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邊草的歸經(jīng)|性味|主治: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陰濕處或石灰?guī)r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中、西南及陜西、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生?。唤舛鞠[。主泄瀉;痢疾;黃疸;淋證;水腫;咳血;尿血;便血;刀傷出血;跌打腫痛;瘡癰;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撒;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陰濕處或石灰?guī)r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中、西南及陜西、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生?。唤舛鞠[。主泄瀉;痢疾;黃疸;淋證;水腫;咳血;尿血;便血;刀傷出血;跌打腫痛;瘡癰;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撒;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