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不當行為要件(熟悉)(《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的條款草案》)
(一)歸因于國家的行為(00年)(08年32)
1.包括:國家機關的行為;經(jīng)授權(quán)(如地方政府);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一國支配的機關;執(zhí)行職務內(nèi)事項時越權(quán)或不法行為(04年30);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00年);單獨或共同的責任;國家*暫不存在時的行為
2.例外:
①非代表國家行事的人的行為不是國家行為(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外交使節(jié)在國外私人身份的不法行為,除非特別說明,國家一般也承擔相關責任);
②一般私人或私人團體本身對外國或外國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國家責任(但是該行為如果由于國家的失職造成,或國家對該行為進行縱容,則可能引起國家對本身失職或放縱行為的責任,即間接責任)
(二)違背國際義務:(08四川32)
1.包括積極作為和消極不作為;
2.所違背的義務必須是對其有效的國際義務;
3.持續(xù)性、系列性或復合性的行為
4.國家不當行為包括國際不法行為(對一般義務的違背)(05年29)和國際罪行(對于保護國際社會根本利益至關緊要的義務的違背)
三、排除不當性情況(同意、對抗與自衛(wèi)、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危難或緊急狀態(tài))(熟悉)(02年18)
四、國際責任形式(終止不當行為、恢復原狀、賠償、道歉、保證不再重犯、限制主權(quán))(了解)
五、國際刑事責任問題(國家嚴重違背國際義務的責任,根據(jù)1998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guī)約》建立的全球性的刑事法院,對于犯有滅絕種族罪、*罪、戰(zhàn)爭罪和侵略罪四種最嚴重的國際罪行的個人行使管轄權(quán):“雙罰原則”)
六、國際賠償責任問題
3種制度-國家責任制度、雙重責任制度、營運人賠償,1998年《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的損害性后果所引起的國際賠償責任條文草案》、2001年《關于預防危險活動的越境損害的條款草案》和2006年 《危險活動造成的跨界損害的損失分配原則》)
1.國家責任制度,即由國家承擔對外國損害的責任,如《空間物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規(guī)定,發(fā)射國對本國或在本國境內(nèi)發(fā)射的空間物體對他國的損害承擔責任(03年59、09年98)
2.雙重責任制度,即國家與營運人共同承擔對外國損害的賠償責任,如《關于核損害的民事責任的維也納公約》和《核動力船舶經(jīng)營人公約》規(guī)定,國家保證營運人的賠償責任,并在營運人不足賠償?shù)那闆r下,對規(guī)定的限額進行賠償(02年16)
3.營運人賠償,無論營運人是國家或者私人企業(yè),都由營運人直接承擔有限賠償責任
《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一)歸因于國家的行為(00年)(08年32)
1.包括:國家機關的行為;經(jīng)授權(quán)(如地方政府);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一國支配的機關;執(zhí)行職務內(nèi)事項時越權(quán)或不法行為(04年30);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00年);單獨或共同的責任;國家*暫不存在時的行為
2.例外:
①非代表國家行事的人的行為不是國家行為(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外交使節(jié)在國外私人身份的不法行為,除非特別說明,國家一般也承擔相關責任);
②一般私人或私人團體本身對外國或外國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國家責任(但是該行為如果由于國家的失職造成,或國家對該行為進行縱容,則可能引起國家對本身失職或放縱行為的責任,即間接責任)
(二)違背國際義務:(08四川32)
1.包括積極作為和消極不作為;
2.所違背的義務必須是對其有效的國際義務;
3.持續(xù)性、系列性或復合性的行為
4.國家不當行為包括國際不法行為(對一般義務的違背)(05年29)和國際罪行(對于保護國際社會根本利益至關緊要的義務的違背)
三、排除不當性情況(同意、對抗與自衛(wèi)、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危難或緊急狀態(tài))(熟悉)(02年18)
四、國際責任形式(終止不當行為、恢復原狀、賠償、道歉、保證不再重犯、限制主權(quán))(了解)
五、國際刑事責任問題(國家嚴重違背國際義務的責任,根據(jù)1998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guī)約》建立的全球性的刑事法院,對于犯有滅絕種族罪、*罪、戰(zhàn)爭罪和侵略罪四種最嚴重的國際罪行的個人行使管轄權(quán):“雙罰原則”)
六、國際賠償責任問題
3種制度-國家責任制度、雙重責任制度、營運人賠償,1998年《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的損害性后果所引起的國際賠償責任條文草案》、2001年《關于預防危險活動的越境損害的條款草案》和2006年 《危險活動造成的跨界損害的損失分配原則》)
1.國家責任制度,即由國家承擔對外國損害的責任,如《空間物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規(guī)定,發(fā)射國對本國或在本國境內(nèi)發(fā)射的空間物體對他國的損害承擔責任(03年59、09年98)
2.雙重責任制度,即國家與營運人共同承擔對外國損害的賠償責任,如《關于核損害的民事責任的維也納公約》和《核動力船舶經(jīng)營人公約》規(guī)定,國家保證營運人的賠償責任,并在營運人不足賠償?shù)那闆r下,對規(guī)定的限額進行賠償(02年16)
3.營運人賠償,無論營運人是國家或者私人企業(yè),都由營運人直接承擔有限賠償責任
《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