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隨章測試題(16)

字號:

第十六章 產品成本計算   一、單項選擇題   1、產品成本按其計入成本對象的方式可分為( )。   A.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B.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   C.生產成本和期間成本   D.外購成本和內部成本   2、關于成本計算制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全部成本計算制度把生產制造過程的全部成本都計入產品成本   B.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下,整個工廠僅有一個或幾個間接成本集合,成本集合通常缺乏“同質性”   C.作業(yè)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下,建立眾多的間接成本集合,成本集合具有“同質性”   D.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主要適用于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它們與間接成本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的新興的高科技企業(yè)   3、假設某基本車間甲產品生產工時為20000小時,乙產品生產工時為18000小時,本月發(fā)生制造費用19000元,則甲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為( )元。   A.10000   B.9500   C.9000   D.8000   4、某企業(yè)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有鍋爐和供電兩個輔助車間,本月供電車間輔助生產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為18000元。供電車間為生產甲乙產品、各車間管理部門和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了30000度電,其中鍋爐車間耗用2000度、甲產品耗用14000度、乙產品耗用12000度。如果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供電車間的費用,則計算得出的甲產品本月負擔的電費是( )元。   A.8400   B.9000   C.18000   D.12000   5、某種產品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或者在產品數量雖大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不大,為了簡化核算工作應采用( )。   A.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B.在產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C.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D.定額比例法   6、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經過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定額工時2小時,第二道工序定額工時3小時。期末,甲產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在產品40件,在第二道工序的在產品20件。作為分配計算在產品加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依據,其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為( )件。   A.18   B.22   C.28   D.36   7、下列關于聯產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分離點以前發(fā)生的成本,稱為聯合成本   B.分離點是指在聯產品生產中,投入相同原料,經過不同生產過程,分離為各種聯產品的時點   C.聯產品分離前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可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設置多個成本明細賬進行歸集   D.分離后各種產品統(tǒng)一設置明細賬   8、在產品的費用不按其所在的地點登記,而按其發(fā)生的地點登記的成本計算方法是( )。   A.品種法   B.分批法   C.逐步結轉分步法   D.平行結轉分步法   9、產品成本計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費用分配問題的成本計算方法是( )。   A.平行結轉分步法   B.逐步結轉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種法   10、下列關于逐步結轉分步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能提供各個生產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   B.能為各生產步驟的在產品實物管理及資金管理提供資料   C.能夠全面地反映各步驟的生產耗費水平   D.不需要進行成本還原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全部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B.標準成本計算制度計算出的是產品的標準成本,無法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體系   C.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只將生產制造過程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D.變動成本計算制度無法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   2、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包括( )。   A.改善決策   B.有利于計劃、控制和業(yè)績評價   C.衡量資產和收益   D.確定應補償的金額   3、間接成本“不能用一種經濟合理的方式追溯”是指( )。   A.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對象   B.不能合理地追溯到產品成本   C.不能經濟地追溯到成本對象   D.不能分別地追溯到產品品種   4、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通常采用( )。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計劃成本分配法   D.機器工時比例法   5、甲產品單位工時定額為50小時,其中,第一工序30小時,第二工序20小時。月末第二工序在產品200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則分配直接材料費用時,月末第二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200件   B.第一工序月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為30%   C.第二工序月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為50%   D.分配直接人工費用時,月末第二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160件   6、某產品由三道工序加工而成,原材料在每道工序中陸續(xù)投入,各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額分別為70千克、30千克和50千克,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原材料費用時,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有( )。   A.第一工序的完工程度為23.33%   B.第二工序的完工程度為56.67%   C.第三工序的完工程度為100%   D.第三工序的完工程度為83.33%   7、某公司的甲產品10月份發(fā)生的生產費用為20萬元,甲產品10月份的完工產品成本也是20萬元,則下列各項分析正確的有( )。   A.甲產品的月末在產品數量可能很小   B.甲產品的在產品數量可能很大,但各月之間的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   C.甲產品原材料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可能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D.甲產品可能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大   8、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每一步驟的生產費用也要在其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如果某產品生產分三步驟在三個車間進行,則第二車間的在產品包括( )。   A.第一車間尚未完工產品   B.第二車間尚未完工產品   C.第三車間尚未完工產品   D.第三車間完工產品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對于只有一種產品的企業(yè)來說,所有產品成本都是直接成本   B.間接成本是指與成本對象相關聯的成本中不能追溯到成本對象的那一部分產品成本   C.非生產過程中的耗費不能計入產品成本,生產過程中的耗費計入產品成本   D.籌資活動產生的成本應計入產品成本   10、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必須正確劃分的企業(yè)各項正常生產經營成本的界限包括( )。   A.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的界限   B.各會計期間成本的界限   C.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   D.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的界限  三、計算題   1、某企業(yè)生產的丙產品分兩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料。月初和本月生產費用合計:原材料32320元,工資13230元,制造費用10530元。本月完工120件,月末在產品40件,完工程度為37.5%。   要求: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費用。   在產品約當產量=40×37.5%=15(件)   2、東方公司生產A、B兩種產品,生產組織屬于小批生產,采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1)本月(9月)份生產的產品批號有:   0905批號:A產品12臺,本月投產,本月完工8臺。   0906批號:B產品8臺,本月投產,本月完工2臺。   (2)本月各批號生產費用資料:   0905批號:原材料6720元,工資及福利費4700元,制造費用5600元。   