理情況,工廠發(fā)展簡
    史及發(fā)展規(guī)劃等。
    2.安全技術報告:了解工廠安全生產(chǎn)的規(guī)章制度和保證正常生產(chǎn)的措施及對下廠實習人員的要求。
    3.了解并遵守工廠保安保密條例。
    4.參觀廠區(qū):重點參觀底盤分廠,車身分廠和總裝配線等。
    (二) 機械加工車間實習
    1.深入了解、分析3~4個不同類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1)熟悉零件圖及有關部件圖,分析該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分析零件圖技術要求及結構工藝性。
    2)熟悉毛坯圖,分析毛坯技術要求及毛坯制造方法(注意了解鑄件分模面、澆冒口位置和鍛件分模面位置)。
    3)深入了解和分析零件的工藝過程,主要的內(nèi)容應包括:
    (1)按供需了解零件加工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工序內(nèi)容,基準選擇,設備選擇,切削用量,工時訂額,要求按加工位置畫出工序草圖。工序草圖應用規(guī)定的定位夾緊符號標明定位面及夾緊點,并用紅線或粗實線表明本工序的加工表面。
    (2)分析研究工藝過程以及粗、精基準的選擇。
    (3)分析研究現(xiàn)場工藝工序安排的集中分散程度及加工階段的劃分。
    4)分析了解各工序所用機床設備的工作原理、性能和調整方法,并重點了解兩個典型機床部件的結構。
    5)分析解剖三套不同類型的典型夾具(內(nèi)容包括:定位元件,夾緊元件,對刀元件,夾具的傳動裝置,夾具的調整等)。
    6)分析了解各工序所用刀具的結構,裝夾方法以及換刀、刃磨、尺寸調整情況。
    7)深入了解零件的生產(chǎn)歷史,現(xiàn)場加工以前曾發(fā)生過哪些質量問題,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分析產(chǎn)生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2.參觀了解無心磨削、超精加工、衍磨、液壓仿行、螺紋滾壓、花鍵銑、花鍵磨、銻齒、多軸自動機床加工、自動換刀數(shù)控機床以及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等加工方法,要求一般了解加工原理、加工效果及應用范圍。
    (三) 裝配車間實習
    1.深入了解1~2個典型部件的裝配工藝過程。
    1)閱讀部件裝配圖,了解部件的用途和主要技術性能,分析部件的傳
    動和結構。
    2)分析部件中各個零件的作用和它們在部件中的定位方式及結構。
    3)分析部件裝配技術條件和檢查方法。
    4)了解部件的裝配順序。
    5)了解性能實驗的內(nèi)容及實驗方法。
    2.分析現(xiàn)場裝配方法,要求學生分析哪些零件的裝配屬于完全互換法裝配,哪些零件采用修配法裝配,哪些零件采用調整法裝配。
    3.了解部件裝配的組織形式。
    (四) 工具車間實習
    1.深入了解1~2種典型刀具(例如滾刀、插齒刀、鉆頭、銑刀等)的工藝過程。
    1)熟悉典型刀具零件圖,分析技術要求。
    2)了解現(xiàn)場工藝過程,畫工序草圖。
    3)深入了解刃磨工序的加工工藝(注意了解機床運動,刀具角度的形成及檢查方法)。
    2.了解刀架、量檢具制造中若干典型加工工藝,例如:
    1) 車刀的焊接(設備、焊接及保護劑)與刃磨。
    2)多刃刀具的銑齒開槽(拉刀、銑刀、鉸刀等)。
    3)齒輪滾刀的鏟磨(注意了解機床運動,鏟齒鏟磨工具的廓形等)。
    4)插齒刀和剃刀的磨齒工序。
    5)夾具定位元件制造工藝。
    6)夾具的裝配與調試等。
    三、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的要求
    (一)實習日記
    1.各種報告及講課內(nèi)容記錄。
    2.實習現(xiàn)場記錄:按實習要求在現(xiàn)場實習過程中將有關內(nèi)同記錄下來,并將各工序的加工內(nèi)容及定位、夾緊情況用工序圖表示出來。
    3.生產(chǎn)工藝文件學習紀錄。
    4.實習中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記錄。
