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Shepard實驗

字號:

心理旋轉:Shepard的經(jīng)典實驗
    Shepard和他的同事們在內(nèi)的一些研究者,將旋轉角度與反應時之間的關系,擴展到了其它刺激材料上。如Cooper和Shepard曾經(jīng)向被試呈現(xiàn)上些非對稱性的字母如“R”。他們系統(tǒng)變化這些字母的傾斜角度,變化范圍為0-360o,變化間距為60o.這意味著有6種不同的傾斜角度,即順時針方向分別傾斜0o(360o)、60o、120o、180o、240o和300o.此外,旋轉為正常角度的刺激,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反的。被試的任務是做“正”或“反”的判斷。Cooper和Shepard發(fā)現(xiàn),當傾斜角度從0o向180o變化時,被試判斷的潛伏期也相應地增長。這說明,當傾斜角度從180o向360o變化時,被試判斷的潛伏期并不相應地增長,而是相應地縮短。這說明,當傾斜角度從180o向360o變化時,被試的心理旋轉不是逆時針方向進行,而是順時針方向進行。因此,傾斜角度為300o的刺激,同傾斜240o的刺激相比,作出正確判斷的潛伏期要短,而不是長。這樣,Cooper和Shepard的實驗再次有力地證明,心理上的旋轉,在性質上類似于實際物體的物理旋轉,因而為表象以模擬碼形式存儲,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jù)。
    Georgopoulos和他的同事們使用猴子運動皮層的單細胞記錄技術,發(fā)現(xiàn)了猴子心理旋轉的一些生理學方面的證據(jù)。他們訓練每個猴子按垂直的、逆時針的方向將一個把柄移動到作為參照點的目標燈光處。這意味著,無論目標燈光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猴子都應該以目標燈光為參照點,垂直地、逆時針地旋轉把柄。研究者記錄了猴子旋轉把柄期間的皮層活動。后來,把柄并不出現(xiàn),但目標燈光同樣出現(xiàn)在各個位置,猴子皮層的活動仍然被研究者記錄下來。實驗結果顯示,同移動把柄相比,當把柄并不出現(xiàn)時,反應的皮層細胞相同。這一方面證實了猴子的心理旋轉,另一方面則說明,心理上的旋轉與實際的旋轉把柄,有著相同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
    心理表象與知覺之間的相似性,也得到了神經(jīng)主理學方面的證據(jù)的支持。曾經(jīng)收集了一些證據(jù)。這些證據(jù)表明,視覺表象牽連大腦皮層中負責視覺加工的區(qū)域。所綜述的研究,使用了多種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技術。例如,一些研究者研究了視覺皮層損傷的個體。在這些病人中,許多病人不能產(chǎn)生表象。
    心理表象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以及其它方面的貢獻,Shepard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