0906批號:原材料9200元,工資及福利費6100元,制造費用3960元。   0905批號A產品完工數量較大,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在產品完工程度為50%。   0906批號B產品完工數量少,完工產品按計劃成本結轉。每臺產品計劃成本:原材料920元,工資及福利費700元,制造費用480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采用分批法,登記產品成本明細賬,計算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產品成本按其計入成本對象的方式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參見教材415頁)   【該題針對“成本的一般概念和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作業(yè)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主要適用于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它們與間接成本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的新興的高科技企業(yè)。(參見教材420~421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制造費用分配率=19000/(20000+18000)=0.5(元/小時)   甲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20000×0.5=10000(元)。   【該題針對“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分配率=18000/(30000-2000),甲產品本月負擔的電費=18000/(30000-2000)×14000=9000(元)。   【該題針對“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或者在產品數量雖大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不大的情況。(參見教材431頁)   【該題針對“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為:(2×50%)/(2+3)×100%=20%,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為:(2+3×50%)/(2+3)×100%=70%,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40×20%+20×70%=22(件)。   【該題針對“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分離點以前發(fā)生的成本,稱為聯合成本,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分離點”是指在聯產品生產中,投入相同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分離為各種聯產品的時點,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聯產品分離前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可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設置一個成本明細賬進行歸集,然后將其總額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分離后各種產品分別設置明細賬,歸集其分離后所發(fā)生的加工成本,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435頁)   【該題針對“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在產品的費用在產品最后完成以前,不隨實物轉出而轉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點登記,而按其發(fā)生的地點登記。(參見教材443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分批法的特點:(1)成本計算的對象是產品批別;(2)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而與核算報告期不一致;(3)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問題。所以本題的答案為選項C。(參見教材438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逐步結轉分步法能夠提供各個生產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能為各生產步驟的在產品實物管理及資金管理提供資料;能夠全面地反映各步驟的生產耗費水平。如果采用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則需要進行成本還原。(參見教材441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生產制造過程的全部成本都計入產品成本,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計算制度是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并將其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體系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是只將生產制造過程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而將固定制造成本列為期間費用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可以在需要時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以便編制對外發(fā)布的財務報告,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421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1)改善決策;(2)有利于計劃、控制和業(yè)績評價;(3)衡量資產和收益;(4)確定應補償的金額。(參見教材417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和要求”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所謂的“不能用經濟合理的方式追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對象;另一種是不能經濟地追溯到成本對象。(參見416頁)   【該題針對“成本的一般概念和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計劃成本分配法。(參見教材425頁)   【該題針對“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則每件在產品和每件完工產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相同,分配直接材料費用時,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按照100%計算,因此,選項A的說法正確;第一工序月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30×50%/50×100%=30%,因此,選項B的說法正確;第二工序月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30+20×50%)/50×100%=80%,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分配直接人工費用時,月末第二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200×80%=160(件),因此,選項D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為:(70×50%)/150×100%=23.33%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為:(70+30×50%)/150×100%=56.67%   第三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為:(100+50×50%)/150×100%=83.33%   【該題針對“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中,甲產品5月份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完工產品成本,由此可知,選項A、B是答案。   【該題針對“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平行結轉分步法中的各步驟在產品是指各步驟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和各步驟已完工但尚未最終完成的產品。第二車間尚未完工產品屬于第二車間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第三車間尚未完工產品屬于第二步驟已完工但尚未最終完成的產品,因此選項B和選項C都屬于第二車間的在產品。(參見教材443頁)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間接成本是指與成本對象相關聯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種經濟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對象的那一部分產品成本,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生產過程中的耗費并不是都計入產品成本,生產經營成本包括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和非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不屬于生產經營活動,它們的耗費不能計入產品成本,而屬于籌資成本和投資成本,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和要求”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要分清以下費用界限:(1)正確劃分應記入產品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界限,其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分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由此可知,選項A是答案;(2)正確劃分各會計期間成本的界限,由此可知,選項B是答案;(3)正確劃分不同成本對象的費用界限,由此可知,選項C是答案;(4)正確劃分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的界限,由此可知,選項D是答案。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和要求”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