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相關知識第1章精選習題

字號:

單項選擇題
    1.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低效率的資源配置的根本原因在于產品價格( )邊際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不等于
    答案:A
    解析:當資源配置處于帕累托狀態(tài)時,產品價格才等于邊際成本,低效率的資源配置產品價格都會高于邊際成本。
    2.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對競爭性行業(yè)廠商的壟斷行為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倡性的
    B.限制性的
    C.不干預的
    D.有條件地加以支持的
    答案:B
    解析: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對競爭性行業(yè)廠商的壟斷行為采取的措施是公開管制的方式進行的限制。
    3.如果某個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對其他廠商產生有利影響,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作( )
    A.生產的外部經濟
    B.消費的外部經濟
    C.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D.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答案:A
    解析: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受益,而他自己卻又不能由此得到補償,那么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外部結果就是“正外部性”, 亦稱“外部經濟”。
    4.從經濟學上講,某人在公共場所進行的吸煙行為屬于( )
    A.消費的外部經濟
    B.生產的外部經濟
    C.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D.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答案:C
    解析: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而又并不為此進行相應的賠償,那么這種活動所導致的外部影響就是“負外部性”,亦稱“外部不經濟”。吸煙是消費,所以是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5.公共產品的產權不屬于任何個人,指的是它具有( )
    A.競爭性
    B.排他性
    C.非排他性
    D.非競爭性
    答案:C
    解析:公共產品的產權不屬于任何個人,指的是它具有非排他性,個人不需出資負擔公共物品生產的成本,而依賴別人生產公共產品以便自己不花任何代價地消費的現(xiàn)象,即“搭便車”。
    6.當人們無償地享有了別的經濟體帶來的額外收益時,經濟學中稱之為( )
    A.公共產品
    B.外部經濟
    C.交易成本
    D.外部不經濟
    答案:B
    解析: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受益,而他自己卻又不能由此得到補償,那么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外部結果就是“正外部性”, 亦稱“外部經濟”。
    7.只要交易成本為零,財產的法定所有權分配就不影響經濟運行的效率,這種觀點稱為( )
    A.有效市場理論
    B.看不見的手
    C.逆向選擇
    D.科斯定理
    答案:D
    解析:科斯定理是指只要產權是明晰的,并且其交易成本為零或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時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8.如果上游工廠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飲水,( )問題可妥善解決。
    A.不論產權是否明確,交易成本為零
    B.不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不為零
    C.只要產權明確,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只要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
    答案:D
    解析:只要明確界定污染的權利,即無論是給予化工廠污染的權利,還是給予農民不受污染的權利,都可以通過化工廠和農民之間的交易使污染量符合帕累托標準的條件。前提是交易費用等于零或很小。
    多項選擇題
    1.一般均衡狀態(tài)意味著( )
    A.消費者效用化
    B 廠商利潤極大化
    C.消費者提供的要素價格化
    D 總供給等于總需求
    E.廠商產品價格化
    答案:ABD
    解析:一般均衡狀態(tài)意味著:消費者效用化;廠商利潤極大化;總供給等于總需。
    2.導致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有( )
    A.壟斷
    B 不完全信息
    C.供求關系
    D 外部性
    E.公共物品
    答案:ABDE
    解析:導致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有:外部性、壟斷、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充分。
    3.一般來說,壟斷存在的缺點包括( )
    A.缺乏公平
    B.缺乏效率
    C.與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相比,產品價格低,產量高
    D.與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相比,產品價格高,產量低
    E.企業(yè)利潤降低
    答案:ABD
    解析:一般來說,壟斷存在的缺點包括:缺乏公平;缺乏效率;與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相比,產品價格高,產量低。
    4.一般而言,外部經濟的內在含義包括( )
    A.私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
    B.私人成本高于社會成本
    C.私人利益高于社會利益
    D.私人利益低于社會利益
    E.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
    答案:BDE
    解析:一般而言,外部經濟的內在含義包括:私人成本高于社會成本、私人利益低于社會利益、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
    5.一般而言,外部不經濟的內在含義包括( )
    A.私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
    B.私人成本高于社會成本
    C.私人利益高于社會利益
    D.私人利益低于社會利益
    E.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帶來無人補償的危害
    答案:ACE
    解析:一般而言,外部不經濟的內在含義包括:私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私人利益高于社會利益;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帶來無人補償的危害。
    6.廣義而言,外部性可以劃分為( )
    A.生產的外部經濟
    B.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C.政府的外部經濟
    D.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E.消費的外部經濟
    答案:ABDE
    解析:廣義而言,外部性可以劃分為生產和消費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7.一般而言,解決外部性的對策包括( )
    A.征稅
    B.補貼
    C.提高利率
    D.企業(yè)合并
    E.明確產權
    答案:ABDE
    解析:一般而言,解決外部性的對策包括:使用稅收和補貼手段、合并相關企業(yè)以及明晰產權。
    8.經濟學上的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非競爭性
    B.競爭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
    E.競爭性與非競爭性同時并存
    答案:BD
    解析:經濟學上的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競爭性和排他性。
    9.市場之所以不能提供純粹的公共物品,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有的消費者不需要公共物品
    B.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
    C.公共物品不具有競爭性
    D.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E.消費者都想“免費搭車”
    答案:CDE
    解析:市場之所以不能提供純粹的公共物品,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不具有競爭性;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消費者都想“免費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