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湖文化

字號:

長壽橋小學(xué)六(4)班 鮑之瑤
    西湖是杭州的名片,它美麗又遼闊。不論是晴天、雨天還是霧天,往遠眺望,山環(huán)水,水環(huán)山,都別有一番詩意。蘇軾曾寫下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光是蘇軾,還有無數(shù)的詩人、游人來杭州玩后留下對西湖美景的感慨。而《西湖民間故事》這本書記載了關(guān)于從前西湖民間流傳的各種傳說,讓大家感受到古人對西湖的喜愛。
    我每次到西湖散步我都會想起《明珠》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條玉龍和一條金鳳,它們齊心協(xié)力,把一塊石頭琢成了一顆明亮的珠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叫人偷去了這顆珠子,玉龍和金鳳趕忙去搶,一不小心,這顆珠子從王母娘娘的天宮里掉到了地上,一下子就變成了西湖,而玉龍和金鳳為了永遠守護著這顆它們精心雕琢的珠子,為了保護這顆它們親手雕琢出來的珠子,竟去與王母娘娘爭搶??赐赀@個故事,我深深地被吸引了。
    還有一個故事我覺得十分有趣,這個故事叫“油炸檜”。油炸燴其實就是我們現(xiàn)在吃的油條,而“油炸檜”這個名字是因為那時候人們很敬重岳飛,十分痛恨賣國賊秦檜等人。但當時直接用語言、行動來表示的話,會受到朝廷的制裁,百姓們?yōu)榱吮磉_對秦檜的痛恨,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做了一男一女兩個小人,當做秦檜夫妻兩人,然后放在鍋里炸,來解對秦檜的痛恨。當秦檜路過的時候,就稱油炸檜的“檜”是火旁的“燴”,跟秦檜毫無關(guān)系,而秦檜也拿他們沒有辦法。讀到這里,我不禁莞爾一笑,看來以前的人也是很聰明的呀!
    說到聰明,這本書中有個叫“魯妹造傘”的故事:魯班的妹妹要和魯班比在一天內(nèi)誰能造出一樣?xùn)|西,讓大家在雨天也能游西湖,魯班認為一定是他贏,因為在當時他的手藝無人能比。
    比賽開始后,他在西湖邊修了好多亭子,讓游西湖的人可以避雨。雖然想法不錯,但比賽也是有時間規(guī)定的,但在短短的時間里又不可能造出很多的亭子。而他的妹妹很聰明,想到了魯班沒有想到的辦法。她只造了“半個可以移動的亭子”——這個“亭子”不僅可以擋住風(fēng)雨,而且還可以移動,為大家?guī)砹吮憷?。造出來了后,為百姓們所喜愛,一開始,大家都把這個東西稱為“雨散”,后來才叫做雨傘。這次比賽的結(jié)果當然是魯班妹妹贏了。這個故事既顯出了魯妹的聰明才智,又講了在民間中雨傘的由來,真是一箭雙雕!
    這本《西湖民間故事》不但可以像故事書一樣每個故事都讓你流連忘返,沉迷于書中,而且還能讓你感受到西湖的文化氣息,讓人了解西湖從前民間流傳的傳說,體會古人對西湖的美好遐想,真是令人越看越想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