    要求工序草圖繪制盡量準確,記錄文字清楚。
    (二)在典型零件和裝配實習的基礎上,寫一份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應重點突出,文字簡練,字跡清晰,圖表清楚準確,報告整潔。
    具體內(nèi)容可參考下列各項:
    1. 典型零件實習部分
    1) 零件的功用,結構特點及技術要求。
    2) 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分析。
    3) 毛坯種類選擇的合理性分析。
    4) 工藝過程分析。
    a)定位基準選擇合理性分析
    b)零件工藝過程分析
    包括:(1)用表格說明零件工藝過程,其表格參考下表格式
    畫出工序的工序圖:加工表面用紅線或粗實線表示,用定位夾緊符號表示出定位基準及夾緊部位,并標出工序尺寸及其它加工要求。
    (2)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其過程分析。
    (3)工藝過程的工序順序安排的合理性分析。
    (4)機床及工藝裝備選擇合理性的分析。
    (5)分析所實習的機床夾具或專用鉆床或銑床夾具,內(nèi)容包括:零件加工要求,第一類自由度的分析,定位基準、定位元件及其所限制的自由度,定位誤差分析計算,夾緊機構或裝置的分析,刀具與夾具相對位置的保證,夾具在機床上的定位與緊固方式和夾具的特點。
    (6)歸納分析不同類型典型零件的制造特點。
    2.加工方法實習部分
    歸納總結不同加工要求的外圓、內(nèi)孔、平面、齒面和孔系的加工方法。
    分析外圓、內(nèi)孔、齒面和孔系加工方案中的一種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工藝特點和應用范圍。
    3.裝配實習部分
    1)實習部件的功用及主要技術要求。
    2)實習部件的裝配工藝過程(用裝配系統(tǒng)圖表示)。
    3)分析實習部件裝配精度的保證方法,說明哪些裝配精度使用完全互換裝配法,選擇裝配法及調整裝配法等保證的,并畫出部件結構草圖,重點分析其中一個裝配尺寸鏈。
    4.實習后的體會、收獲和意見。
    5.社會(工廠)調查報告。
    四、實習期間對學生的要求
    1.遵守實習所在工廠的勞動紀律和安全規(guī)章制度。
    2.愛護工廠的技術資料,按工廠有關規(guī)章借閱。
    3.服從指導教師的指揮。
    4.尊敬工人師傅、工程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
    5.在現(xiàn)場要認真實習,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虛心請教工人師傅和工廠技術人員,記好日記。
    6.按時參加實習,有事年應有學院辦公室準假條,指導教師酌情給假,病假應有病休診斷書,無故缺席者以曠課論。
    7.學生實習缺席(包括病、事假)累計三分之一時間者不給成績或以不及格論。
    8.下廠實習乘坐汽車時, 要按次序排隊上車,要發(fā)揚風格,維護校風,破壞紀律經(jīng)教育不改者,指導教師可以停止其實習或讓其做出書面檢查。
    五、實習成績的考核
    實習結束時,根據(jù)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xiàn),實習態(tài)度,出勤情況,組織紀律性,實習日記及實習報告的質量,以及實習后的考試情況,按五級分評定成績。
    六、實習的組織與領導
    生產(chǎn)實習應有工廠實習領導人員和學校領導實習的教師共同負責領導實習的有關工作。
    學生實習前,直到教師要根據(jù)工廠的實際情況和實習要求制定實習計劃,實習計劃應包括:實習內(nèi)容、實習地點、學生分組、日程安排、專題報告的內(nèi)容及報告人,實習隊的組織及指導教師名單等。
    學生應按照實習計劃在指定時間去指定工作地進行實習,學生去工廠實習,主要通過自己對現(xiàn)場生產(chǎn)進行觀察、調查和分析,完成實習大綱規(guī)定的各項任務,遇到疑難問題可向工人師傅及技術人員請教,也可同指導教師討論。
    實習指導教師應定期巡視學生的實習工作地,檢查學生的實習日記,指導學生進行實習,并認真貫徹實習大綱的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